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蔥油餅

2013-11-23 18:15:15

《飢餓遊戲2》:又吃了一隻Costco烤雞(4/10)


Costco烤雞價廉物美,4。99一隻熱騰騰地買回來,一個人生活可以吃個兩三天。當然,滋味是越變越差。但當你吃完了以後準備後面幾天改吃獅子頭,紅燒魚,夫妻廢片的時候,朋友又送了一隻Costco烤雞給你,不捨得扔掉,但吃得難受了吧。看完《飢餓遊戲2》,感覺就像又吃了一隻Costco烤雞,一樣的味道,但前後兩隻烤雞吃下去的滋味卻截然不同。第一隻津津有味,第二隻味同嚼蠟。

可以說,系列電影(franchise films)確實是像流水線上的商品,免不了大同小異。但同樣是雞,也可以上白斬雞,叫化雞,蔥油雞,味道比另一隻Costco烤雞好多了。在這方面,《教父三部曲》,《無間道三部曲》無疑做的更好。而《飢餓遊戲2》基本和《飢餓遊戲1》類似的情節走向,人物設定和主題取向,不免讓人有創新乏力之感。看第一部的時候,我喜歡其大膽的社會批判,對政府和媒體的諷刺,也被扣人心弦的抽籤,準備,採訪,以及最後的競技場求生存的過程所吸引,更喜歡最後人物以自我否定生命來反抗社會強權的方式。雖然很多評論說其模仿深作欣二的電影《大逃殺》,但文化移植並植入新的元素(比如對reality show的諷刺)是值得讚賞的。

但文化移植可行,自我複製就不可取了。幾乎一樣的抽籤,上城,準備,採訪,競技場較量,流水線上的東西回爐一遍,添油加醋一番,多了些感情戲,多了些陰謀論,然後又端上了桌面,不免讓人失望。我沒有看過第二部小說,但就電影來說,缺乏新意而並不是一部成功之作。獅門電影(以及其收購的Summit公司)的作品近幾年越發紅火,但希望一兩年後的《飢餓遊戲3》能夠有所突破(聽說小說也是與前兩部寫得很不一樣),而不是走reality show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季大同小異無限延伸的老路。這樣的話,《飢餓遊戲》譏諷的對象,到頭來反倒譏諷自己了,這豈不是更大的諷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