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300壯士:帝國崛起--300: Rise of an Empire

勇士帝国崛起/战狼帝国崛起(港)/壮士帝国崛起(台)

6.2 / 316,115人    102分鐘

導演: 諾姆‧穆洛
編劇: 查克史奈德
演員: 伊娃葛林 羅德林哥桑特羅 卡爾穆爾維 蘇利文斯坦布萊頓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adven_vaca

2014-03-25 22:59:47

《300:帝國崛起》——嚴重偏離史實的意淫之作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今天看完《300:帝國崛起》,邊看心中邊萬匹草尼馬奔騰。只能冠之以嚴重偏離史實的大爛片之評價。

    在提歷史之前,先歸納一下此片的幾個技術嘈點:

佈景——海灣的場景就沒變過。所有的佈景,不管是港口還是市場,全是CG做的,沒有一磚一瓦是真的。穆羅啊你再缺錢好歹放兩個真實的罐子好嗎?

色調——天色永遠都是狗屎一樣的HDR,摸得跟一坨一坨翔似的。穆羅你還是多跟魔戒的CG學一學吧。做CG都做不好。

服裝——希臘人厲害的是重裝步兵啊親!盔甲呢?盔甲呢?希臘戰士全部是裸男就穿了條內褲,將軍披了個藍披風就完事兒了。反而是波斯人全副甲冑。這不是坑爹麼!省服裝費不是這麼個省法好嗎!!!導演你確定不是為了秀男色吸引女觀眾嗎?只有頭盔盾牌是符合史實的。

道具——當年雅典人才是海上的霸主,造船技術最高。電影中雅典人的三列槳戰艦還是還原的比較像的,但波斯人的船沒有那麼大,船頭也沒有那麼恐怖。

血腥——太血腥了,每砍一刀都要飆一螢幕的血,讓人覺得導演除了噴血別的啥都不會……場景太單調了。
 

------------------------------------------------------------------------------------------

    好,下面開始吐槽劇情。

1.地米斯托克利主張雅典人海上作戰的原因。古人是信神的,凡是要聽神喻。當時聽說波斯人要進攻的時候,希臘人其實是很猶豫的。有些城邦如馬其頓是幫著波斯人的,其他還有很多城邦中立(後面幾乎都被波斯人強制征服了)。最終說服剩下的希臘人,有其是雅典人在海上作戰的,是地米斯托克利對神喻的解釋。
當時雅典人求得一個神喻,說木牆是他們堅實的堡壘。有人覺得木牆指的是陸地上的要塞,但地米斯托克利認為實際指的是三列槳戰艦。神喻還說:「神聖的薩拉米啊!在播種或是收穫穀物的時候,你是會把婦女生的孩子們毀滅掉的」。當大部份人認為這預示著雅典人的戰敗,準備逃亡的時候,地米斯托克利說,如果是戰敗,神諭就會說「悲慘的」,而不是「神聖的」薩拉米。於是他認為這句話是站在波斯人的角度說的,意味著波斯人將慘敗。雅典人認同他的解釋,這才決定聽從他的領導作戰的。
 
2.一開始,回憶馬拉松戰役。親啊,大流士才沒有被地米斯托克利一箭射死呢。人家逃回波斯了,之後才死掉的。而且馬拉松絕對是大捷啊,雅典人以192人的損失幹掉了波斯六千四百人! 斯巴達人根本沒在馬拉松,是等雅典人打完之後,才趕到的(他們不想幫雅典,以要遵循慣例等待月圓後出征為連接埠拖延時間)。 [希羅多德,王以鑄版(下同),P617]
 
3.溫泉關戰役。電影中其實就拍了一個鏡頭。斯巴達國王列奧尼達一世確實戰死了。不過當時在溫泉關的並非只有300斯巴達重裝步兵(雖然他們是主力),還有其他各地的部隊約4000人。而波斯人當然號稱10萬大軍(可能有誇大)。但是斯巴達人很猛的,他們有重武裝,訓練有素,並且使用長槍戰鬥。溫泉關又是一個一邊是山一邊是海的狹小地形(這點電影的場景還原符合真實),薛西斯打了四天根本打不下來。後來是出了內鬼,有人帶波斯人從一個山坡後面繞後路才把斯巴達人幹掉的。但是薛西斯損失了兩萬人。可見斯巴達人的戰鬥力。如果沒有內鬼,斯巴達人完全可以撐更長的時間。[希羅多德,P720]
 
4.薩拉米海戰的兵力對比。電影裡太坑爹啦!雅典人真的只有那三五十艘船嗎?開玩笑!這麼點船怎麼可能號稱當年的海上霸主。以及雅典人真的要求斯巴達人給船嗎?斯巴達人真的有想電影結束時那樣的龐大艦隊嗎?導演真的是意淫高手啊。史實完全不是電影裡的樣子,雅典人顯然是想讓斯巴達人出陸軍守衛阿提卡(雅典所在地),但是斯巴達人只肯守自家的門戶科林斯地峽。
希羅多德筆下的雙方兵力對比是這樣的:
阿德米西林戰役中,
波斯方面: 風暴損失掉以後,有約300-600艘艦船;
希臘方面: 雅典水師共計251艘三列槳戰艦。其中,雅典人127艘,科林斯人40艘,邁迦拉人20艘,哈爾基斯人20艘的船員(船是雅典的),埃吉納人18艘,西錫安人12艘,斯巴達人10艘, 埃皮達魯斯人8艘,厄利垂亞人7艘,Troezen人5艘,Styreans人和凱阿人各2艘;還有9艘五十槳戰艦。[希羅多德,P728]
薩拉米斯戰役中,
希臘方面: 雅典水師共計366艘三列槳戰艦。 艦隊主要組成是這樣的:雅典人180艘,科林斯人40艘,埃吉納人30艘,邁迦拉人20艘,哈爾基斯人20艘,斯巴達人16艘,西錫安人15艘,埃皮達魯斯人10艘,Ambracia人7艘,厄里特里亞人7艘,Troezen人5艘,奈克索斯人4艘,還有其他零星的船隻。[希羅多德,P742-744]
所以看看誰才是海上霸主。 斯巴達人根本沒那麼多船。
 
