穀雨
2014-01-25 21:31:48
無題
1.對於下級軍官來說,不懂外語就要被刪減版本的書籍所愚弄。對於今日的中國,又何嘗不是如此——只有學好英語,才能更了解中國。
2.以影片的觀點,似乎日本的悲劇在於參加三國軸心。
誠然,看似免費的東西往往最昂貴。
抗戰前期,中國也在倚賴美國還是德國的問題上搖擺過,不僅軍援的設備和人員來自德國,還有西門子這樣的德企和歐亞航空這樣的半私營企業在中國運營。倘若中德聯盟,今日曆史又將大不同。
然而如果不參與三國軸心,日本就能避免悲劇嗎?非也。以蛇吞象,豈能不敗。
3.對中途島一戰簡單地淡化成了四顆炸彈引爆四艘航母,但實際上中途島一戰背後的複雜脈絡被全然無視了。「決勝的五分鐘」這個說法最早起源於日本海軍的報告,給中途島的勝利帶來一些宿命般的色彩。
實際上中途島一戰,日軍既希望佔領中途島從而威脅夏威夷,也希望以此誘殲美航母群,還希望在中途島吸引牽制美軍主力的同時往北向阿留申進發,由此威脅美國本土。不過區區一個聯合艦隊,卻要在一戰之中設立三個目標,以為總能多少達成一個,實際上最後統統失敗。
4.山本真的是反戰人士嗎?當然不是,山本只是反對與美國交惡,希望挑個好揍的對手罷了。
日本人回顧歷史時總要避重就輕,作品裡也難免雞賊一般地夾雜一些私貨,作為中國人笑笑也就算了。
此外,《我的奮鬥》中對日本人的描述倒是誠然不假:
日本人從來就不是一個創新的民族,但他們的絕活是把一件別人做成功過的事情做到極致。科技上的例子數不勝數,而實際上偷襲珍珠港本身,也就是孤注一擲放大版本的奇襲塔蘭托罷了。
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