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匆匆那年--Back in Time

匆匆那年/FleetofTime

5.6 / 657人    119分鐘

導演: 張一白
編劇: 九夜茴
演員: 彭于晏 倪妮 鄭愷 魏晨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貓頭

2014-12-11 03:35:14

《匆匆那年》:被誇大的青春徒有文藝般蒼白


      張一白的心很大,他在前些時候接受採訪時如是說:60後有《中國合夥人》,70後有《致青春》,90後有《小時代》,《匆匆那年》將鏡頭對準的是80後的青春和愛情。但是在看完《匆匆那年》後,你會知道,如果說這是青春,那麼除了刻意在電視上奧運會競選成功和特效合成的天安門狂歡,除了最早版本的QQ,片子絲毫沒有時代的影子。如果說這是愛情,在陳尋、方茴、喬燃等五個人的十五年糾葛中,所謂愛情不過是一紙矯揉的空白,所有愛恨在被放大的時間裡都是折騰觀眾的無謂呻吟。


      竊以為,中國的電視劇改編成電影之風氣,一直以來都起於圈錢為主的目的。中國電影市場火了,連賣豬肉的都能進來分一杯羹。《將愛情進行到底》、《北京愛情故事》等等,無一不是如此。《來自星星的你》更是無節操,直接將電視劇剪輯成電影版妄圖大陸上映——這次電影審查局幹了件實事,沒過審。作為電影評論者,不介意電影來源,管你是劇本改編的還是原創的,翻拍的還是續拍的,獨立電影還是合拍的。可是當質量都不能保證的時候,《匆匆那年》就成了匆匆2014年的一個笑話。


      張一白在敘事模式上的長進,並不意味著這部電影有多華麗,相反,它在看似繁雜的敘事包裹之下,依然是一個蒼白的故事。匆匆那年,愛情似乎還很純粹,卻烙印著文字矯揉造作的病態美學。曾幾何時,中國愛情片像《愛情麻辣燙》一樣充滿全民親切,像《花樣年華》般有王家衛的飛紙簿碎語,各具千秋,唯獨不是如今這般零零碎碎,如同段子。從鏡頭運用上可以看出,偏向文藝唯美感的色調在為電影服務,卻不是為故事服務。所以看進去了電影,卻難以引起共鳴。你有你的陳尋,他有他的方茴,不一樣的是,你們的故事不會跨越十五年,不會有長久記憶,因過去只是一個夢,離去不再來。「我也記不清那棵樹了。」陳尋的感受,才是最真實的青蔥愛情寫照。

      所以貓頭認為,陳尋這個人物可信度是比較高的,前期也塑造得比較好。從初識一個女孩的心動,到爭取,到矛盾,再到結束,每一句話每一個舉動都是普通人心理。許多人同情方茴貶低陳尋,除卻陳尋的不珍惜值得批評,方茴這個女孩,在行事上存在致命傷。最開始受傷時,不告訴陳尋,主動放棄給陳尋的機會;當陳尋和沈曉棠近距離接觸時,方茴沒想到去爭取,而是率先放棄;當最終方茴醒悟,挽回失敗時,輕易獻出了自己的身體給一個陌生男人,對此我只能說腦子進水。無論對於一個玻璃心純情妹子,或是看淡風情嬉戲女人,都不該有如此幼稚的舉動。而方茴明顯還不屬於後者。所以這一點明顯是編劇玩過火。

      其他幾個角色,最大亮點莫過於鄭愷飾演的趙燁。趙燁是實打實的備胎,到最後也沒有逆襲。十年後他的婚禮,新娘也不是林嘉沫。當你成為一個女生眼中的屌絲時,那你永遠也難有逆襲的一天。你以為你能強大到面對一切,卻依舊逃不過命運。鄭愷的形象與趙燁太契合,演出了本色神韻。而魏晨只能說奉獻水準表演。至於「曾小賢」,始終還是讓人覺得是曾小賢。本來就是個打醬油的,形象無從顛覆。

      在看電影之前,我反覆聽了許多遍主題曲。最開始覺得還好,最後也聽膩了。王菲的嗓音本來柔情似水,在影片繁複的文藝悸動中卻被灌了蜜。音樂好聽一時,正如片子看完就忘。說到底,形同高級段子的《匆匆那年》空有一身好看軀殼,到底還是給小年輕看的粉絲電影罷了。七零後不會去看,八零後覺得不是自己的故事,九零後覺得作,零零後只知盲目崇拜還沒長大。張一白的路,就他說出的話看來,還有很遠要走。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