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全面突襲2:拳力進擊--The Raid 2: Berandal

突袭暴徒/突击死亡塔黑金任务(港)/全面突袭拳力进击(台)

7.9 / 131,523人    150分鐘

導演: 蓋瑞斯艾文斯
編劇: 蓋瑞斯艾文斯
演員: 伊科烏艾斯 松田龍平 瑪莎提摩西 茱莉‧艾絲特爾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亦仁

2014-04-03 22:50:49

上品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 突襲 > 是一部小成本, 可憐的推廣力度, 滿臉"邊緣化"的標籤, 硬是靠著自身的精彩震動了整個"動作片痴漢界" , 導致口口相傳, 被很多人捧為神作.
的確是部神作.
這就是為什麼我對無比的期待的同時又很擔心, 第一部已經做到了極致,第二部能滿足影迷們的期待嗎?
導演很聰明,並沒有延續第一部的封閉式突圍的場景設定,而是搖身一變,講臥底在黑幫爭鬥裡的故事,兩個半小時的電影中,你可以看到導演穿插了很多似曾相識的情節,似乎是在像其他之前的經典致敬。

監獄打鬥之前下雨的場景有張藝謀〈英雄〉的影子,
泥潭裡的打鬥讓人想起了髒兮兮的〈拳霸2〉
臥底的設定,包括最後發現另一個臥底同伴,完全是〈無間道〉的感覺,
黑幫的血腥,殘酷,同時日本幫派的設定,有北野武的味道,
反派打手:鎯頭女,棒球男,有日本風格跟 的影子
第一集「無敵狀態」的瘋狗,在第二集昔日英雄末路忠心耿耿,卻被自己人出賣,頗有香港江湖片的情懷。
最後的1VS1,兩把匕首的對決,似乎是韓國〈大叔〉的成人版。

你可以看出一個胖子白人導演Evans對亞洲動作片,警匪片的熱愛,他要把所有東西都塞得滿滿的,他也知道全世界有一大批動作片影迷,厭倦了好萊塢如白開水般的「大片」。他似乎也看到了甲亢的李連杰跟脫髮的成龍代表著動作片一個時代的終結,熱血的觀眾還在,大哥們已經遲暮了。小弟們如Tony Jaa讓世界驚嘆了之後,爛片一部接一部,自己把自己牌子砸了。早就絕對一線身價的甄子丹葉問之後也沒有什麼讓人津津樂道的作品。。
影迷們苦啊!!!
飛機可以自己打,動作片還是要靠別人拍。
看著好萊塢絢爛的CGI里日益增加的武打戲份,武迷們在哭泣:」這也叫動作片?「」一個靠吐絲拉網飛來飛去,一個扔鐵餅,這叫動作片?「
導演Evans似乎在回應影迷的吐槽:「 教教好萊塢怎麼拍動作片!」
他做到了。

〈突擊2〉的故事結構比第一集大了很多。保證了2個半小時無尿點的前提下,加了很多劇情,有些地方節奏略微顯得有些慢(可能因為我期待的是像第一集的打打打打),但是導演還是用了心的,在臥底跟幫派恩怨的故事部份,全片依然保持著緊張的氣氛。(請對比〈特殊身份〉裡的文戲對整部電影所造成的傷害!)

Evans有些部份的表現手法完全是用驚悚片/恐怖片的方式。比如Rama坐在廁所裡面,外面一群吵吵嚷嚷要幹掉他的,氣氛很像殭屍片,而眼看著鎖上螺絲一點點被撞掉。。。恐怖的感覺渲染到爆棚。

動作電影拍來拍去不外乎幾個刺激點:美感,血腥,技巧,暴力,驚險。
美感如慢鏡頭,優美姿勢。血腥如血肉橫飛,感官刺激。 技巧是動作演員本身的功夫實力。暴力未必見血,可拳拳到肉,槍戰飛車。驚險時常是短兵相接,機關暗器,對手很厲害,情況很嚇人。
〈突襲2〉除了沒什麼美感,在技巧,血腥,暴力,驚險上都做足了。
打架不夠,那就加上匕首刺喉割筋,匕首不夠,就搞飛車,飛車不夠,就機關槍爆頭。全片只有一個慢鏡頭,就是最後匕首VS散彈槍,就一個動作1秒半的慢鏡頭啊!!!!300斯巴達!!!你聽到了沒有!?硬是把20分鐘的電影用慢鏡頭牌出了一個半小時。。

還有一點,就是主角之外的角色也都非常精彩,各有特色,這一點非常不易,有幾個角色甚至有搶主角風頭的嫌疑。(瘋狗,鎯頭女,老大之子)
總之,你會一邊看一邊發出「我靠。。。我靠!!!。。。我靠!!!!」的聲音。快感不亞於日本的愛情動作片,而且跟AV一樣,一部片子下來肯定要給你很多次高潮,最後看完以後有一種酣暢淋漓,差點虛脫的錯覺。也許這就是動作片的本質,也許我們不需要過份的劇情,精湛的演技,也許動作片的其中一個根本價值就是讓你熱血沸騰。

最後我不得不說,華語動作片已經處於非常危險的地位了。
華語動作片在取得巨大市場資源之後,學的是好萊塢式的態度,希望被更多人接受,顧此失彼,最後誰都沒討好。
其實〈突襲1,2〉都不是大眾電影,說到底他只是取悅了動作片的愛好者,但是他做到了純粹,所以它對這一類的觀眾來說被當成了神作。

期待吳京跟Adkins 或者 Tony Jaa能擦出火花。
不過目測這幾年不太可能有片子撼動〈突襲1,2〉的地位。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