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輝耀姬物語--THE TALE OF THE PRINCESS KAGUYA

辉夜姬物语/辉耀姬物语(港)/辉夜姬的故事

8 / 45,767人    137分鐘

導演: 高畑勳
編劇: 高畑勳
演員: 朝倉禮生 內田未來 地井武男 三宅裕司 宮本信子 高良健吾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Tracy.X

2015-03-15 07:25:57

《輝夜姬物語》:這個世界值得你走一遭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白色情人節,看了一場跟愛情無關的電影——《輝夜姬物語》,卻與愛情的終極命題有關——什麼是幸福?取材於日本最古老的物語文學《竹取物語》,但沒有拘泥於原本,而是給出了導演(高畑勛)自己的理解。乍看之下,《輝夜姬物語》會給你一個探討「幸福」是什麼的第一印象,但看到最後,話鋒一轉,你才發現,導演要探討的遠不止「幸福」還有「死亡」以及與其相對的「活著」。正如此前有影評人評價這部電影,說它為我們展示了吉卜力一貫的主義——「這個世界值得你走一遭」。(源自豆瓣影評:《鳥蟲獣 草木花》陳龑)
    
    一個問題——幸福就是指高貴的生活嗎?
   故事的一條主線,也是這部電影最初級的命題,就是輝夜公主的爸爸(凡間的父親)一直在想方設法讓她過上高貴的生活,因為他認為那是神賜予他輝夜後對他的要求,他認為輝夜是神仙一般的存在,該過上像城裡人說的那種高貴的生活。於是,他強行帶走了輝夜,也強行讓她學習高貴的禮教,要她趕快嫁人,因為「結成連理」後的公主才是幸福的。
    那到底什麼是幸福?高貴的生活就是幸福了?對於輝夜來說,明顯不是這樣的。高貴對她來說就是受到限制,她不能像在鄉下那樣仰天大笑,她甚至連坐姿、走路都是要被限制,要合乎高貴身份的小心翼翼……影片情節中輝夜的惆悵,實際也是導演對這種衡量幸福標準的否定。
 那高貴的生活在導演眼中到底意味著什麼?有一個情節有著明顯地暗示——影片中爸爸曾拿給輝夜一隻被關在籠子裡的鳥兒,高貴的生活,其實就是這籠中鳥,她被觀賞,她並非活給自己,而是活給別人看。其實極端地講,爸爸為輝夜做的,與其說是為了讓輝夜幸福,更像是為自己「幸福」,因為他要完成神賦予他的使命——給輝夜高貴的生活。

 一個悖論——人嚮往神仙的生活,神卻無法享受人的快樂
 輝夜的爸爸深知這個孩子來自於仙境,一心想讓她過回仙境的日子,所以才要把她塑造成公主,可能在他心中有過小小的假設——輝夜能在凡間過上神仙的生活,也許神仙就不會帶走她了。
 但這其中有個悖論,其實神仙並不想要過神仙的生活。
 為什麼這麼說? 輝夜為什麼被送到凡間?電影有交代是她聽到了天女在吟唱凡間的歌謠,她對凡間生了嚮往之情,於是神仙把她貶下凡間,讓她贖罪。為什麼去了凡間就能贖罪了?這其實就是導演所表達的,走過凡間一遭後,再讓輝夜離開,她的感受如何?是極端痛苦的,對,這個痛苦,就是贖罪的過程。
 導演用了很多筆墨在渲染輝夜很厭煩那種所謂的高貴生活上,其實高貴的生活就是神仙生活的凡間版,人們之間保持距離,沒有過激的情緒表達,沒有像鄉下人那樣親密而自由的溫暖氛圍。而神仙所居住的月宮不就是這種高貴生活的極端版?冰冷而麻木。當一眾神仙下凡來接走輝夜時,那些沒有面部表情的神仙,就是對神仙生活最大的否定。

 一個暗示——幸福其實就是「鳥兒蟲子和野獸,青草和花朵」
 那麼神仙嚮往的生活是什麼樣?輝夜所代表的神仙,嚮往的生活很簡單,就是小時候在鄉間與鳥、蟲、野獸、青草、花朵一起的日子,就像她常唱的那首童謠。值得一提的是,這首童謠出自導演高畑勛之手。而導演在電影中埋入了一個巨大的暗示,就是高貴的人們,其實也是嚮往這種生活的。
 回想一下,五個貴族是如何形容輝夜的?他們說輝夜在他們心中就像燕子安貝、龍首之珠、火鼠裘、蓬萊玉枝和去取佛缽路上採到的一支野花,其實這五件「珍寶」對應的分別就是鳥(燕子安貝)、蟲(龍首之珠,龍與蟲的對應)、野獸(火鼠裘)、青草(蓬萊玉枝)和花朵(取佛缽路上的野花)。王公貴族所追求的,回歸極致,不過就是輝夜所嚮往的。
 但別以為導演是要讓大家都回歸大自然,這未免有些盲目。當輝夜夢迴鄉間,看到以前的朋友都不在時,導演已經將「幸福」這件事說的很明白了,幸福也不是純粹的鄉間生活,而是淳樸的人間情,沒有人在,鄉間的生活也不是幸福。

 一個結論——無論幸不幸福,這個世界都值得走一遭。
 剛開始看《輝夜姬物語》時,總會帶著一些批判的視角,就像前面寫的那樣,批判幸福該不該是高貴的生活,幸福的標準是什麼,人是不是應該有選擇自由生活的權利……等等等等。但當故事進展到結尾時,我發現我錯了,這不是一部探討幸福不幸福、權利不權利的電影,而是探討「死亡」主題的電影。
 輝夜離開凡間,回到月宮過程中有一個穿上「羽衣」的儀式,電影中說,穿上它就會將在凡間的一切都忘掉,事實上輝夜也真的都忘了。這個「羽衣」像極了「孟婆湯」不是嗎?而死亡,被很多人都稱之為一種解脫,一種逃避凡間的辦法。但導演似乎不是這麼想。
 輝夜一開始是嚮往離去的,她告訴爸爸媽媽,當她厭煩了凡間為她安排的高貴生活時,她主動地尋求月宮的幫助,讓神仙帶她離開。對,很多人碰到無法逃避的煩惱,也許會選擇一個徹底把自己帶離凡間的方式——死亡。但當輝夜真的要離開時,她卻後悔了,因為無論是高貴的生活還是鄉間的生活,只要她還活在凡間,都是幸福的,就像他對舍丸大哥說的,「只要有活著的感覺就好了」。所謂活著的感覺,包括開心、不開心,自由與不自由,包括在凡間經歷的一切。

    我們總是去探討,到底什麼是幸福?該怎麼去追求幸福?好像活在這個世界上,我們最重要的不是活著,而是幸福地活著,如果不幸福,寧願去死。但《輝夜姬物語》不這麼認為,他給了大家另一種關於活著的結論,活著就是活著,活著就有快樂與悲傷,有如己所願和情非得已,但無論經歷了什麼,最終我們至少都活著。活著,就該經歷這些,就該認真體會這些,可以去尋求幸福,但如果暫時不幸福,也不應該否定活著。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