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機動殺人--Taking Lives

机动杀人/尸人交易/机动杀人

6.2 / 95,546人    103分鐘 | USA:109分鐘 (unrated version)

導演: DJ 克魯索
編劇: 喬柏根坎普
演員: 安潔莉娜裘莉 伊森霍克 基佛蘇德蘭 珍娜羅蘭 奧利維馬丁尼茲 傑奇卡尤 尚雨果‧安格拉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不勝桃李一場夢

2014-10-13 18:58:23

筆記——幾點疑問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1.最後一個被害者,克萊夫.莫瑞被害於一個公眾場所,相對於其他已做併案處理的兇殺案,兇手顯得不夠謹慎,因為既容易被發現,且沒有足夠時間處理證據、現場什麼的,這大大提高了作案風險。此一處的最合理解釋為不得不殺。最大的可能就是身份被揭穿。電影中斯科特分析案情時說:Then he drops him for Clark Willian 愛德華 and as 愛德華 he stalks Morin. 我的版本給出的中文字幕為:然後下一個對像他又找到了克拉克.威廉.愛德華,但是他當時被莫瑞發現了所以沒得手。本人英語功底淺陋,但是覺得後半句翻譯得不準確,應該是以愛德華的身份接近了莫瑞。如果翻譯如上的話,也就是莫瑞成了兇手的下一個軀殼,是一個既定目標。結合案發現場,我覺得此處案情分析並不妥當。應該是兇手現在的身份(既可能是斯科塔也可能是愛德華)被識破,只能殺人滅口(我們知道兇手現在用的身份是斯科塔,但警方並不知道,他們的推斷應該是愛德華)。如此分析的話,從被害人莫瑞的生活背景及社會關係入手,案件可能會有突破,但是影片中並沒有就此作為調查方向。

2.在斯科特作案情分析的時候,給出了一個被害人被害時間表,從中可知,一個軀殼用舊了,用厭了,兇手就會另尋目標。

A.亨利.畢索耐特(工地上被發現的被害人)於2003年遇害,其姐僅於兩三週前進行人口報失(a couple of weeks ago,這可推斷兇手使用新身份的時間並不長)。兇手用這個身份生活了數月乃至一年左右的時間。在這期間,轉換了藏屍地點,以便屍體被發現,為什麼?即使不再使用這個受害者的身份了,也沒必要使其被發現啊,況且再次藏屍也會增加風險。

B.出租房應為亨利租住或者兇手以亨利名義租住(以房東指認,後者為甚),並在出租房內殺害另一被害人愛德華並藏匿其中。從房間租期,屍體以及食物保存狀況來看,被害人愛德華受害不久。房間浴缸內的東西給了持續數秒的特寫,這是不是潛水設備?本人原來以為有重大指向,可直到最後也沒有給出任何解釋。

C.亨利之後又曝出兩名死者——愛德華和莫瑞,基於觀點1,排除莫瑞以替代軀殼的身份出現,如此,則愛德華將有可能是兇手的現在身份。從影片中可知,兇手同時使用亨利和愛德華的信用卡,佔有斯科塔的工作,一人分飾三角?有沒有點錯亂的感覺?

3.阿什夫人的地下室。完全不知所云。既不承前文,也不啟下篇。從房間佈置來看,跟兇手有著密切的聯繫,但,但,蛋疼的是,它就什麼都不是。

4.兇手如何在短時間從醫院內逃脫?明顯,兇手去醫院並非有意為之,這就不可能有充足的時間準備,但他如何在短時間內殺人,換血衣,並逃之夭夭?

5.這是可以推翻全局的問題。兇手殺害莫瑞,並陷害他的合作夥伴,這可以理解故意誤導。但是他為何故意顯示出他與愛德華(用他的合作夥伴來偽裝)有聯繫,並準備協助警方抓捕?如何這個人真的被生擒了怎麼辦?且在公寓打鬥的那場戲中,探員杜文遣散了蹲守的警員,這個兇手恐怕無法預測,如果有兩至三人闖進公寓,他不是將束手就擒?

6.床戲。這個可以有。承前方的雙方有好感及探員斯科特以發生感情為由的辭行,又啟下文兇手的最終伏法。需不需要那麼大的尺度可另行討論。

7.兇手如何在DNA鑑定方面洗得如何乾淨的?有沒有一個受害者是兇手現在使用的身份,即科斯塔?

8.重點在第二點和第五點,邏輯上可以再理一理,但是應該不會看第二遍了,無所謂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