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愛在午夜希臘時--Before Midnight

爱在午夜降临前/爱在午夜希腊时(台)/情约半生(港)

7.9 / 172,512人    109分鐘

導演: 李察林克雷特
編劇: 李察林克雷特 茱莉蝶兒 伊森霍克
演員: 伊森霍克 茱莉蝶兒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拔刀訣

2014-01-26 03:26:35

光陰的故事


看完《愛在午夜降臨前》後,又把前兩部找出來,重新溫習了一遍。
1995年,導演理察•林克萊特拍攝了第一部《愛在黎明破曉前》,講述美國青年傑西(伊桑•霍克飾)坐火車邂逅法國女孩賽琳(朱莉•德爾佩飾),兩個人在維也納度過了浪漫而難忘的一晚。9年後,2004年的第二部《愛在日落黃昏時》中,傑西已成為作家,他的小說讓他和賽琳在巴黎重逢,兩人於日落前再續前緣。到今年,又一個9年過去了,《愛在午夜降臨前》中,傑西與賽琳已經生活在一起,並有了一對雙胞胎女兒,這一部記錄了他們在希臘伯羅奔尼撒南部小島度假的最後一天。
同一個導演,男女主角也沒有換,每隔9年拍攝他們生命中的一天,三部電影,跨越18年,就是兩個人在說話,言語的花朵盛開,如同承諾,如同某種命定的儀式。而我在同一天看完了它們,這是一種很奇怪的觀影經歷,男女主人公從一下子從青春走進中年,螢幕上那個有著夢幻般眼神的女孩,轉眼間眼角已經有了魚尾紋。這不是化妝,不是表演,就像我們自己的隨波逐流的生活,是真實的時間刻下的痕跡。
這三部電影按我喜歡的順序排名的話,是從後往前。對於18年前維也納那一晚年輕人的故事,我已經沒有感覺,對於第一部電影,我現在只是喜歡電影中最後的那幾個空鏡頭,埋葬著無名死者的公墓;他們曾倚窗小憩過的窄巷;遇見算命女人的噴水池;遇見詩人的寂靜河岸;喝酒看星星的草地和草地上空掉的酒瓶。
我像他們一樣走過了那個年齡,就不再相信奇遇了,不再讓幻想的光環包裹生活。
所以我最喜歡第三部,喜歡九年之後已經是老夫老妻的他們,在餐桌、在村外的小路、在旅館房間相處與談話的樣子。他們說的話不再那麼浪漫,但每一段都能在我心裡泛起漣漪,關於孩子,關於過去,關於瑣碎的生活感觸,關於時間的快與慢,那些突然迸發的思緒,那些感情中的小怨念,甚至那些爭吵,針鋒相對,彼此傷害……在希臘的陽光下,沉澱在時間河流底下的真實的生活氣息翻湧上來,我覺得,那比18年前的夜晚更動人,更美好。
《愛在午夜降臨前》最後,演職員表結束後有一行字,導演林克萊特將這部電影獻給艾米•賴豪普特,那是個美國女孩——1989年夏天,他29歲,她20歲,他們在費城一家玩具商店相遇,然後,像電影裡一樣,共度了一整夜, 「從午夜直到凌晨六點,」四處閒逛、聊天、調情、做著那些你現在永遠不會去做的事」。和電影不一樣的是,他們沒有後來。
賴豪普特1994年死於車禍,那時他們已經沒有聯繫了。林克萊特記住了那個晚上,記住了那麼一種氣息,這氣息變成了三部電影。或許,他想,這是他的另一種人生。
在希臘的餐桌上,有一位老婦人,回憶起她死去的丈夫。她說,有時候夜裡還能看到他,就像一片雲飄過,早晨就消失了,「他出現,又消失,一如日昇,日落,抑或任何轉瞬即逝的事物,就像我們的生活,我們出現,然後又消失,我們對於一些人是如此重要,但我們只是……經過。」
流水它帶走了光陰的故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