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親愛的--Dearest

亲爱的/亲爱的小孩/打拐

7.6 / 2,484人    128分鐘

導演: 陳可辛
編劇: 張冀
演員: 趙薇 黃渤 佟大為 郝蕾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曾於里

2014-09-28 07:32:10

《親愛的》:如此克制,如此悲傷


拙作,載財新 http://culture.caixin.com/2014-09-26/100733691.html

【這小人物生生不息的卑微的愛,是光,是燭火,終將給哀淒的夜色以亮光,以希望】

什麼才是人世間令人痛苦的選擇?

其實,痛苦的選擇,往往並不存在於涇渭分明的「對」與「錯」之間。恰恰相反,當選項可以區分為「對」與「錯」時,選擇是容易的,因為我們可以輕而易舉、理直氣壯地選擇「對」的。真正令人痛苦的,是「對」與「對」之間的抉擇。無論怎麼選,都有其理由,但從另外的角度來說,選擇一個又將傷害另一個。這樣,選擇又都「錯」了。陳可辛導演的新作《親愛的》,便是從「對」與「對」的衝突切入。

這是一個「打拐」的故事。一天,田文軍的兒子田鵬失蹤了。對於田文軍和前妻魯曉娟而言,這是一個毀滅性的打擊。他開始了慢慢的尋子之路,其間經歷了常人所難以想像的痛苦、曲折和艱辛。這種痛苦,不僅僅來自於漫長尋找過程中身心的疲憊,更來自於精神的折磨:摻雜著自責、後悔、思念以及失望與希望交替間無數的患得患失。三年後,田文軍終於在千里之外的一個偏僻山村找到自己的兒子,只是兒子已不認得他了。更令人糾結的是,兒子與人販子的妻子——這三年來兒子一直稱其為「母親」的李紅琴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對他和魯曉娟卻無感情可言。這時,影片的衝突才真正展開。

陳可辛的可貴之處在於,他並沒有將李紅琴貼上「人販子的妻子」的標籤,簡單地推到正義的對立面——從商業片的角度來說,這顯然是一個更容易的處理方法。善與惡的截然對立與強烈衝突,可以輕易挑撥觀眾的情緒,也迎合觀眾情感宣洩的需求。陳可辛沒這麼做,他甚至讓李紅琴的所作所為看起來是「對」的。當她知道自己有權領養「女兒」(同樣是她已經去世的丈夫拐騙來的孩子)時,她窮盡一切(甚至是肉體)爭取,如此卑微如此堅韌,可惜,無論是倫理、道德還是法律,沒有一樣是站在她這邊的。命運於她何嘗不是殘酷的?

「對」與「對」之間的衝突,深刻揭示了道德存在的悖論。道德並非一塊碧玉般無暇無疵,「對」與「錯」之間層次分明,事實上,它充滿雜質,善惡交織,有時再高明的人性放大鏡也難以辨別出其紋理。比如李紅琴,作為人販子的妻子,我們憎恨她,這是「對」的;可是作為一名母親,她的愛令人動容,我們同情她,這也是「對」的。她如此複雜,卻又引人憐惜,不忍苛責。單純的道德判斷,在她這裡是失效的。這並不是價值的虛無,恰恰相反,這體現了對人性的深刻體認和「了解之同情」。在李紅琴身上,我們看到了普遍的人性困境——也許我們也正置身其間。

「對」與「對」之間的衝突,也反映了一個倫理困境:是血緣還是感情?日本導演是枝裕和去年在坎城大放異彩的影片《如父如子》,也曾對這個問題進行過深刻探討。陳可辛的思索比之更進一步。在是枝裕和的電影中,這「對」與「對」的衝突發生於偶然——孩子「調包」;然而,陳可辛在「對」與「對」的衝突背後發現了根源——一個錯誤百出的社會。從一開始田鵬被拐走,因人口失蹤24小時後方能立案,一個時間差讓人販子得以將人帶走;李紅琴因為所謂的「妨礙公務」被關押了半年時間,出獄後到福利院探望女兒被拒,企圖收養女兒又因農村人身份遭到歧視——「人民法院為人民但絕不為你這樣的人民」;在法院調解時,調解員無精打采,還指責李紅琴的律師「怎麼什麼案子都接」;韓德忠在兒子失蹤六年後打算生育第二胎,去辦理准生證,工作人員要求其出示兒子的死亡證明……影片中這種種,讓我們看到社會的不公正,制度與規定的生硬對權利的漠視和踐踏,還有一切不幸的淵藪:法律尚不健全和完善,拐賣兒童屢禁不絕,以及對兒童保護的乏力,兒童福利體系的滯後。

毫無疑問,這是一部悲傷的電影;然而,這又是一部處處克制的電影。沒有刻意製造的敵對和衝突,沒有煽情和催淚,也沒有直白粗淺的說教和控訴。即便內裡情緒起伏得波濤洶湧,它仍波瀾不驚,最終發洩的埠於是那樣有力和動人,猶如李紅琴在醫院長廊蹲下抱緊自己無力痛哭的那一幕。這還是一部獨特的電影。它情感複雜、滋味萬千,猶如一條狹長的黑色暗流。它在繁榮的表層下靜默地流向遠方,將哀淒的夜色染得更黑。

慶幸的是,還有愛,以及生髮於愛之上的堅韌、堅守、理解和善意。田文軍在拍攝尋子視訊時,他不忘強調:如果孩子被拐賣到其他人家,千萬別給孩子吃桃子,孩子對桃子過敏。李紅琴來到深圳,好幾天偷偷出沒在田文軍家附近,只為看「兒子」一眼,卻被田文軍發現並警告。訕訕離去前,她怯生生地對田文軍說:別給孩子吃桃子,他對桃子過敏。這一刻,田文軍才發現原來他們是一樣的。這小人物生生不息的卑微的愛,是光,是燭火,終將給哀淒的夜色以亮光,以希望。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