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生命中的美好缺憾--The Fault in Our Stars

星运里的错/命运的错/生命中的美好缺憾(港)

7.7 / 400,907人    126分鐘 | 133分鐘 (加長版)

導演: 喬許布恩
編劇: 史考特諾伊史達特 麥克H.韋伯
演員: 雪琳伍德利 安塞爾埃爾葛特 納特沃爾夫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愛幻想的小孩

2014-06-09 18:40:57

小哲理小幽默拯救不了的俗氣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先定義一下我對「俗」的定義:已經聽膩的正能量/人生道理。例子:勤勞才能致富;活在當下;Live your life to the fullest等crap。不是說他們不正確,而是實在是膩味了。

其實電影就是個在俗中不斷創新的東西。你把每個電影中心總結下,一定會有很多重複的東西,很多已經「膩」了的東西,但是這並不妨礙我們繼續看電影,因為你怎樣用不同包裝表達這個中心同樣重要(how>what)。雖然你可以一句話總結電影劇情,但是你代替不了體驗。

癌症劇我覺得可以算是最尷尬的一種電影類型,因為很難避免俗氣。你知道這個電影是關於癌症的你基本就被劇透的差不多了,大不了就是死了唄,還能更慘?而且也玩不出什麼新花樣,因為給你的空間也不太多。無非是在癌症作用下:

珍惜以前不珍惜的東西
更珍惜以前本來就珍惜的東西
更加嚮往並爭取以前得不到的東西(=Live your life to the fullest)
做以前一直想做但不敢做的事(=Live your life to the fullest)
思考人生的意義,如人為什麼活著(這誰TM能有標準答案??)
伴隨其他超級哲學的問題,如愛情是什麼(這誰TM又能有標準答案??)

差不多就這些。然後身患癌症少年的愛情故事?嗯,估計都是愛得死去活來然後最後一方或雙方都死了唄。俗啊俗。這對觀眾和電影製作者都不容易。

觀眾:你TM不就是想讓我哭嘛,那也行,但咱能來點新鮮的喵?
製作者:那咋能整出來點新鮮的喵?

我至少很高興的看到至少本片嘗試著打破俗氣。

一、sassy的女主
女主可能是得癌症的人物中最特別的一個人。有點憤世嫉俗,有點看破紅塵,有點sassy,也很獨立。「sassy」這個詞我本來想放到題目里但是發現這是一個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單詞,我根本就不知道怎麼翻譯成中文,就好像「矯情」這個詞你怎麼也翻譯不成英文一樣。硬要解釋就算是有自信,有特點,有點損,有點傲嬌,又有點幽默的說話風格(你看就是完全沒法解釋的一個詞)。比方說本片中女主站起來在互助團體會上反駁男主對遺忘的恐懼時的那段演講就是完全的sassy。網上搜搜「sassy quotes」你大概就能知道sassy這個詞大概是什麼感覺了。女主的這種特質讓她很特別,在眾多憂鬱/過度樂觀的癌症患者中刮來清新之風。另外一個不太一樣的地方就是她從小就知道自己活不久,和其他那些突然被診斷出癌症的人也不同,也影響了她人生觀。

二、一些探討的新角度
很多在片中閃過的小點我覺得很有意思,如
1. 盲男配和前女友膩味的」always」。戲謔了承諾。
2. 遺忘。女主自己也說了,到頭來誰都會被忘記,所以關鍵不是你被多少人記住,而是你記住了多少你想記住的人。
3. 我們可以選擇被誰傷害。這看的我蠻感動的。女主保護男主說我要死,你不能太喜歡我,不然會傷到你。男主說我選擇被誰傷害。我們平時為了保護自己不知道用了多少盔甲,放下盔甲是很難的。
4. Closure和答案。人生或許本就沒答案。
5. 有限和無限。男主給女主在有限時間裡帶給她無限美好,和前面那個奇怪作家關於「有的無窮大於另外一些無窮」的言論互相呼應,很有感

作為小成本影片,我深深體會到選角的重要性。如果不是女主這麼高超的演技我是不會給四星的。特別是對於這種內容的片子,主角間的互動和化學反應非常重要。想要讓我們觀眾關心主角真的只能靠演技。注意關心和同情不是一個級別,我們一開始就知道她要死,這是同情。但是想讓我們關心主角的喜怒哀樂得與失就要看導演的功力了。