5.作戰地點。電影為了省CG,四場海戰竟然都是在同一個港口裡打的。開玩笑= = 薛西斯陸軍攻克溫泉關後,海軍也進入阿德米西林(Artemisium)。這場戰鬥中本來波斯人佔優勢。但那時候海上有暴雨,從地圖上可以看到,波斯人派了200艘艦船想迂迴的,結果碰上風暴,全部掛掉了。而且波斯人不會游泳,所以都淹死了。這下子雙方實力就差不多了。他們打了三天。第一天,薛西斯覺得自己船多,列成圓形陣吧希臘艦船包在中間。但是希臘人憑著速度和奮勇幹掉了30艘波斯船,但總體雙方沒有決定性勝負。第三天正好是陸軍在溫泉關作戰的日子。波斯人列成半月型陣,希臘人從中間突圍。雙方都損失慘重。這場戰役過後,地米斯托克利使離間計分裂波斯戰隊中的希臘人,並且才把艦隊帶到薩拉米。[希羅多德,P728-734]
 
6.薩拉米斯戰役。雙方實力是比較接近的,根本不像電影裡一樣,最後只有六七艘孤伶伶的小船和波斯大軍打。波斯人大敗,因為他們的船隻非常混亂;而希臘人的船隻訓練有素,井然有序。開戰前希臘人確實得到增援,但根本不是斯巴達人的「大艦隊」,而是從蒂諾斯和阿德米西林逃來的兩艘船。[希羅多德,P758]
 
7.艦隊的領導權。阿爾特米西亞確有其人。她是哈利卡那索斯的女王,當時是薛西斯的盟友,並且因為很富有,對薛西斯很有影響力。但薛西斯並不是靠她上位的。阿爾特米西亞確實在一條船上指揮,但她只是指揮官之一,並非總指揮官。事實上波斯人沒有總指揮官(或者說總指揮就是薛西斯),每個出船的部落都有自己的指揮官。阿爾特米西亞和地米斯托克利在船上的那場打炮戲更是無稽之談。
 
8.地米斯托克利和波斯人的交涉。那場炮戲就是扯淡。但地米斯托克利確實在作戰第一天晚上偷偷派使者去薛西斯那裡。因為當時希臘人中間有分歧,波斯陸軍開拔到了科林斯,有人覺得應該撤軍全力守衛陸路,另一些人主張在薩拉米斯就地作戰。地米斯托克利偷偷派人告訴波斯人,斯巴達人準備撤退,引誘波斯人包圍,為的是逼所有希臘人全力作戰。[希羅多德,P755]
 
9.地米斯托克利私通波斯人。這個是後話了,是在薩拉米斯海戰之後,地米斯托克利知道自己聲譽太高后可能被雅典人放逐,為了給自己留一條後路,私通波斯人告訴他們當他們從赫勒斯滂撤退時,他保證不毀壞浮橋。不然,薛西斯所有陸軍都會被困在希臘半島上。
 
10.阿爾特米西亞的命運。她根本沒有被地米斯托克利殺死,反而還在薛西斯面前取得了巨大的榮譽。這件事情其實很狗血。當時她的船被一艘阿提卡的船追擊無法逃脫。她於是反身向有軍攻擊。希臘人因此認為她是自己人,就不追擊她了;而薛西斯則看到她奮力把「敵艦」擊沉了。她最後是逃脫了倖存下來的。[希羅多德,P760]
 
11.火攻。這個完全是電影杜撰的。導演或許看了赤壁之戰吧= =
 
12.地米斯托克利的戰前演說。他確實做了精彩的戰前演說,但是希羅多德沒有記錄具體的演說詞。但是電影中所說的「為了自由而戰」,估計不是真的,更像是搬了伯里克利在伯羅奔尼撒第一年後的葬禮演說上的演說詞。另外,符合美國主旋律。
 
13.斯巴達王后。這又完全是YY了,哪兒冒出來的……戰爭是男人的事情,戰場上根本不會有女人的。阿爾特米西亞已經是一個特例了。此外,斯巴達有兩個國王,作戰死了一個還有另外一個。地米斯托克利的交涉怎麼也論不到王后出來……再PS,外交都是在公民大會上進行的,沒國王什麼事兒。
 

------------------------------------------------------------------------------------------

總結:

這部電影,符合史實的地方,基本上只有:

希臘三列槳戰艦的造型;地米斯托克利、阿爾特米西亞、薛西斯的名字和職位;希臘戰士的頭盔和盾牌

其他的,都是扯淡。

千萬不要相信電影裡拍出來的是歷史。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