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匆匆那年--Back in Time

匆匆那年/FleetofTime

5.6 / 657人    119分鐘

導演: 張一白
編劇: 九夜茴
演員: 彭于晏 倪妮 鄭愷 魏晨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anlaicai

2014-12-13 08:33:21

今天,你作了嗎



        每個人或多或少的都會參與到「花樣作死大賽」當中,比如我,這周又玩出新花樣。如果不是因為作死,我不會無聊到去看這電影,無論從哪個角度,題材、導演、演員,都不足以吸引我,但如果不是因為作死,又怎會知曉什麼叫做「天外有天,作死之外有花樣」。
      不黑不捧,這電影勉強給到兩星,插曲用到SD的《好想大聲說喜歡你》,再加一星。
      沒錯,就是這麼有原則。

       我不懂什麼叫電影,你別騙我。
       好好的拍部電影不行嗎?短時間內,國產青春影片大概是不能行了。去年的《致青春》,詬病於劇本,看完之後實在心累。今年的《同桌的你》,演技劇情都累,最不能忍的是特效慢鏡頭,實在受不了這種科幻片式的特效,碎玻璃渣子顆顆分明,分分鐘齣戲。
       如今的《匆匆那年》,看完想哭,都不好意思說「劇本」兩個字了,這電影真的有劇本嗎?某些鏡頭還挺美,給一顆星。但這拍攝手法,要看哭了。無休止的倒敘插敘正敘,語文老師都要哭了,以致於看完之後,我不知道這電影到底講了一個什麼樣的故事,無法與同題材的電影區分開來。
       給出「早戀,墮胎,夥伴,宿醉一場」這四個關鍵詞,以上三個電影均適用。

       電影大量運用蒙太奇的手法,這種碎片式的敘述方式,使得故事的完整性遭到破壞。
       說道蒙太奇,對這個「名詞」真是又愛又恨。
       上學時代寫作文,老師會鼓勵你去用,文字本身就能引發豐富的想像力,而蒙太奇手法更加深了層次感與美感。後來無意識地運用到寫作當中,得到同行前輩的指正。當你大量地運用這種手法講述一個故事的時候, 恰恰暴露了敘事能力的缺陷和功底的不足。
因為你做不到自然地過渡情節,做不到自然地做轉承啟合,這時候「蒙太奇」就成了一塊遮羞布。
       越來越多的電影會在拍攝手法上做文章,甚至是炒作什麼史無前例什麼「長鏡頭」「短鏡頭「,而如果細究和對比,你會發現比起電影,叫做」MV"更合適。
       漂亮的鏡頭與拍攝手法是為電影服務,而電影不是用漂亮的拍攝手法堆砌出來的,
       沒有好的故事和劇本,再好再優美的鏡頭組合出來的也不過是坨X。

       電影市場越來越大,好的爛的分分鐘破億,走心走胃走眼(視覺)走情懷,做不到」走心「,竟連」情懷「也不稀的費點功夫,只從越來越多的」走眼「的觀眾那嘗到一絲甜頭。但影迷又有多少選擇權,從審核到發行到院線到檔期,哪一步不是排練好的哪一部不是被操縱的。

        電影市場越來越大,但影迷的選擇權越來越小。

        今天,你作了嗎?

        觀影的過程當中,開啟」檀木模式「,全螢幕」渣「和」作「,男主太渣,好意思以」情聖和問心無愧「的姿態懷念初戀,女主太作,這種渣男甩掉也好,竟還以身作死。全劇只喜歡一句台詞,那就是配角七七的「你們活該!「
 
       可能每個人的遺憾都是相對的,比如肆意揮霍青春的會羨慕好好學習的,而好好學習的則遺憾為何要等青春過了才感嘆沒能放肆一回。其實揮霍過青春的,再回頭看時,會發現所謂的」青春回憶「是如此單薄,它根本就不足以支撐你生命中的任何一段旅程,放肆了揮霍了,早戀了打架了拉幫結派了,毀天滅地了,青春是如此,也不是如此。
       青春過後,人生才剛剛開始,因為步入社會才真正算作作為一個獨立的「人」而處於世上。
       當我們擁有一樣東西的時候,也必定丟失一樣,這便是青春的意義和賭注。
       而少年時代,於青春里,並不是每個人都揮霍得起賭得起。

       我實在無法理解,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作品將」青春「解讀為」愛到昏天暗地,墮胎墮到海枯石爛」,彷彿不墮個胎就表達不出青春的「疼痛」,似乎不打個架就體現不出主角配角的「情深意濃」,也實在無法理解觸摸法律的底線也能成為「疼痛青春」的標榜。

       少年時代可以血氣方剛可以意氣風發,青春可以揮霍可以灰色,但青春不是自輕自賤。

       倘若青春因為年輕而少了」自尊自愛自重「,那麼這種青春,狗到底吃不吃呢?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