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鬼敲門--The Babadook

鬼书/巴巴杜/鬼敲门(台)

6.8 / 247,540人    93分鐘

導演: 珍妮佛肯特
編劇: 珍妮佛肯特
演員: 艾絲戴維斯 亞當摩根 諾亞魏斯曼 Tim Purcell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金雀花搖曳

2014-11-25 20:00:59

打開門 走出去(部份劇透慎入)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開始我以為這是一部《死寂》一樣的鬼片,後來我以為這是一部《捉迷藏》那樣的精神分裂片,看到最後,我才發現這是一部將心魔具象化的寓言片。

        影片的劇情很簡單:單身媽媽帶著熊孩子各種不易,後來無意中看到了一本叫《巴巴杜》的黑暗童話書。媽媽開始受到影響,在黑化的道路上越走越遠,甚至威脅到孩子的生命……從音效、特效、血漿、死人方面來講,這部片子都表現的極為克制(吝嗇),恐怖氛圍的營造,主要是通過心理上的層層鋪墊和各種刁鑽逼仄的鏡頭來完成。極近的仰視鏡頭,給人一種心理上的壓迫感。這就是為什麼片中並沒有什麼可怕的鬼怪形象,我還是不由自主貼近了一同看片的小夥伴。同時演員的演繹也十分賣力,母親的空虛寂寞冷直至黑化,兒子的精靈古怪和對媽媽的愛,都演繹的十分到位。
       
        片中的怪物巴巴杜究竟存不存在?所謂「真亦假時假亦真,無為有處有還無。」片中有一個細節,地下室放著死去丈夫的各種遺物,包括一套燕尾禮服。而這件禮服,也是怪物的穿著。並不是說丈夫就是怪物,但怪物確實和亡父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從片中兒子的口中我們得知,女主之所以變成單身媽媽,是因為丈夫送她去生產的路上遭遇了車禍,兒子的生日即是父親的忌日;從片中閨蜜(也可能是妹妹)的口中我們得知,丈夫已經死去了七年,女主還沒從喪夫的陰影中走出來。

        這樣的心理狀態下,女主的生活狀態是如何的呢?隨著鏡頭的展開,我們對這位含辛茹苦的單身母親充滿了同情。睡到半截被孩子叫起來檢查床底下,每天的工作是對著一群面無表情的帕金森老太太,上司各種刁難,熊孩子各種闖禍甚至被學校勸退。而母親始終是克制溫柔的,沒對孩子說過一句重話,在學校批評孩子時還站在他的一邊。女主的日常生活是機械乏味的,起床做早餐上班看電視,女主那位閨蜜也說過,不願意去女主家裡,因為「很壓抑」。片中也表現出女主對愛和SEX的渴望,比如看到情侶接吻時的表情,比如被兒子打斷的自慰。這些鏡頭加起來可能也就半小時,可女主這樣的生活實際上過了七年。這樣一想,也就不難理解女主後面的黑化。所謂巴巴杜,只不過是一個宣洩的契機罷了。

        至於熊孩子,開始很多人看到當媽的那麼累,或多或少都有點討厭他;周圍人也表現出對他的排斥,這孩子分分鐘就闖禍的節奏,誰敢招惹他?可仔細想想,孩子變成這樣,真的只是天生討債鬼?跟母親的教育方式毫無關係嗎?細心的話,我們也會發現母親的一些特質,比如好強,比如逃避。孩子跟別人說父親是如何去世的時候,被母親喝止;孩子被學校勸退,母親跟同事說孩子生病了;派對上女伴提到單身媽媽話題,被女主反唇相譏諷;鄰居老太太提到孩子的父親時,被女主頂了回去……死去的孩兒他爹,在女主那裡是不可說的禁忌話題。而在對死亡這個概念尚為懵懂的孩童眼裡,這個不可說是可怕的黑暗的存在,是連強大的母親都懼怕的東西。孩子想保護母親免受「這種東西」的侵害,可表現出來卻是不斷闖禍,因為他想對抗的東西是無形的,手段卻是有形的。

        看這個片子,我有兩次幾乎淚奔。一次是地下室裡看到丈夫幻相,女主說:「我以為你已經死了」, 那種卸下一切重擔一切偽裝,仿若苦難都已結束的幸福心酸;一次是黑化的媽媽掐著孩子的脖子,孩子卻輕撫媽媽臉頰,說著我愛你的時候。孩子是敏感的,他能看到媽媽潛意識裡的黑暗,他知道那個媽媽「不愛他」,把爸爸的死亡歸咎於他,恨不得他代替爸爸去死。但他也知道還有一個愛他的媽媽,會不顧一切保護他;最後,被孩子喚醒的沉睡母愛,終於戰勝了黑暗的巴巴杜,母子兩人相擁在一起。

        結尾,巴巴杜被關進了地下室,他並沒有完全消失。但我們看到了母子的成長,孩子向社工人員說起自己生日和父親忌日的關係,這一次母親並沒有打斷,而是帶點自嘲地說「他跟父親一樣直言不諱」。父親的死亡不再是禁忌,它被晾曬在日光下,塗上一層酒精,雖然疼痛,卻意味著治癒的可能。

        之前也看過一些國內外的社會新聞,講單身母親虐待甚至殘忍殺死孩子,我們都會覺得母親殘忍冷血,喪心病狂。看完這部片子,我不由想,或許那位母親原本也是一位溫柔的母親,只不過被生活的艱難、精神的孤寂壓得找不到出口。而在她發出求救訊號的時候,我們或許也曾向那位不耐煩的閨蜜一樣,對他們關上了最後一扇溝通的門窗。
    
        「巴巴杜」無法被消滅,當你因為種種原因將自己封閉起來,它就會趁機在黑暗中流膿、滋長,吞噬我們的心智,讓我們變得偏執暴戾。我們能做的,就是勇敢地走出自己一手營造的孤島,無懼向外界尋求幫助。而周圍的人,也不妨像鄰居老太太一樣,對孤獨的靈魂多一些關愛。世界上最難戰勝的是人心,而唯一能戰勝它的,也是人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