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hedgehog

2015-03-28 06:49:50

唸唸不忘這八條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1. 《唸唸》的英文名字是Murmur of the Hearts,如果按照英文翻回來,可能應該叫心的呢喃一類的。為什麼既要唸唸,又是心裡呢?

在我們耳熟能詳的魯迅的《祝福》裡面也有一個一直念叨的角色,叫祥林嫂,祥林嫂逢人就訴說自己悲慘的人生,在過去的漩渦裡面走不出來。這個念不是心裡的,是口頭上。而電影《唸唸》裡的執念,是心底的。

所以張艾嘉在上《小燕有約》的時候說,後期她剪掉了很多對話。因為,她覺得很多這種念想是無法用語言表達的。所以,這也是適合木訥寡言的張孝全的表演的。

2. 編劇最早是一個日本男生,張導演說看了劇本之後很有趣,就改編成了台灣台北、台東和綠島的故事。原劇本中有很多日式的表達。張導演在聊天的時候提到,日本人和中國人表達愛的方式很不相同(特別是在親情方面)。日本人的方式是委婉,聽的當下可能沒什麼,但回去之後會後勁很大。中國人的方式是沉默,總以為我口裡沒說,你也沒明白我想什麼,或者說認為行動的作用強過語言。

3. 這是一部不折不扣的文藝電影,它繼承了楊德昌《一一》那種電影的台灣味。但這是一部想讓更多人進電影院的文藝電影,因為帥哥美女的配置,20、30和40再次聚首,一個演一個唱一個導,女主角的話題性,都是一部成功的商業文藝電影。張導演在做採訪的時候說,文藝片有什麼不好,又不是什麼毒藥,我這四十來年,拍的全部都是文藝片,我也活過來了。金馬獎主席的霸氣和這種以文藝片自豪的態度,反倒可能使得這個影片在一片爛俗商業片中有所成就。《桃姐》、《黃金時代》都是近年來非常棒的文藝片。

4. 這是一個需要耐心的電影。電影長度是119分鐘,在《小燕有約》張艾嘉說最初剪的版本是2個多小時,後來不斷修修減減、又不斷縫縫添添,最終剪出來也有2個小時。

觀影的時候,我周圍都是「精選」的觀影團,觀影素質應該很高。但是,影片播放到一個多小時的時候,我身邊兩個人都在刷朋友圈。有一個人還說,我沒看懂,這是什麼電影啊。而我能觀察到這些,說明我也開始走神。能用一個多小時做鋪墊,可見導演是多麼勇敢又有堅持。

張導說她後期做了9個月,怎麼剪輯、怎麼配樂都一再斟酌。為了這種一絲不苟的態度,也值得靜下心來仔細觀看。

5. 這是一部女性電影,當然這也不是一個毒藥或者貶義的說法。電影非常細膩。比如,裡面有一句台詞,大概意思是「只有在生氣的時候,我才覺得自己是真實的」;比如在海浪白雲堤壩等一大段一大段的空鏡頭裡面寄託情緒;又比如幾位主角夢境幻想和現實之間的對比。都是以女性的細膩才能體諒,有些東西男性甚至會覺得不可理喻。

——————以下有劇透————

6. 這是一部你看進去就會哭的電影。前面一個多小時的鋪墊,突然在柯宇綸的夢境中有了解釋,原來電影的三個主角都是活在過去的折磨之中。而在夢中,他解開了疑惑。突然明白了導演想表達什麼之後,想知道劇情發展的心態會馬上蓋過劇情推進的緩慢。也明白了導演一點一滴前面刻畫的良苦用心。不久之後,張孝全和梁洛施也慢慢解開他們人生的疑惑。如果說柯宇綸的第一段像一次成功的偷襲,一下子戳中哭點,那後面張孝全和梁洛施各自的和解故事反倒是讓你舒展心中壓抑的情緒,慢慢淚水就潰堤而出。

7. 這個劇本很容易爛俗,但是導演很靜秒很精巧地遊走在現實和虛幻之間。劇情里又有美人魚的夢,又有拳擊手帶著朦朧的視線騎機車,還有女畫家在地鐵追畫,還有一點點家庭暴力骨肉分離。一不小心,這些都會往俗套的劇情走。但是,劇情反倒用了這種看似熟悉的套路,走了一條不熟悉的路,不得不佩服另闢蹊徑的能力。

8. 這是一個值得一個人看的電影(這好像也是文藝片的特色)。這部電影裡面,張孝全和梁洛施是一對戀人,張孝全和教練之間亦師亦友,柯宇綸和牧師之間亦兄亦父。但是仔細一看,他們每個人都非常獨立,張孝全和梁洛施吵架的內容是沒有獨立空間、張孝全和教練之間吵架是自己的堅持,柯宇綸在facebook上面寫34歲生日一個人煮了一碗麵。自私、憤怒、孤獨,他們與世界不能好好相處,當然也無法與身邊的人好好相處。但是,當最後他們通過夢境、通過幻想、通過經歷,找到了與過去的自己好好相處的方式的時候,他們自然就柔軟了,自然就與世界和諧。

每一個導演都愛往電影放隱喻,張艾嘉也不除外,況且還是文藝片。美人魚的隱喻,小水塘裡面的小魚和放歸大海的小魚的隱喻,沒有影子的隱喻。導演就像在跟觀眾講一個故事,娓娓道來。她給你說說她故事裡的父母和孩子、你回想一下自己生活中的父母和自己這個孩子。是不是越親密的關係,交流的越少,解釋而又不想開口。

突然,這一刻你發現你是在跟導演、跟自己對話,在電影院這個漆黑的小環境中,跟自己人生中那些唸唸不忘的故事不斷呢喃,沒有發出任何聲音,就在心裏面迴蕩,溫暖又有舒暢。

PS. 電影有很多小細節,比如仔細看字幕你會發現梁洛施的好多畫和插畫都是李心潔畫的。又比如,4月1日的電影MV是劉若英唱的,之所以等那麼晚,而前期是張艾嘉唱了一個《愛的代價》做宣傳,想來是為了等劉若英做完月子。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