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搖滾啟示錄--I'm Not There

我不在那儿/巴布迪伦的七段航程/身不在此

6.8 / 61,210人    135分鐘

導演: 陶德海恩斯
編劇: 陶德海恩斯
演員: 克里斯汀貝爾 凱特布蘭琪 李察吉爾 希斯萊傑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chaos

2014-08-01 09:01:26

個體


鮑勃迪倫的兩部傳記片,一部no direction home, 一部 I'm not there. 名字有異曲同工之妙,都帶有些許迷茫的意味,這也取於他自己音樂中的詞句,多少能表明他的內心世界。然而鮑勃迪倫的內心世界卻也是最難捉摸的之一,最典型的,莫過於1960年代中期那場出名的對民謠的背叛,當搖滾大軍洶湧襲來擊垮了民謠的勢頭時,歌迷們對鮑勃迪倫的出場拯救滿懷希望時,他卻在演唱會上拿起了電吉他,被歌迷們稱為背叛者和對流行趨勢媚俗的擁護。
        我想我還是非常能夠理解鮑勃迪倫的心情,記得他說過一句話:「人們只是希望我像他們所希望的表現那樣去表現。」這句話大概代表了他一生持之以恆而反抗的觀念。他拒絕接受媒體的採訪,與媒體的關係好似犯人與警官,說出的話多為諷刺而讓採訪者面子無處擱置。他在民主運動中獲得了獎項,在頒獎晚宴中上台卻說出了完全讓在場者丟了臉面的話,讓大家面面相覷,尷尬收場。但他卻往往能讓圍觀的人忍俊不禁,開懷放聲一笑。這是因為恰恰好他說的是真話。
        無論是西裝革履的記者還是輕鬆愉悅的眾多晚宴資助人,無論是找上來的商家還是企圖做專訪的新聞從業人,這些人無不帶著滿滿的個人利益,他們口中的大道理和正義,他們字正腔圓宣稱地民權和振振有辭說出地政治都顯得那麼滑稽和讓人想躲避。他們根本從沒有看到現實。所以迪倫所說出的「我不關心這些」事實上並不是想表明他真的不關心,而恰恰是因為他面對如此多似乎「關心」並且非常「關心」的人,實在不想和他們一樣「關心"了。他懶得向他們解釋他自己,因為人們無非只是想像他們想的那樣解釋他。
       說迪倫是一個神秘的人,倒不如說他只想做一個真實的人。面對人們對他所寄予的期望,面對群體希望他扮演的角色,面對一個個他被按上的新標籤和潛在的表演需要,他是非常掙扎和難過的。他知道關注他自己,而不是人們希望他所成為的,然而這又是有多麼的困難.......他說"人們只是希望我像他們所希望的表現那樣去表現"時,我能深深地體會到他當時的苦楚。
      No direction home的意思是找不到回家的方向,迪倫也恰好就是這樣一個無家可歸的人。在傳統意義上,人的一生都會尋找他精神上的「父親」,「母親」,這「父親」「母親」很多時候就和他本身的父母直接相關,是他們的某部份,或是童年記憶中的某個場景,或是某個一生都想回到的本源的快樂畫面。很多人可能一生都未離開過這樣的「父親」,「母親」,在他們的某種精神映照下生活。 然而迪倫一開始就否定了他來的方向。所以他的背叛讓他後來面對的都是無家可歸的情境。 用另一種說法是,當人們每每指著某個停靠站以為「He is there."的時候,其實他已經背叛了那個地方,走向下一個角落,說出:" I'm not there."了。沒有一個地方是他能夠停留下去的home,因為每個地方都試圖給他捆綁標籤,設下定義。所以這種背叛成為了一種習慣,然而這種無家可歸感也只能由他自己負責。
這大概是一齣悲劇。但是,God knows you choose to be a lonely soul.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