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情慾維納斯--Venus in Fur

穿裘皮的维纳斯/情欲维那斯(台)/玩谢大导演(港)

7.2 / 15,000人    96分鐘

導演: 羅曼波蘭斯基
編劇: David Ives 羅曼波蘭斯基
演員: 艾曼紐辛葛娜 馬修亞瑪希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蠟筆瓶

2014-06-24 22:46:35

室內的男人和女人


特呂弗在[四百擊]的片首,帶著觀眾匆匆瞥了幾眼1959年某一個清晨的巴黎,伴著輕快地音樂,艾菲爾鐵塔、馬路、樓房、窗戶、樹枝都在陽光下慢慢甦醒。 [午夜巴黎]的片首,一組明信片式的空鏡頭展示了那些令伍迪•艾倫這樣的異鄉客迷醉的巴黎景色。[穿裘皮的維納斯]同樣起始於巴黎的街景,然而卻是陰沉的,鏡頭穿行於雷雨交加的馬路,將觀眾引向未知。

室內劇電影
波蘭斯基上的一部影片[殺戮]將故事的格侷限定在一間房子和四個人上,通過電影調度和台詞激發戲劇衝突,扯掉了中產階級虛偽的面紗,是對室內劇電影傳統的一次成功嘗試。[穿裘皮的維納斯]更加極端,故事圍繞一個劇院和兩個人物,舞台和現實交錯並行,人物的身份層層轉換,拓展了室內劇電影的可能性。

室內劇電影最早出現在上世紀二十年代的德國。彼時的歐洲影壇,處在先鋒派電影的好時辰,法國掀起了印象派電影運動,蘇聯導演一頭紮進對蒙太奇的各種探索,德國的表現主義電影運動同樣如火如荼。然而當時德國影壇還有一個重要趨勢,就是室內劇電影,雖然在國際上影響有限,但卻產生了不少經典作品。「室內劇」原是德國戲劇導演馬克斯•萊因哈特創造的一個術語,專指供小型劇場演出的,恪守時間、地點、動作三一律的舞台劇。卡爾•梅育——德國表現主義電影的代表作[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的編劇——把「室內劇」的概念引入了電影,創立了室內劇電影,由他編劇,保羅•萊尼導演的[後樓梯]是第一部室內劇電影。同樣由他編劇,茂瑙導演的[最卑賤的人]算得上是室內劇電影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當時的室內劇電影往往以社會上的小人物為主人公,以室內的簡單場景為主,展示他們的言行舉止和內心衝突,以此表現小人物的日常生活。事實上,這種表現形式是一種限制,很容易讓電影顯得場景簡陋和鏡頭語言單調,而人物稀少也很難激發強烈的戲劇衝突,這對導演和觀眾而言,都是一種考驗。因此,室內劇電影並沒有成為電影史上的主流。然而在封閉的空間內,人物和人物、人物和空間的對立關係,依然值得玩味,電影人也始終沒有停止探索,比如大量出現的密室逃生電影就可以看成是室內劇電影的類型變奏,更有[十二怒漢]這樣的經典。

在室內劇電影這個縱向座標上,[穿裘皮的維納斯]和馮•提爾的[狗鎮]有些類似,都是將電影的調度方式和舞台劇式的場景、配樂結合起來,在電影的文本內部構築了一種虛擬的現實。由於故事形態在戲劇表演和現實之間來回變換,[穿裘皮的維納斯]顯得更加複雜,舞台和現實交錯並行,人物的身份和權力關係也不斷髮生變化,通過兩個角色的對立,[穿裘皮的維納斯]探討了兩性之間的權力支配關係。

女王和奴隸
《穿裘皮的維納斯》是薩克•馬索克的代表作,講述了一位歐洲貴族賽弗林愛上了美麗的旺達,他覺得表達自己愛慕之情的最好方式就是受她的奴役,於是兩人上演了一場SM的虐戀。馬索克本人正是一位有受虐傾向的作家,真實生活和他的文學作品緊密地連在了一起。1881年,他因為沉溺於捆綁、鞭打和辱罵的性遊戲被判流放德國。「SM」中的受虐傾向(masochism),就是從他的名字演化而成的。馬索克認為,女人是被製造出來馴服男人的獸性衝動的。男人總是被那些比自己強悍、年歲也大於自己的女人所吸引,他屈從於她,當他的獸性衝動表現出來時,她就對他施加肉體上的虐待。《穿裘皮的維納斯》成為所有後來虐戀文學的範本,具備了虐戀文學中的一切要素。

電影將SM行為作了直觀的視覺呈現,我們常常能看身穿緊身皮衣、手舞皮鞭的冷艷女性出現在影片當中,成為SM的視覺符號,典型如[午夜守門人]中納粹集中營的倖存者、沉迷於SM行為的露西亞。如果說在男權社會和消費主義的侵蝕下,這樣一種視覺符號逐漸帶有了情色挑逗的成份,成為男性窺視的對象,那不少影片中出現的女性受虐者則透露出女性主義的意味,比如[白日美人]中德納芙扮演的普通中產階級妻子,夜晚化身妓女沉迷於肉體的歡愉,[鋼琴教師]中於佩爾扮演的有受虐傾向的女教師,馮•提爾的[女性癮者]中女主人公也曾沉迷於男人的鞭打,甚至一些浪漫愛情喜劇當中也融合了SM的敘事元素,如[風流老闆俏秘書],這些可以理解成女人用身體感受自我和世界的極端方式。