說白了,我覺得導演最核心的功能就是導演員。比方說《泰坦尼克》里兩位在那個時代算是頂尖的兩位演員演的這麼一般,這就是導演的錯。萊昂納多在出演96年的《羅密歐與朱麗葉》里之前就在很多獨立製片里大放異彩,凱特95年的《理智與情感》也讓她贏了不少提名和獎項。但演的好不一定是導演的功勞,所以導演也挺難做。我覺得本片導演高明的地方是特意把某個scene或beat放慢,給演員自由,給他們自然表演的空間。好處就是真的很自然(再次膜拜女主的演技,已成腦殘粉雖然之前沒怎麼看過她的片子),壞處就是片子節奏會慢下來,變拖沓。不管怎樣,it worked。真實的表演大大增加可看性,也讓觀眾能關心人物。我唯一不滿意的就是女主她娘,太做作,一臉假死了的關心/慈母表情。

本文的對話中處處充滿幽默和小哲理,我覺得這都是原著小說的功勞。可以看出作者不想讓這變成俗氣的癌症故事,因此下了很多心思,用不同元素帶來新的體驗。

只可惜不知是故事本身所限還是導演的處理,本片依然落入了癌症劇的那些俗套,結尾尤甚。愛一回,死一回,哭好幾回。還是個俗氣的故事,不過是中間加了些小幽默調劑調劑罷了。我喜歡這種用歡樂手法講悲傷故事的手法,因為能讓人最後更悲痛,但是不知道為什麼,最後男主死亡的處理總是讓人感覺少了點火候,哭也沒讓人哭個夠,雞湯也沒怎麼雞湯。中間若干新穎的角度都忽視掉了,最後回到了低級別的小幽默「okay」來結尾。這個結局讓我心裡很mixed,你說我是該感到傷感呢還是高興呢。或許這是導演的意圖吧。

有時候能不能設身處地的為劇中人物著想的確是衡量一名觀眾能否欣賞這部電影的重要指標,但是如果我做不到,這也不一定就是我的錯。我家裡也不是沒有癌症病人,我能體會到那種感覺,我甚至還可以吹毛求疵,說什麼等待的滋味最難受,病人是絕症你要向他說謊隱瞞病情,說謊到底是為他好還是害了他等角度,然後說你這啥破電影啊,這些都沒探討到,明顯你沒有經歷過癌症。我能這樣做嗎?不能。為什麼?因為你電影製作者不可能面面俱到,既然選擇了一個角度,那就把你選的角度說好就行了,旁的都不用管。Gus的悼詞基本上就把本片選取的角度總結了一下,但仍有稍許做作之嫌,力度差一點。我當然是看哭了,但是過後沒有在心裡沉澱出什麼東西。或許這便是本片癥結所在:觀眾對影片影射的現實生活裡的真人的感情掩蓋了影片自己的問題。就像《為奴十二年》,我覺得挺一般的片子,不能因為是關於奴隸的,觀眾特別同情他們的苦痛,就預設所有關於奴隸的片子就都是好片子,你依然需要在剪輯,節奏,表演等方面有得當的處理,對主題有獨特解讀,不可以只是單獨呈現苦痛來煽情。我不喜歡《為奴十二年》,並不代表我歧視奴隸,只是覺得拍奴隸的片子那麼多,為什麼你就要比別人好?本片也是一個道理,不能因為是關於癌症病人的,就自動把片子劃為「好片」,你依然要下功夫,在角度上有新穎之處,在製作上不馬虎。我可以非常同情並理解癌症病人,這依然可以是一部差強人意的片子,兩者不矛盾。

我覺得電影製作者還是要有一些自己的觀點的,不然你去做紀錄片好了,讓觀眾絕對看的更心痛。觀眾明明知道螢幕上的東西通通是假的,但你要讓觀眾相信,這就是你的職責,觀眾要是沒相信,雙方都有責任。至少真實的表演讓我相信了,一些暖心的細節讓我相信了,但還是不夠。或許都是我一廂情願吧。

癌症劇,別太認真,反正一開始就算沒看劇透你就已經被劇透的差不多了。但是如果某句台詞或者某個片段能擊中你,我想某種意義上也算是成功的吧。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