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那夜凌晨,我坐上了旺角開往大埔的紅van--The Midnight After

那夜凌晨,我坐上了旺角开往大埔的红VAN/开往大埔的红VAN/TheMidnightAfter

5.5 / 1,312人    124分鐘

導演: 陳果
編劇: 江皓昕 陳輝虹
演員: 黃又南 文詠珊 任達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邑人

2014-09-12 20:10:42

那夜凌晨,我坐上了旺角開往大埔的紅VAN:平民的政治


 [官方劇照 #02] [官方劇照 #09]

 

 如果我們即將陷入黑暗之中,是否還記得我們曾經也輝煌過!

電影版《那夜凌晨,我坐上了旺角開往大埔的紅VAN》最後以這麼一句結束的時候,其實整個故事並沒有結束,還有很多的謎團沒有揭開,甚至連線索都沒有給出稍微明白一點的交代。但小清新的結局,還有這句包涵深意的句子,卻已經將導演陳果深深的野心展現了出來。

作 為網路小說的《那夜凌晨,我坐上了旺角開往大埔的紅VAN》,在故事的內容上包含的情節還有很多,電影版已經刪減了很多。其中有關喪屍、世界末日、知名病 毒、核爆炸、異次元空間等元素都是若隱若現,可以當真也可以不當真,儘管這些元素在原著小說里都充當了重要的懸疑與驚悚作用。當然,這些在電影中也起到了 一定的懸疑因素,並順利推動了電影前部份的流暢。不過隨著故事的推展,陳果就慢慢將情節轉移到了人性的角度上了。

姦殺並奸屍、兄弟情深、 愛情牽掛、母女相牽,以及文明與暴力的關係,對於家園的熱愛與牽掛,漸漸成了電影主要表達的東西。當然,更深一層的還有政治的陰謀,像有關2017年香港 普選的問題,以及2018普選後的特首問題,以及福島核爆炸以及大亞灣核安全的問題,都隱在故事中,得到不同程度的展現。飽含了陳果所展示的香港普通民眾 對於政治的不滿,儘管不是那麼尖銳,但嘲諷與冷漠的態度還是非常之明顯。

我還是拆開了簡單說下其中的一些人的故事吧。

首 先,電影講述的是,在香港的一個晚上,共17個人登上了一輛從旺角開往大埔的中巴車(紅VAN),然後在路過獅子山下的涵洞時,突然覺得世界變的不一樣。 就像是整個世界一下都沒了,所有的人都消失了,只剩下這17個人。然後就像《迷失》一樣,上演了一部錯綜複雜的人與事。加上外來的面具人,形式更顯複雜。 當然,電影作為第一部,也沒有講述完整。

先說首先下車的四名大學生,自下車伊始,就有一名學生起色不好,身體發生病變。但學生的友誼,使 得其他三個到處尋找幫手,卻一無所獲。隨著先發病的學生開始變成骷髏,而其他人則被徹底嚇壞,於是在慌亂的奔跑與簡單盲目的找尋中,也逐一死去,成為最初 的犧牲者。其實,一般的驚悚片中,往往大學生會生存下來,因為他們象徵著青春與希望,但本片卻一反常態,讓年輕的大學生首先死亡。

其次是 李燦森主演的盲輝,也就是白粉仔,當初其他人上車的目的地都是大埔,只有盲輝是為了躲避毒品販子的追殺而隨意地衝上了這兩中巴,並成為了倖存者之一。實際 上他身上的故事並不多,但從演技上,李燦森癲狂的表演卻演活了這位被毒品折磨的落拓漢子。成為電影中最光彩照人、最吸引人的形象,沒有之一。

還有任達華飾演的發哥。看似像一位老大,而且他也處處想把自己當成老大,卻並不如意,成了一位實質意義上的落魄者。為了別人欠他的一萬塊錢,10年如一日地 去追討,卻連一場霸王餐都吃不到,所收的不過是一袋橙子而已。還有他的一對女兒,他愛之切,卻從小被判給了前妻,在啊迷惘不知所蹤的生涯中,發哥惶惶然猶若一頭枯瘦的駱駝。

 

像惠紅英,這次倒是徹底脫下打女的形象,扮演一個神經兮兮的一個女人,時刻不忘了賣她的保險,而她的口中,神神叨叨的則是異次元空間,以及外星空間之類的理論,使得片中的詭異氛圍又多了一點。電影中可以把她的講話當成是神經病,但如果這個故事被拍成電續劇的話,她的話就是一條的線索,可以無限地拓展開去了。也是限於戲份,這個角色無法做到更精彩,但在有限的空間內,英姑做的還是相當不錯,給人留下鮮明的印象。

 

還有那一對小夫妻,羈絆於生活的蠅營狗苟,卻始終相愛如初,心中留有一份執念,為愛相守,終究給人一份感動。不過相對來說,夫妻中妻子相對不太讓人喜歡一些,一向嘴巴碎碎,並在丈夫暴斃之後,出手狠毒,真心不讓人喜歡。但演員對於這一角色的把握,還是相當到位。

 

