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瑜寶

2015-05-04 04:26:29

《唸唸》------坐下來,好好和自己聊個天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文/瑜寶
       其實以前沒有看過張艾嘉導演的作品,但小時候還是看過很多她演的港片,印象中其大螢幕的形象時而溫婉可人時而古靈精怪,也算是為數不多小時候就挺喜歡的演員。初聞此片時,第一眼看到了導演是張艾嘉,第一反應是許久沒有看她的作品,再加上她導演的作品一直只是有所耳聞,不由得關注了一下。假期的最後一天,獨自坐了一個多小時的地鐵,終於得以欣賞了本片,回來的地鐵上,一直在細細回味,想到了很多,即使是現在坐在電腦前寫這篇評,腦海中還一直唸唸不忘這段關於過往、現在和未來的故事。
       片名叫《唸唸》,可以理解成對過往的放不下,但我更偏向於理解成碎碎的自言自語,而本片就像片名一樣,一段段關於現在和過去的碎片拼接在一起,匯聚成一個娓娓道來的故事。本片的劇情其實很簡單,三個人在對現實的迷茫和無力中漸漸釋懷過往的故事。故事很簡單,道理也很簡單,而本片也沒有太多的波瀾,就像是片中李心潔飾演的母親給兄妹倆講故事一樣,只是一直靜靜地看著我們,向我們慢慢地訴說著。雖然影片中的幾個角色幾乎都有著強烈的內心衝突,本片自始至終都是平和的,安靜的片頭,安靜的空鏡頭,安靜的配樂,或許和張艾嘉如今的心境有關吧,經歷的多了,人都是會平靜下來的。
       片中的三位主角,張孝全飾演的阿翔,努力打拳,只為了得到幼時便很少見到而如今早已離去的父親的認可,卻無奈視網膜脫落,無法在這條路上繼續走下去,他不甘心,不甘心無力的現在,也不甘心七歲就被父親送去學打拳的過往。梁洛施飾演的育美,阿翔的女友,一個將情緒發洩在畫作上的畫家,因幼時被母親帶走離開父親和哥哥而後母親難產去世一直覺得自己的生活不該是這樣,無法釋懷。柯宇綸飾演的育男,育美的哥哥,一個不想要回到家鄉的導遊,只因幼時母親和妹妹的不辭而別,他恨母親的偏心,他恨那個他們一直生活的地方。他們不甘於過往,但又無力改變,背著內心的陰影緩緩前行,一路磕磕絆絆。而現實裡的我們又何嘗不是如此,總是會後悔於一些過去做的決定或是過往的經歷,一直糾結著,無法過好眼下的生活。所幸在影片中,他們最終釋懷了,擁有了本就在他們面前的美好生活。本片的主旨自始至終都是釋懷,我們只有放下過往,才能正視現在,從而擁有本就該屬於我們的美好的明天。
       其中的三場戲我印象很深,一場是育男夢境中與母親的對話,燭光下安靜的對話中流露出育男對母親偏心的誤解和母親對兄妹倆深深的愛,那一對一模一樣的包包就是愛的證明,育男在夢境中得以釋懷,而這段對話中那母子的之間的感情也緩緩鋪開來。另一場是阿翔在海邊與幻想出的父親的對話,阿翔將對父親和過往的不滿都發洩了出來,也領悟到自己沒能得到父親的愛,但要將這份愛給即將到來自己的孩子。還有一場就是育美看孕婦接生後的哭戲,這也是她對母親難產而死的釋懷。
       很喜歡本片在感情上的處理,一開始觀影的時候很難有情感上的代入感,但隨著故事的推進,那種與角色的距離感漸漸消失,得益於導演對一些細節的把握,也得益於演員們的精彩表現。現在和過往時間線的穿插,現實和夢境的交織,都處理得十分自然,沒有一絲突兀,觀影時稍不專心確實會有一種破碎感,但當你投入其中,會發現這一切就像是一首平靜而又悠揚的詩。
       我們從來都不該是某一個其他人的中心,我們自己永遠是和自己最親近的人,但同時我們也是和自己最有距離的人。我們對於過往的執念只能通過我們自己來釋懷,我們如今的生活從來都不是誰造成的,只有我們愛自己,才能夠去愛別人去擁有別人的愛。
       坐下來,好好和自己聊個天吧。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