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迷魂記--Vertigo

迷魂记/眩晕/AlfredHitchcock'sVertigo

8.3 / 428,123人    128分鐘 | USA:129分鐘 (1996 restored version)

導演: 亞佛烈德希區考克
編劇: Pierre Boileau Thomas Narcejac
演員: 詹姆斯史都華 金露華 Barbara Bel Geddes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RzNee

2015-01-18 04:31:23

愛過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愛過,又如何?那時的你還記得?

故事的伏筆埋得很深。關於一個造船商人,為了擺脫自己的妻子,設計一個圈套,讓有恐高症的前警員目睹她妻子的「意外」墜樓。而作為假扮他妻子的托愛上了警員,在幫助警員擺脫心中的愧疚的過程中,被警員識破,最後也是意外墜樓,故事終了。

不愧是希區柯克的電影,無論是《驚魂記》、《迷魂記》還是《後窗》,都秉承著那種陰暗的敘事格調,而結局總是讓人大吃一驚。詹姆斯·斯圖爾特也算是老戲骨了,《後窗》裡的那個殘疾,自是看不出身手的不凡,而這部電影卻又將其塑造成有恐高症的偵探。這樣的設置,看似隨意,都是導演編劇的精心設計。所有的缺陷都是為最後的高潮服務的。

先來說說缺點。希區的電影,很難找到缺點,這是大實話。以50年代的藝術標準去衡量,所有的技術問題都不應該納入考慮的範圍。但我還是要吹毛求疵地講,電影有幾個鏡頭的補光是不自然的。能讓人很明顯地感受到畫面明暗的轉變。而像海邊擁吻那一幕,背後的風景未免太假了,但因為情感真摯,讓觀眾釋懷了這小小的瑕疵。

就取景來談談。很難想像50年的彩色電影的畫面水平已經達到了這樣的程度。那應該還是一個膠片的年代,但希區的取景是如此的精緻。舊金山的迷人風光展露無遺:無論是北美紅山林鬱鬱蔥蔥、還是城市街區的優雅古典、亦或是現代裝潢的典雅精密,給舒緩的敘事藝術注入了視覺的美的享受。尤其是看到「囍」作為建築裝飾時的那種混合的美感,有一種說不出的親切。

反觀人物塑造,這是金·諾瓦克與詹姆斯·斯圖爾特兩者關於救贖與尋愛的主題。詹姆斯帶著愧疚負罪,「目睹」了自己心愛的女人的離世;而金的悲劇之處在於愛上了對方,卻希望對方能重現愛上本真的自我。這樣的矛盾衝突,就是最後的結局既戲劇化,又合情合理。金心中畢竟是有對那個女人的愧疚的,因為她的參與,是一場非命導向了合理化。所以,在後來與詹姆斯的交往中,這樣的關係的建立,常伴隨著自我的愧疚與對愛的苦苦不捨。當看到上到鐘樓的修女,竟產生了幻覺,以為是來索命的,慌亂中,用自己的生命來印證某種因果報應。而詹姆斯呢?他極力地重塑「她」的形象——這其中最為弔詭的是——他們後來的初次相遇是多麼的不合邏輯——但這都不妨礙他渴望真相的心。後來一切的新的愛,都是一種病態的回憶——在對「已逝去」的戀人的重塑。而金為了挽留住這份愛情,倒也配合,可見,愛是能使人瘋狂、喪失理智的。

詹姆斯頭一次其實沒有目睹「她」的墜樓;而他執意要重演歷史的時候,他才發現,在某種真相面前,他是無能為力的。所有後來反覆說道:「IT』S TOO LATE!」什麼都太晚了。是啊!所有的一切的一切,都因為真相的揭示,而變得無足輕重了。愛披上了罪惡的枷鎖,這本身就是一種齟齬。就是在愛里也無法釋懷,因為愛過,卻救不了你的心痛是永遠也不能彌合的。

所以,最後,只能記得,當年,我也曾愛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