波蘭斯基的舊作[苦月亮]同樣涉及到SM,作家奧斯卡和他的美艷妻子咪咪最初沉迷於肉慾的狂歡,不斷探索性愛的邊界,在那些隱秘的性愛遊戲中,咪咪扮演了冷酷的女王,奧斯卡則甘願化身受虐的奴隸。[苦月亮]的內裡是一個愛情故事,男人和女人用性愛、暴力、冷漠來詮釋愛的多種面貌。反觀[穿裘皮的維納斯],愛情不再是敘事的重點,波蘭斯基轉向審視虐聯中的性別關係。如果說馬索克的小說中旺達的施虐行為最終成為一種施救,是對賽弗林幻想之愛的治癒,那波蘭斯基則是對SM中的性別權力關係進行解構。

戲中戲
[穿裘皮的維納斯]採用了戲中戲的方式來解構性別權力關係。這樣的套層結構在電影史中並不少見,例如雷內•克萊爾[沉默是金]、伯格曼的[監獄]、費里尼的[八部半]和卡雷爾•賴茲的[法國中尉的女人]。[穿裘皮的維納斯]中,現實是編劇托馬斯正在為他改編的劇本《穿裘皮的維納斯》尋找合適的女主角,接連面試的幾位演員都令他感到失望,意外闖入劇院的落魄女郎旺達說服他跟自己對戲。虛擬的戲中戲是賽弗林和旺達的虐戀。

在電影的開始,現實中的托馬斯和旺達在權力關係上有著巨大的懸殊,托馬斯是一位知名編劇,掌握著演員的生殺大權,而旺達則以一個落湯雞式的落魄女郎形象出現,言談舉止中顯得有些粗俗和淺薄,苦苦哀求托馬斯給她一個試鏡的機會,兩人在社會地位和知識結構上顯然不在同一個層次。戲中戲裡的男女關係正好相反,賽弗林渴望旺達的愛,甘願受她的奴役。

然而隨著劇情的發展,無論是現實還是舞台上的男女關係都悄然發生了逆轉。落魄女郎旺達顯然是有備而來,她的粗俗和淺薄其實是一種偽裝,她的表演出乎預料地令人信服,她對劇本裡的台詞瞭然於心,並且熟悉原著的每一個段落。她不斷僭越,提出各種意見,控制舞台的燈光,甚至慫恿托馬斯修改了自己的劇本。托馬斯則不斷妥協,逐漸失去了控制權。波蘭斯基還藉助手機通話建構了另一重時空,接二連三的電話催促對托馬斯而言是一種來自女性的壓力,從而暴露了他在現實中的「奴隸」地位。這一層時空不但拓展了劇場的空間,同時讓托馬斯代表的男性地位更加岌岌可危。而舞台上的賽弗林和旺達,波蘭斯基藉助現實中的旺達之口,一針見血的指出虐戀關係中男女權力支配關係的真相,賽弗林甘願化身旺達的奴隸,並非臣服於旺達,而是受到自己慾望的驅使,旺達表面享有權利,卻並非出於自己的主觀意願,實則是這段關係中慾望的犧牲品。

旺達的話,同樣是說給托馬斯聽的。儘管現實中托馬斯和旺達的關係逆轉,托馬斯處於弱勢,可他是女人的奴隸嗎?其實不然,他同樣是受到自己慾望的驅使,他之所以改編《穿裘皮的維納斯》,正是出於自己童年的性幻想。旺達洞悉了托馬斯隱秘的慾望,唆使他穿上女裝,把他綁在象徵陽具的巨大仙人掌上,這一幕,成為電影劇情上最大的反轉,也是波蘭斯基的點睛之筆,托馬斯代表的男性永遠只是自己慾望的奴隸,而他化身旺達,被綁在仙人掌上,則代表女人淪為了男性慾望的俘虜。

《穿裘皮的維納斯》的中文譯者康明華在書本的引言中寫道:「一個受虐狂從來不是一個被動承受的人,他們主動而熱烈的向世界以目光探尋,以情感鎖定,以話語獵捕他們的對象,他們用豐沛的知識還有綿綿情書勸服那些對象,迫使她跟他一起移動,進入他的夢中,成為他夢中的那個角色。所以他們也是魔術師,盡力於把一個他愛上的女人變成一個他夢中女神,直到愛情成為焦土的那日,現實歸位,再執起男性權柄的鞭子,回到這乏味的權力秩序當中來。 」而縱觀整部電影,波蘭斯基的立場顯然更傾向於旺達,電影的片尾字幕寫到:「上主要懲罰他,把他交到一個女人手中。」或許是因為女人能夠洞悉男人那些難以啟齒或者無意識的隱秘慾望。

發表於《看電影 午夜場》2014年5月號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