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人性污點--The Human Stain

人性污点/人性本色/人性的污点

6.2 / 32,352人    106分鐘

導演: 羅伯班頓
編劇: 尼古拉斯‧梅耶
演員: 安東尼霍普金斯 妮可基嫚 艾德哈里斯 蓋瑞辛尼斯 凱莉華盛頓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蒙多

2015-04-05 06:21:32

《人性的污點》:我將在黑暗中寬恕你


       這個故事的背景是柯林頓遭彈劾的那一年,如果以現在的眼光來看待一九九八年,的確是有意思的一年,當媒體和大眾將所有的目光聚焦在總統的褲子和莫妮卡的裙子裡,那麼,小老百姓就有了更多的大張旗鼓的自由。那一年的美國,想必也歌舞昇平,否則,怎麼會有那麼多人對飲食男女津津樂道。其實,柯林頓和莫妮卡之間的那點事,說穿了,不過是一次小玩鬧,而正是這種小玩鬧,激發了公眾娛樂:公開審判這對姦夫淫婦。而審判他們的,並沒有任何實體的形象,而是所謂的道德界限。這樣的審判,在霍桑的《紅字》中有更加詳細的描述。在這裡,我們姑且把這種公開審判稱之為「審判精神。」

  《人性的污點》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展開的。

  影片的敘事結構非常獨特,在線性敘事中,加入了科爾曼的個人回憶,但是,貫穿整部電影的是科爾曼的作家朋友,內森。悲劇的開始是因為一個帶有種族歧視的詞:Spooks。也正是因為如此,科爾曼的生活從天堂跌落到了地獄。一夜之間,他成了俗世中的孤家寡人。當人脫離了以前的大環境的時候,所謂的人性的污點就會成為別人口中的談資。不管這些污點大還是小,在別人的眼中,都是罪不可恕的罪惡。

  兩年之後,科爾曼遇見了晚年的愛情,一位名叫方妮亞的清潔工。那一年,科爾曼七十一歲。七十一歲的時候邂逅愛情,或許是太遲了,正是這份遲來的愛情,消解了科爾曼對這個世界的仇恨。昆德拉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中的托馬斯在生命中最無望的六年里,和兩百多個女人發生關係。其意義在這裡和科爾曼一樣,失敗的人通過一種溫暖的方式,來感受這個世界的激情。在行將就木時,科爾曼和方妮亞之間的關係已經不單純的是年輕時候的激情和欲罷不能的擁有,反而上升到感性的需要。精神上的愛情比肉體上的愛情更加持久,尤其是在死亡逼近的時候。

  人性的污點?

  影片中所有的矛頭都指向科爾曼,似乎科爾曼真的有無法被饒恕的罪行。

  種族:種族歧視和通姦一樣,成了公開審判的名目,甚至成為大眾娛樂的消遣。具有諷刺意味的是,科爾曼並不是猶太人,而是地地道道的黑人。在影片中,導演花費了很多鏡頭來描述科爾曼年輕時候的故事,關於他的家庭,關於他的身份。正是因為科爾曼的黑人身份,讓他失去了很多東西。在逐漸成長的過程中,科爾曼希望能夠擺脫自己的黑人身份,於是,他開始依靠自己的白人外形來隱瞞自己的身世。在Spooks事件之後,科爾曼開始反思自己,這種懺悔在這裡看起來的確像是一種罪責。如果說,以種族歧視的名義來進行審判,未免有些冠冕堂皇,這裡真正審判科爾曼的,是他的良知。

  情感:方妮亞像極了《紅字》中的海斯特,只不過,方妮亞是各種社會問題的聚焦點。美國社會存在的很多問題,統統都發生在了方妮亞的身上。這種「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設定,讓方妮亞的形象更加飽滿。也讓她和科爾曼之間的相互依賴更有說服力。電影中發生在方妮亞和科爾曼之間的,似乎並不只是愛情,而是比愛情更為複雜的情感。兩個人相互7,就像冬夜裡,相互取暖的旅人。此時,不管是對方妮亞來說,還是對科爾曼來說,都是他們生命中的冬天,寒冷的是兩個人逐漸枯竭的心。

  電影中室內的戲份居多,儘管沒有宏大的敘事和激烈的場面,但是,科爾曼和方妮亞之間帶著情慾味兒的鏡頭還是能夠引人入勝。導演並沒有對這些情色鏡頭進行過多的描述,而是淺嘗輒止,不僅豐盈了電影,還讓故事的銜接更加自然。影片的結尾,似乎寬恕了所有的人。

  儘管導演一開始就在描述這個社會的不寬容,但是,隨著故事的開展,那些不寬容的人其實並不壞,這種站在道德製高點的姿態本身就是人類與生俱來的,也是時代賦予每個人的「品質」。對科爾曼來說,這是人性的污點,對旁觀者來說,這恰恰是人性的弱點。科爾曼和旁觀者最大的不同就是他是當事人。影片的結局,科爾曼和方妮亞都得到了救贖,儘管這種救贖的代價是非常高昂的,但是,相比較那些正活在苟延殘喘中的人們來說,這種救贖,是上帝給與的最好的饋贈。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