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醉後末日--The World's End

世界尽头/世界终点(台)/世界终极

6.9 / 298,635人    109分鐘

導演: 埃德加懷特
編劇: 賽門佩吉
演員: 皮爾斯布洛斯南 賽門佩吉 馬丁費里曼 艾迪馬森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fansy

2013-12-05 22:42:30

激情/基情燃燒的歲月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看這部電影的時候之前沒看過任何相關資訊,包括演員和劇情,最初看的第一分鐘以為說一群好友的故事,看到第二分鐘,知道了原來世界盡頭指的是一家酒吧,是他們高中畢業時準備連喝12杯的最後一杯——世界盡頭。也發現這原來是部英國電影。看到後面我。。。
對於英國電影,我時常懷著敬畏和擔心混合的心情。因為英國人的含蓄和我們看慣的美國電影不同,他們喜歡並且善於運用黑色幽默,例如迷你劇《黑鏡》,看似平板的敘述後面蘊含著很多東西,但這種表達有時候反而會過於含蓄或過於搞怪而讓觀眾猝不及防。但看到最後我喜悅更多。
首先要讚的是賽門和所有演員的表演,尤其是賽門,演得太到位了。之前看過賽門的電影,最有印象的是殭屍西恩,這部電影的結局可以說和殭屍西恩有異曲同工之妙,影片最後不是羅傑的羅傑和不是彼得的彼得以及其他牛頓哈芬的人和地球人共同生活和平相處,與人和殭屍和平相處互相幫助一樣,而兩部電影最本質的是那種基情四射的愛——就算變成殭屍也要當好兄弟,就算曾經他讓我失望了但我也要捨命救他。
演員的表演都很到位,表情、動作、眼神配合地都非常好,前半部份我基本都是仔細看他們的表演,有時甚至要退回去再看幾遍,因為太讓人開心了,一群成年人對著一個表面是成年人的孩童,那種感覺太棒了。
其次是前面的快進似的介紹和後面的劇情基本對應而且息息相關:
一輛名為野獸的車,被罰紅牌,遇到橘皮果醬三明治女孩,往廁所牆上打了一拳,遇到巴希爾,買了大麻,奧利弗第一個喝掛了,彼得接著沒有跟上大部隊,安迪喝到發飆,最後到了山頂的三個人是蓋瑞、安迪和史蒂芬。後來的劇情這些都統統遇到了,甚至成為劇情轉折點,而第一個被外星人改造的是奧利弗,第二個是彼得,其他三個人都劫後餘生。
第三是人的變化。除了蓋瑞,其他人都變了,都過上了所謂正常的生活,有固定正當的職業,甚至都算是成功人士,社會菁英,有太太或有過太太,至少有家庭,而蓋瑞,從本質上說他一點兒也沒變,內心依然是那個長不大的孩子,幾十年後他依然在做同樣的事,想在廁所和珊來點快餐,一事無成,所以在成年人的世界可以說他是looser,說他是不是boyfriendtype,他也有點2,尤其是用頭不停撞柱子的時候,在他們被人圍攻的時候蓋瑞依然要按原計劃喝遍12家酒館其實是他對現實世界的一種逃避,蓋瑞為了說服奧利弗來說這是畫下一個句點,可以說是畫下童年的句點,對蓋瑞來說這是一生最開心的事。由於內心沒有長大,他無法適應現實的世界,用的都是一些小孩兒似的幼稚的方法,而這趟回到牛頓哈芬的旅程對他而言是如此期待而神聖。
但其實其他四個人從內心來說有些純真而寶貴的東西依然沒有變,彼得善良而膽小,脾氣最好;斯蒂文看到奧利弗的妹妹珊的那一瞬間彷彿又回到了teenage;
最後是震驚,說實在的,小夥伴們真的都被震驚了,當看到這一部說外星人的電影時。中間的情節就掠過了,關鍵是最後蓋瑞說的那番話,他說:we wanna be free,we wanna be free do what we wanna do,we wanna be get loaded and we wanna have a good time.正是由於這番話外星人決定讓地球人和他們複製的偽地球人自生自滅。這番話也可以說是很多人的心聲,在現在壓力巨大的社會,每個人身上都彷彿有枷鎖重擔,蓋瑞的無拘無束正是相反,卻也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行為,這番話是每個人的吶喊。
最最後不得不提的是電影情節和現實社會的映射關係,酒館的雷同其實是連鎖企業的原因,搞得處處一樣同質化嚴重,而美國熱愛的連鎖到英國這裡都失了很多風味,個性十足的小酒館正是他們所喜歡,也許不完美,但不是千篇一律的。而彼得最後掛掉和他被校霸欺凌有關,過了那麼多年胸中憤怒讓他一時之間失去了理智和大部隊走散了,校霸的問題世界各地都有,有的地方還很嚴重,這也是現實問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