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冬日甦醒--Winter Sleep

冬眠/冬日苏醒(港/台)/冬日甦醒

8.2 / 36,826人    196分鐘

導演: 努瑞貝其錫蘭
編劇: 埃伯魯錫蘭
演員: 哈魯克比爾吉內爾 梅麗莎索珍 戴美特阿可芭 內加特伊希賴爾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veronique

2015-01-07 17:08:44

到伊斯坦堡去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veroniquexx

《冬眠》裡的每一個人,都想到伊斯坦堡去。

姐姐,離了婚的知識女性,沉浸在哲學與藝術的世界裡。她自認為在婚姻里並沒有過錯,卻陷於糾結:如果面對邪惡,我們不去反抗,而是主動犧牲,是否可以減少邪惡?如果我(作為受害者),回到伊斯坦堡,去請求他(前夫)的原諒,又當如何?

妻子,年輕、健康、驕傲,與年邁的丈夫分別居住於大宅兩端,慈善事業是她唯一的寄託。在爭吵中,她非常熱烈地嚮往伊斯坦堡,嚮往遠方的新生,卻只能承認:我們都知道為什麼不能分開,我太年輕,沒有錢。

男主人公,曾經的演員,退休後回鄉繼承了豐厚的祖產,在地方報刊上有一片「自己的王國」,算得上是當地的頭面人物。在爭吵過後,他向妻子聲稱:我要離開一段時間,到伊斯坦堡去。

冰天雪地,鄉下莊園,三個同樣唸唸不忘遠方城市的知識分子,錫蘭的這三位主人公,太容易讓人想起契訶夫的三姐妹。他們唸唸不忘「到伊斯坦堡去」,就像她們掛在嘴邊的「到莫斯科去」,是精神上的一脈相承,是同樣被巨大的無力感困住、極力想掙脫、卻又四顧無途的困境。

也難怪,早在神話的年代,特洛伊戰爭就是在土耳其的愛琴海沿岸發生,其後,大流士大帝、亞歷山大大帝、拜占廷、奧斯曼……無數偉大征服者與輝煌帝國的名字寫在了這片土地上,東西方的文明交融著戰爭的血與火,幾千年來碰撞於此,匯流成了燦爛的文化,也銘刻下了斷裂的創痕。難怪錫蘭會鍾愛契訶夫,處在東西文明的斷裂帶上,被困於現代發展的罅隙之間,如果契訶夫今天還在寫小說,他筆下的三姐妹一定也會像《安納托利亞往事》中的醫生一樣自嘲:喏,我們還想加入歐盟。

斷裂與隔閡,正是錫蘭一貫鍾愛的主題。

在上一部作品《安納托利亞往事》里,錫蘭更著力地表現了下層社會的遍地裂痕:自殺的女人,生病的孩子,用石頭投擲自己父親的男孩,只剩下老人的村子,在這片土地上像老鼠一樣出生和死去的人們……

到了《冬眠》,天寒地凍的安納托利亞,窗外的整個世界都在冬季里沉睡,而室內的溫暖光線下,三個主角似乎永遠沉溺於關於信仰、道德與哲學的冗長對話。正是這樣「菁英」色彩十足的大段對白,和佃戶一家的貧窮、憤怒與驕傲,構成了強烈的對比。兩個階層之間的隔閡,斷然若天塹。他們生活在這裡,生活卻如同冬眠,既缺乏彼此之間的理解與同情,也絲毫不發生作用於冰冷僵硬的外部世界。

然而到最後,他其實並沒有去伊斯坦堡。歸來的男人主公在最後留下一段動人的獨白,像是一篇告別冬眠的破冰宣言。錫蘭總是這樣飽含人文情懷,而站在2014年的尾巴上,我也不無樂觀地想:也許正是這樣的深情,最終能讓世界從冬眠中醒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