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絕地任務--The Rock

勇闯夺命岛/石破天惊/绝地任务

7.4 / 359,739人    136分鐘

導演: 麥可貝
編劇: David Weisberg (Ⅰ) Douglas Cook (Ⅰ)
演員: 史恩康納萊 尼可拉斯凱吉 艾德哈里斯 約翰史賓賽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暱稱不統一

2014-05-23 22:39:48

《石破天驚》觀影感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雖然一般譯作《勇闖奪命島》但是根據電影原名《The Rock》以及劇情感覺《石破天驚》更為妥切。說實話,之所以決定看這部片子主要是因為其過於著名的配樂,尤其是在一些背景音樂推薦榜單上。看完後才發現電影本身也極其出色,頗有血性,看得人酣暢淋漓。如果能找個好看的妹紙做女主角,再減弱下結尾的喜劇色彩呼應下凝重開頭,絕對是五星推薦!
    電影的故事主要是為部下爭取合理權益不得的漢默將軍進行軍事行動要挾美國政府及被擊敗的故事。整個電影的故事分三段,第一段介紹了整個故事的背景和設定,本來也為整本電影定了一股悲涼的基調,將軍在墓前的獨白和搶奪VX毒氣彈都發生在雨中;第二段可以看成是突擊小分隊的組成,主要的是兩位關鍵人物的介紹,這種一文一武的搭配太令人熟悉了,這一段也是全片最溫馨笑料最集中的段落了;第三段則是最後的突擊,美國人民理所應當最終迎來了勝利。
     不過相比其他動作片不同於大部份此類型電影的正邪對立,本片中的反派更令人同情,尤其是軍人為國家所遺棄的這個設定,讓我第一時間想到了中國的《集結號》。同樣是為部下被國家遺棄而苦苦掙扎,兩位「上司」的選擇卻並不一樣。在《集結號》里,穀子地百折不撓下終於是找到了戰友們的遺骸,給了他們應有的榮譽。可如果他的努力都失敗了呢?《石破天驚》的漢默將軍便為我們展示了所有努力都告知失敗的最後的行為——與政府決裂。這種故事背景的設定極其令人感動,也很少見。雖然一般而言好萊塢的電影都不太待見白宮,但是好像我沒有印象看過幾部如此描黑白宮給予反派如此高人氣的電影。為國奮鬥致死卻被國家選擇遺棄,如此環境下作為被部下信任的上司個人如何進行抉擇?當然影片中有此類似處境的除了漢默將軍外還有特工梅森,只是梅森是個體作為特工身份,而且沒有那種有負於部下的自責與內疚,與漢默將軍相比他並沒有那麼大的壓力。雖然導演對這個問題只是匆匆一帶而過,僅在開頭墓前的獨白和中間借用突擊隊和將軍在廢棄浴室中的對話提到了這個問題。雖然甘迺迪當年有句「ask not what your country can do for you - ask what you can do for your country.」但真的陷入這種境地如何選擇?將問題簡化,如果你在一個團隊工作,你團隊的貢獻被忽視,怎麼辦?或者你在一個團隊工作,自己的業績被忽視,你會怎麼辦?無論是個體還是集體,都有被認可的需要。
    電影中最喜歡的一段鏡頭是影片的開頭。先是漢默將軍回憶自己部下犧牲前的對話和護旗隊軍人護送遺體鏡頭的不斷穿插,然後鏡頭交替的內容變為將軍回憶眾議院的陳述和雨中士兵們 護送遺體;最後將軍與士兵們擦肩而過,鏡頭轉向了將軍和他妻子的墓,最後以一句「But whatever happens ,please don`t think less of me」做結,氣氛營造的太蒼涼了!整段鏡頭幾乎所有的背景都是雨景,這段的配樂以絃樂為主(這一段的配樂名字是「hummell gets the rocks」)更是以悲壯為主。
     這一段交代了電影中漢默將軍發起軍事行動的原由,和他的無奈。這段簡潔、直接、凝重,本來為全片定下了一個蒼涼的基調。結果影片在結尾卻偏偏要加強喜劇性,完全跟前面的基調不搭。雖然有可能是借尼古拉斯凱奇演的斯坦利找到膠捲暗示真相總將有大白的一天,但是情緒上完全不是一碼子事。而且,一般誰會想這麼多。
    當然,電影除了將漢默將軍刻畫的極其man以外,還刻畫了另外一位極其出色的螢幕形象——梅森。西恩康納利大叔簡直帥呆了!作為在監獄待了幾十年的特種情報員,他足智多謀、風度翩翩,關鍵時刻沉得住氣,而在見女兒時的那一句「you know ,you`re almost the only evidence that I exist」無限柔情,簡直亮了。
    導演麥可·貝,當年30齣頭就能拍得如此好片,現在已經執導《變形金剛》系列,火爆的動作場面一直以來就是他的特長。雖然,這樣,《變形金剛》還是不去看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