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皇家風流史--A Royal Affair

皇室风流史/皇家风流史(港/台)/御医

7.6 / 39,521人    137分鐘

導演: 尼科萊阿爾賽
編劇: 雷斯蒙‧海斯德柏格
演員: 麥德米克山 艾莉西亞維坎德 大衛丹席克 崔娜蒂虹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左銳

2015-02-02 01:20:20

敘事分析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第一次看此片僅僅憑感覺就給了五星,今天再看一遍,似乎更懂得了其中意味。(翻譯的片名真是有些誤導)

主題
第一次看就有種主題不清晰地感覺,到底是描寫這段愛情還是重點在於啟蒙思想的悲劇?我有些恍惚。但細看起來此兩者並不衝突,啟蒙思想是兩個人相戀的媒人也是好感的基礎,啟蒙思想讓他們共同攜手改變國家,啟蒙思想又讓他們命運籠上了一層悲劇的色彩。神經兮兮的國王直接就說出來,對她沒有感覺,她只是在沒見到的時候有對老公完美的想像,最終並無好感。等於說這段愛情就是傳統愛情的象徵,是啟蒙思想所要打破的,愛情的悲劇猶如啟蒙思想最終的解決一樣。最後的一封留給孩子們的長信,最後女孩拉開窗簾的一層光亮都像徵著現代社會的曙光,影片只借愛情的線索來描摹啟蒙思想家的命運。

敘事
影片以王后在信開始,也以王后的信結束,首尾呼應。中間時而回憶似的旁白貫穿主線,引領故事發展,不可或缺。
1、背景。少女的口吻娓娓道來這樣一段故事,乘著馬車來到丹麥美麗的田園中,讓我不自覺想起了林黛玉進賈府輕輕撩起轎簾的窺視。一樣的對未來的好奇和擔憂,一樣的曲折悲劇命運。然後是再王宮前,一個蒙太奇的長鏡頭收到了國王繼母和國王弟弟的對話,兩句話就顯示了這場戲才剛剛開始,後面有多少鬥爭。再後就是王后的書得到了監控和遣送,這個舉動暗示了王后的不自由。結婚當晚終於等來心心唸唸的「完美」丈夫,卻在第一次彈鋼琴時就情緒錯亂,接下來的被要求到寢宮的國王,也發洩一般地強行要求王后,一些充滿著強制的意味。她的命運里再沒有了公主時的自由、開心和輕鬆,而是鬥爭、算計、強制和束縛。
開頭三分之一的敘事直到王后懷孕,國王出遊。每個畫面都包含了很多資訊,交代了故事的背景,介紹上場人物,暗示了故事的走向,毫不囉嗦,實在不錯。
2、上場。背景交代完畢之後則是男主醫生的上場,貴族的放浪讓醫生有機會捲入這場爭鬥,貴族求得地位用他迷惑國王,誰知道他竟然完全取得了國王的信任,面試時的對話竟然是啟蒙思想的語言,足足按時了這個瘋國王瘋的關鍵。國王讓他參政,從而介紹了國家行政的現狀,國王的地位,國王讓他給王后看病,從而他們相識,一本盧梭的書讓彼此有好感。影片跟著醫生的腳步看到了王室實際的情況。
3、改變。醫生起初就是哄得國王高興,贏得信任,他帶國王嫖妓,陪國王練劍,為了贏得信任,其實他內心非常清楚自己要什麼,他的第一步正在逐漸成功。此時的醫生順風順水,得到了國王的信任,同時又贏得了王后,他成功地使三人聯手,實現啟蒙思想,共謀大事。他們開始了些許的小改變,到後來的大改變,到後來的解散議會。
4、反覆。正是因為啟蒙思想損害了貴族利益,遭到了反對。貴族利益相互聯合,他們沒有意識到危機已然慢慢靠近。當他拿著伏爾泰的來信的時候,順境已到了頂峰,她說我懷孕了。故事開始走向更加激烈地鬥爭中,隨著偷情敗露,反對派煽動輿論、策劃遊行,陰謀開始上演,故事的節奏越來越快,等到了國王被逼簽字的時候,故事快速發展。啟蒙陣營已經瓦解,反對派得到勝利。危機的時刻更將人性刻畫的淋漓,醫生在看到攻擊自己的言論中,恢復審查,在面對洶湧的遊行者時候,選擇的退縮,這些是啟蒙者困難的縮影。儘管國王原諒醫生,但時局還是迫使他將最信任的好友簽字處死。
5、高潮。王后被流放和好友被關押都不是國王的意思,但他必須對貴族妥協,而真正的高潮則是啟蒙者招供,向上帝低頭,國王原諒了他,他卻被處死。高聳的刑台下圍觀者默然地群眾,他大聲叫著我是你們的一員,卻無法得到理解。他為群眾做了很多事情,群眾卻只希望看到他死,他痛苦的淚水和群眾的無知麻木,刻畫了啟蒙者的悲哀。
6、尾聲。啟蒙者死了一個,病了一個,被忽略了一個。啟蒙的火苗由於兩位孩子的長大而傳遞。一封長信讓真相得以還原,讓思想影響著丹麥,這個社會又打開了窗簾照到了太陽。孩子重新掌權,推行新政。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