還有那個瘦瘦的搖滾青年,原本木木訥訥,卻突然爆發,在劇情上起到了搞笑的作用。而他高歌一曲David Bowie,其實從原版小說上,透露出來的資訊更為重要。但因為這一段劇情是以近乎無厘頭的方式進行演繹的,倒是讓看著無心了。但透過搖滾青年之口,還是道出了香港的文化荒漠化,以及書中所寫道的這17個人身世的一條線索。不過因為戲劇化的效果來得太快,一曲神曲之後,小伙子就莫名其妙地身上著火而暴亡了,徒增添了許多觀者的悵然與乖謬感。

 

至於一白毛一藍毛的兩個小混混,白毛的傢伙即使到了世界末日,心中想的還是瞎混,並及時行樂,眼見得女人就走不開。於 是將同從車上下來的黃梅戲演員強姦,儘管那女人並非他直接殺死的。但當他發現死去的女人發套與假牙之下,其實是一位大美女時,忍不住又再次強姦,不過這次 是奸屍罷了。從強姦到奸屍,白毛可謂是不折不扣的小混混。在其後面對眾人對他的審批,他無力的辯駁再到無力的反抗,都是一個十足的初入黑社會的古惑仔,很 悲劇的那種角色。而藍毛仔,則只是盲從者,幹壞事跟著干,幫著將女人撲到,卻不敢參與強姦,又無力阻止奸屍,然後對朋友又參與刺殺。幹壞事不徹底,想承擔 責任又承擔不起來,又不知道自己真的想幹什麼,也是一個十足底層古惑仔的樣子,平庸而猥瑣。

至於那個被強姦的美女,為了躲債,本來是美 女,卻不得不裝成齙牙,還帶上假髮來掩飾自己容顏,靠扮丑來躲禍,躲得了債務,卻還是躲不了被強姦,甚至連死去了因為終於暴露了自己美女的樣子,還要承受 被奸屍的命運。美女或者醜女,演員或者平民,活著受苦死了還要受苦,她的命運活著被金錢所控制,臨死又要被小混混所控,悲哀的讓人不忍直視。卻又因為戲份 太少,即便受盡了凌辱,在整部電影中也不是那麼的受人關注。

 

提到兩個小混混,就不得不提到他們的下場,尤其是強姦並奸屍的毛白少年。他的結局那段,是整個片中的點晴之筆,也是整部片子的高潮之處,不得不提。在17人剩下的小部份人,他們居於一家小餐廳之中,商量著生存下去的對策,突然白毛爆出是強姦犯。於是一場有關民主與集中的討論就熱鬧上場了,是將他放走,還是讓他受到懲罰,如果是懲罰又應該是什麼樣的懲罰。這場討論的結果將社會的集體統治的暴力與社會恐懼集中得以體現。首先,他們得出結論,必須讓白毛受到懲罰,而且結果卻是當眾處決他,由大家每人一刀戳死他。而處死的原因,其實並不是是懲罰,而且源於他強姦並奸屍的行為可能使得他身上染上了致命的病毒,所以必須殺死他才能防範病毒的傳染,所謂懲罰,不過是另外一種形式的自保而已。群體的暴力,由此可見一斑。而在執行的過程中,又可見人心之複雜,原本看似老大看似兇狠者,臨到頭來卻遲遲下不了手。而看似文弱者,卻呈現出了最為兇殘的一面,貌美如花的女主角YUKI就是其中下手最恨的那一個。而看似文文質彬彬的「徐天祐」卻是最終不及手動殺死白毛的關鍵人物。人心的不可測,在這裡,顯現出了最為詭異的一面。

 

對於男女主角「黃又南(阿池)」「文詠珊(yuki)」來說,他們的身份其實在這部電影中沒有太多的解釋。小說里才告訴大家,他們其實壓根就不是香港人,而是日本人。所以才有長了胎記的日本人對阿池說他們是同學,他是來救他們的。實際上,整個故事中的17個人,都不再是當初之人。電影故事的背景,電影中欲言又止的那一部份,在這裡稍微做一點補充,電影講述的是2012年,大亞灣核電站發現爆炸。大量香港人收到牽連,並被迫外遷,使得香港變成了一座死城。而日本軍國份子,則打算拿依然籠罩著核灰塵的死城香港來做一場實驗。實驗選取了17個人,借他們的軀殼與連接上6年前在獅子山涵洞中車毀人亡的17名乘客上。讓那寫人接他們的身體復活,進而行進到大埔,然後觀察他們的反映。所以,才有面具人對他們的監視,以及其中一位監視者因為是實驗中男主角的同學,進而想要幫助他,所以才有了電影中那段看似荒誕不經的對話。這群試驗品,悲催帝一一死去,然後日本勢力再放出一批人來,一一實驗在核污染下的人類的生活反映。

 

所以,無論怎麼樣折騰,這批人都是註定了要成為悲劇的。但電影卻沒有多說,只含含糊糊地給了一點線索,又講的不明不白,以致於讓沒有看過原著的人整個感到莫名其妙。最後,反倒成了對香港生活方式的懷念,以及對於家園的生死離別,演繹出一個略顯悲壯又帶上一些文藝氣息的結局。儘管,離真正的結局還有很遠。

 

而作為網路小說的原著,原本就寫的拉拉雜雜,弄了很多噱頭進去,電影儘管做了很多改編,以致於可以看成是一部香港底層人生活的憂思錄。但還是讓人感到線索太多,有些雜亂了。不過,這畢竟是陳果,一個過於關心香港市井生活的導演,他能拍成這樣,奇怪中已經算是很不錯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