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魔警--That Demon Within

魔警/逆警/

6 / 1,124人    111分鐘

導演: 林超賢
編劇: 林超賢 吳煒倫
演員: 吳彥祖 張家輝 思漩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蘇筱兀

2014-04-17 09:35:49

《魔警》「警殺警」的邏輯思考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現實殘酷永遠勝過電影。電影編劇編造故事需要依照一定的事件發展,現實卻橫衝直撞肆無忌憚。曾經執導過《證人》、《線人》等一系列警匪電影,去年又因《激戰》備受肯定的林超賢導演這次將視線轉移到「警殺警」的真實案件上。《魔警》改編自2006年香港尖沙嘴警殺警槍擊案,三位警察在行人隧道互相槍擊,後來被稱為「魔警」的徐步高與警員曾國恆當場死亡。

無所不能的天涯論壇詳解了「徐步高槍擊案」內幕,並從魔之行、魔之賄、魔之仇三個角度對徐步高殺警、搶銀行、再殺警進行了如實還原。與真實相比,《魔警》雖驚心動魄,但不及「真的會發生」十分之一的驚悚。在故事與政治層面上,《魔警》還是要守住香港警察的威嚴,不能直接披露一位人民的好公僕單單因為人心失守而做成一系列慘絕人寰的事情。雖然林超賢的敘事風格一向簡單粗暴手起刀落,令人呆愣之後更感不寒而慄。但相比現實的簡單粗暴血腥,《魔警》還是增加了大量黑幫內鬥、懸疑心理等劇情以舒緩衝突。

《魔警》敘事重點同樣可以從魔之行、魔之賄、魔之仇三個角度入手。在影片中這三個角度不再由魔警一人來承擔,而是將罪惡分攤到張家輝飾演的「鬼王黨」悍匪韓江、安志傑飾演的警察陳志斌、吳彥祖飾演的「魔警」王偉業三人身上。韓江負責「行」、陳志斌負責「賄」、王偉業負責「仇」。行、賄、仇的關係又被生命金錢利益緊密連結在一起,以三人為軸心牽扯出接連不斷的命案。

影片的故事結構是「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式的。韓江是蟬,他與他的犯罪小夥伴們站在鏡頭的最前端。他們是最殘忍也最沒有頭腦的一群人,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彼此內訌與砍殺。導演無意將這部有著極大內容含量的影片拍成懸疑片,所以韓江與小夥伴們的部份還是採用了導演擅長的血流成河路線——死死死——一個活口也不留。韓江之後的四人小分隊相繼被「鬼」搞死,無疑是影片敘事最集中表現最精彩的部份。

螳螂自然是吳彥祖飾演「魔警」王偉業。儘管是絕對的主角,但王偉業與現實中的徐步高相距甚遠。現實中徐步高是個桀驁不馴鋒芒畢露的角色,雖然事發之後專家也圍繞其成長環境、犯罪心理進行分析,彷彿也沒得出確鑿的精神病結果。影片中王偉業是個徹頭徹尾的精神病患者,成長火災的陰影、偶然救下韓江一命、對自己苛求正義的幻覺,無處不體現著他不正常的事實。影片有意在他身上美化警察形象,將其殺警、殺匪等行為都歸結為因果報應,更甚為其安排了照顧被害警察母親的橋段。吳彥祖減重三十斤求「憔悴」去飾演這個病態的如鬼魅般貫徹影片始終的角色。

安志傑飾演的黃雀是個有意思的角色,是現實事件里並未存在但在警匪片中必不可少的角色。警察陳志斌因謀財而私通匪徒,兩敗俱傷之際將所有人一網打盡。比起王偉業的神叨叨,其實陳志斌更可被稱之為「魔警」,也更接近現實中愈真實愈冷酷無情的徐步高。朋友觀影中感慨,他與匪徒私通電話毫不避諱啊。我個人認為這種不避諱更接近現實,正如徐步高的同僚冼家強都已發現徐步高似乎罪犯,一時卻無法確認,經過長達數年最終被徐步高先下手為強,險丟兩人性命。

《魔警》雖是林超賢首部真人真事改編的電影,但其故事的核心與其以往作品始終保持一致——對人性「罪疚」的反思。導演借王偉業之口講出,錯了就應該受到懲罰,自己也不例外,更通過王偉業用皮帶抽打自己後背的自殘方式來凸顯這一態度。當然這一個觀點必然是片面的,人性「罪疚」的複雜與浪子回頭金不換的艱難,在林超賢的作品中隨處滲透。無論是《激戰》中張家輝飾演的老拳王背叛師門出賣自己最終回歸,還是《魔警》之中韓江、王偉業、陳志斌一錯再無回頭天,都只是這個大課題下的一點思考而已。

文|蘇筱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