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秘窗--Secret Window

秘窗/秘密窗/笔下窗狂

6.5 / 210,148人    96分鐘

導演: 大衛柯普
編劇: 史蒂芬金 大衛柯普
演員: 強尼戴普 瑪莉亞貝蘿 提摩西赫頓 約翰特托羅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aochery

2015-01-28 09:26:42

由感情線推動精神心理帶動劇情發展的懸疑電影


這部電影第一次看,會知道這是一個講述精神分裂的懸疑電影,第二遍看,會發現與大部份同類電影只是講述懸疑劇情不同的是,這部電影則更多是一部描寫雙重人格到人格分裂過程的電影,而推進這個演變過程的,則是感情因素。
對於電影中大部份的懸疑情節這裡不做贅述,只是講一下感情因素在主人公從雙重人格到人格分裂過程中的重大影響

男主本身有雙重人格的問題,隨著感情上的刺激,最後完全被邪惡人格佔據,電影一開始已經對他殺妻的原因埋下伏筆,那個叫舒特的人格逼迫他按照舒特想要的殺妻結尾完成故事,就點明了男主心裡的有殺妻的念頭,但那個時候,他人格的大部份面抗拒這個想法
從電影前面男主讀被他扔進垃圾桶的小說裡面的一句話就交代了他最後殺妻的原因:「陶德認為當你的愛是你僅有的全部,一個女人還要來偷走它,她就算不上真正的女人,所以,他決定殺了她」而最終造成男主殺妻的原因是兩方面,一個是對妻子曾經出軌的恨,二是因為妻子分手後仍然試圖」從一無所有的他那偷走僅剩的東西——愛「(也就是小說中陶德殺妻的原因)

第一個原因不用說了,第二個殺妻原因要好好說一下
電影中妻子幾次給男主打電話的對話是點明男主情緒發展的關鍵,因為翻譯的原因,很多帶有暗示性的對話被字面翻譯成中文後,失去了表現張力,但熟悉英語語境的觀影者可以很容易看到雙方對話中的感情角力以及男主在這過程中的矛盾掙扎。
比如影片描寫的第一次通話大致如下:妻子主動打給孤單落魄的丈夫好像他們從未分開一樣噓寒問暖,甚至用女人感性的話語迴避前夫對她這種行為的質疑,當男人試探性大度的提起女人的新歡的時候,女人說「沒在一起」,這激起男人復合幻想,女人則馬上提醒男人,她跟新男友感情穩定,男人這時面露冷漠,但話語仍表現出無所謂,女人就收起之前的閒聊關愛要掛掉電話。掛掉電話的男主覺得感情被這個背叛自己的女人吃定,自責愚蠢。男主剛接電話聽到妻子沒話找話時的一些略顯不耐煩的肢體動作,表明這應該不是他第一次在分手後接到妻子類似的電話,聽她講類似的話,他當時甚至直接問」你到底想怎樣!」
最後一次通話則更加明顯和嚴重,女人以為逝去的感情哭喪和糾結開始,得到男主的寬慰和原諒,當她提出希望跟男主繼續保持聯繫甚至見面遭到男主拒絕後,女人淡漠的說她會找男主只是因為男主還沒在離婚協議上簽字,男主冷笑女人假裝對自己關心,女人則表明白己是真的在乎男主,男主氣憤的掛斷電話,女人自覺被男主誤會惱恨不甘心,要去找男主面談。
顯然,女人在感情上一直牽扯男主,這在女人的新男友跟男主的幾次對話可以看出,新男友不止一次要求男主從他們的生活中消失,而其實男主在分手後並沒有騷擾過女人(而是女人在感情上騷擾了男主),新歡一直感覺到女人心裡還愛男主,而送離婚協議書的事情,男主說讓女人寄給自己的律師即可,新歡說男主的律師說聯繫不上他,這應該是女人應付新歡編造的謊話,律師通常不會因為自己客戶的感情因素迴避自己處理事務的職責。女人之前跟男主通過電話,也見過面,但從未提及要男主簽離婚協議,只有在最後一次通話遭到男主拒絕的時候,才提到簽離婚紙的事情,然後情緒不穩猴急的跑去男主家,卻根本不帶上需要男主簽字的文件。。。。而後面追去的則是帶著懊惱和不安的新歡。。。。
男主最後跟妻子通過電話後沒多久,他就徹底精神分裂,完全被邪惡人格佔領,他對妻子的所作所為(試圖在他最潦倒的時候持續偷他的愛,「偷」表現在,妻子每次都是背著新歡跟自己示好,卻壓根沒有打算跟自己回復正式關係的意思,並且希望不開心的時候互相慰藉)也到了忍耐的極限,他從一開始自責愚蠢,就憎惡妻子這麼做,卻每次都無法抗拒,以致於最後滿屋寫的都是「殺她」
最後,男主殺害了妻子之後,邪惡人格基本完全佔據,沒有了原來兩種勢均力敵人格的掙扎和對抗,終於獲得了內心的平靜,與殺妻前的自己形成鮮明對比,殺妻之前,他落寞,萎靡昏睡,焦慮,選擇性失憶,噩夢連連,對過去耿耿於懷。。。殺妻後,他平靜,茅塞頓開,狡猾。。。。

總之,這是一部由感情推動劇情發展的構思巧妙的電影,具有雙重人格的作家因為曾經剽竊過別人的作品心中有鬼而造成(或者加重)了他精神焦慮的問題,精神上的問題也直接影響到了他的婚姻——深愛他的妻子在他無意識的冷落下有了外遇,導致分手,而妻子的精神在跟他一起生活的最後2年中也或多或少的受到了他雙重人格的影響,她跟新歡一起,但心裡仍然愛著作家,妻子內心感情和理性的衝突,讓這個女人分手後對作家也有了類似人格分裂的感情糾纏——一方面感性的對作家好像從未分開過一樣的關愛,一方面理性決絕的提醒作家一切都已經結束,這舉動看似幼稚,每次的不堪卻從未讓女人收手,一次次交替上演,這種對雙方的情感折磨逐漸加重作家的人格分裂,女人也開始情緒不穩,最後情緒不穩被感性佔了上風的妻子跑去找被刺激到讓邪惡佔了上風的作家,悲劇發生了,在作家的思維中,妻子是可恨的偷愛者,自己是受害者,妻子該殺,其實整個過程妻子才是真正的受害者——愛上雙重人格的人,不堪忍受感情折磨而外遇分手,甚至人格心理也受到影響,就好像新歡說的,"花了很大努力去幫助女人抹平男主對她造成的傷害「,女人卻仍然放不下反覆糾纏,最後付出生命代價,死在男主手上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