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愛在午夜希臘時--Before Midnight

爱在午夜降临前/爱在午夜希腊时(台)/情约半生(港)

7.9 / 172,512人    109分鐘

導演: 李察林克雷特
編劇: 李察林克雷特 茱莉蝶兒 伊森霍克
演員: 伊森霍克 茱莉蝶兒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夢多

2013-12-12 22:07:04

行走在對話中的愛情


浪漫電影謀殺了愛情?R&B天王R.Kelly就曾在自傳中寫道,最終促使他離婚的是《戀戀筆記本》。當影片結尾的卡司表開始滾動,這個高大的男人忍不住抽泣起來。他想起情人節那日從直升飛機上灑落的玫瑰花雨,浪漫澎湃洶湧卻又來去無蹤。一瞬間的觸動,竟決定了永恆。

螢幕上絢爛的愛情主角,讓現實成了黑白的佈景板。毋庸置疑,電影讓我們相信了所謂的緣份天註定。我和我那些未婚女友們,最愛電影裡幾乎都少不了《愛在黎明破曉前》和《愛在日落黃昏時》。一段橫跨九年、陰差陽錯的愛情,讓我們至今反覆念叨。萍水相逢,結伴同行,一起做那些似乎永遠不會去做的事。浪漫主義者總是期許著在茫茫人海里遇到那個對的人,電影滿足純粹想像的同時也守護著我們理想的那片淨土。

九年之後,終於等到了《愛在午夜降臨前》,承接著錯過又重逢後的共同生活。這才發現,完美的愛情遭遇現實中的雞毛蒜皮變得如此細碎、焦躁,一個小小裂口就使得未來的藍圖成為小徑分岔的花園。

電影依然由絮叨的對話構築,這種形式讓人聯想到雷蒙德·卡佛的愛情短篇。沒有炫目的修飾語彙,沒有主觀的闡述觀點,只有建立在鬆散結構上的對話,為故事留下了無限可能的留白空間,我們就這樣進入了文本,成為了角色的延伸。與其說我們在圍觀兩個人的對話,毋寧說我們完成了一次虛擬的自我對話。但是和卡佛的對話映射的是生活的灰暗無奈,而「愛在」三部曲裡的賽琳和傑西用對話提煉了人生每一個階段的浪漫。

張艾嘉曾藉著電影說——「年輕時談戀愛,說的都是廢話」——想想確實如此,不管話題多麼無意義,熱戀中的人都興奮地投入其中。真不知是愛情點燃了對話,還是對話催化了愛情。傑西也許在去維也納的火車上多看了賽琳一眼,但我想他們的愛情還是在你來我往的契合和棋逢對手的交鋒中迸發的。每個人都有著不同的語言節奏,要找到一個同步的或能適應的也並非易事。

我身上裝著一個無意識的雷達,總會在咖啡館、地鐵、餐廳這樣的公共場合自動打開,捕捉跟蹤著周圍的男女。對話包含了許多資訊,內容、語氣都可以成為你判斷的線索。比如你左邊那桌的男女聊著公司裡的人和事這些無關於己的話題,那他們很可能正處於相親的陌生狀態。而你右邊桌的中年男女小聲親昵地說著話,或是情緒激動爭執周圍的人際關係,他們或許有著某種曖昧。如果說兩個人的坐姿和話題既端正又高大上,那他們也許存在著師徒或上下級這類隱形的階級差異。你眼前的那對年輕男女相談甚歡,說起話來毫無顧忌,他們可能是情侶,當然也可能是髮小,發小以打諢逗趣居多,而情侶間廢話會比較多。

有梗阻的溝通,很難讓兩個人永保真愛。愛的對面是遺忘,當心漸漸冷下,連爭吵都顯得多餘,再也沒有了表達的慾望,讓一切戛然而止於靜默中。怨氣猜疑一夜爆發的塞琳決定用拒絕對話懲罰傑西,將矛盾近乎拖入無法挽回的深淵。

賽琳顯然不會為傑西穿越時空的哄人鬼把戲所擺佈,不過聰明如她,以此作為臺階打破了沉默的僵持。化解她驕矜之心的,或許並非是他說出了在前兩部未曾提及的「我愛你」。只是在停頓的空白中,強調自我和獨立的她卻意識到,自己再也離不開這個男人了。

於是,愛情繼續行走在對話中,與我們定下又一個九年之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