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春去春又來--Spring, Summer, Fall, Winter... and Spring

春夏秋冬又一春/春去春又来(台)/春夏秋冬(港)

8 / 87,631人    103分鐘

導演: 金基德
編劇: 金基德
演員: 伍永秀 徐在英 金永敏 金基德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森林

2015-03-02 01:09:15

釋迦牟尼的絕望


    作為符號意象大師,《春夏秋冬》應該是金基德作品中最簡單的一部了。只是這部具有分水嶺意義的電影,是他首次以宗教思考為闡述平台的作品。在我看來甚至還有那麼些反宗教的意味。一部好的文藝作品,不是去解答問題,而是提出問題。
    那麼通過這部片子他想說什麼呢?依然是金基德永恆的主題:慾望與救贖。恰好也是人類宗教某種意義上的價值主題。
    情節很簡單,四個字就可以概括:世有八苦。
    「八苦」出自佛教的《涅槃經》和《大涅槃經》: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五盛陰(五取蘊)。五取蘊指的是色、受、想、行、識。指代物質、感受、表象、意志、精神。說白了這第八苦就是前七苦的總和:輪迴。
    人在六道輪迴中要不斷的反覆的經歷、忍受這些苦,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輪迴」也在輪迴中。有情既有苦,無情便是放下。也是佛教的基本訴求。
    電影中,春、夏、秋、冬、又春,這五章節完整的涵蓋了「八苦」。苦從何來?由情而來,情由愛生。愛從何來呢?那麼問題也來了。從初章和終章來看(一個輪迴),金基德認為,人生來本就是無性的。無善惡,亦無愛憎。小和尚在山水間嬉戲(春),把石頭綁在魚、蛇、青蛙身上,看它們痛苦掙扎,小和尚開心不已,渾不知善惡愛憎。老和尚為了教育他,把一塊大石頭也綁在了小和尚身上,令他行臥艱難感受苦楚。若想解脫就必須親自去把小動物身上的石頭解下來。小和尚看到魚和蛇疲累而死,傷心不已,掉下了眼淚。老和尚教懂了小和尚「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是愛的最基本體現。小和尚的愛被啟蒙了。而老和尚所秉持的也是佛家的基本教義:善存於心,愛及於人。對於小和尚來說,是不是佛引發了他的「愛」,將他置於世苦呢。
    老和尚帶小和尚自幼修行,修的是佛性,教的是人性,人性的貪、嗔、痴與佛性的本心、本性、真如、如來藏是背道而馳的。那麼人之初到底是佛性墜人人性呢還是人性升為佛性呢?我想,金基德對佛教提出了第一個疑問。小和尚成年之後遇到前來醫病的少女,從而由愛生欲(夏),致使後來在:「求不得」,「怨憎會」的世苦中煎熬。如果佛自有性的話,佛是救贖了小和尚還是戕害了小和尚。
    受佛教影響的程朱理學也講「存天理,滅人慾」,這人慾的三毒真能滅掉嗎?無念無相無住的佛性追求,想來老和尚是爛熟於心的。多年來也是依此「相」修行的。若干年後(秋),當外出追隨少女的小和尚將背叛他的少女殺死,再次回到湖心,經受「怨憎會」的苦楚,當年發現小和尚與少女雲雨時,老和尚一句「由愛生欲,有欲則生佔有之心,必引來殺身之禍。」已然洞察先機。只可惜這個「先機」也就只能止步於此了。
    當警察把小和尚帶上船要離開時,無論如何划槳船都紋絲不動。老和尚垂手佇立目有不捨,隨即神情一凜揮手作別,船又可以動了。望著漸漸離去的小和尚,老和尚長嘆一聲沉默不語。此處的意象指代原來自己苦苦修行了一生佛境,最終還是沒有放下,依然逃不了那世苦之一:愛別離。
    究竟是佛錯了還是自己錯了?老和尚最後閉聽,閉視,閉言,閉氣,於水火兩極之中死去。這即不能說是圓寂,也不能說是涅槃。老和尚是在矛盾,懷疑與絕望中踐行了第八苦:輪迴。也可以說是導演提出的第二個疑問。
    佛性究竟能不能救贖人性,而救贖人性首先要滅人慾,於相離相,於空離空,要想脫離苦,同時也要放棄樂。所謂凡一切相,皆為虛空。而對佛性的追求本身也處在輪迴之中(又一春),是沒有終極的。由此可見,佛教從某種角度來說,不是更傾向於宗教,而是更傾向於自證偽的辯證哲學。
    又過了多年,刑滿出獄的小和尚回到湖心,佛門的牌匾第一次展現出來:人生庵。他破冰取出老和尚的舍利將其置於冰雕佛頭,又把佛頭放在即將融化的泉溪之下,隨即開始獨自修行。他將大石自縛於身,懷抱佛像,艱難的向高山行進,終於爬到最高的山頂,把佛像放下,正對遙遠的湖心小築。某日,一個幪面之人來到湖心抽泣著留下一個嬰兒,在離去的時候掉入破冰溺死,小和尚將其打撈上來之後,發現那幪面的頭巾就是包裹老和尚舍利的綢布。於是,又一個春天來到,嬰兒長成為小和尚,嬉戲山間,把石子塞入各種小動物口中,開心不已。山頂的佛俯視著這一切,一朵名叫慾望的花含苞待放……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