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十二公民--12 Citizens

十二公民/12公民/十二个中国人

7 / 973人    108分鐘

導演: 徐昂
演員: 何冰 韓童生 李光復 趙春羊 王剛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伊夏

2015-05-19 19:27:41

神歸神,人歸人


因為有寫長文的臭毛病,這回就不彎彎繞了,直接把觀點先說了:
該排話劇的請排成話劇,該拍電視劇的請拍電視劇。

其實本來想起個更粗暴的標題,叫 良心≠電影。
因為真心覺得,作為電影,真的,它撐不起。

話劇導演轉戰大螢幕和話劇演員轉去演電視劇是會有一樣的毛病。當年郭京飛剛接電視劇的時候不就得到那評價麼:用力過猛了。
是的,太用勁兒了,儘管有心去看此片的,確實是衝著所謂紮紮實實的演技去的,但是沒想到到了大螢幕上,戲骨們還是太拿自己當戲了。
這沒什麼不對,這甚至是一種刻意為之,甚至是一種善意的共謀:他們要創造出與綜藝電影完全背離的,純粹學院式演技派的電影類型,要掄圓了胳膊往大陸電視劇和廣告式青春片之類小臉上乎巴掌,要一下子打到他們跳,打到他們哭著叫。
但是世界上還有一種東西,叫迴旋鏢。

這個陣容,這個燈光,這個音效,這個毋庸置疑的好劇本以及你們宣傳片裡的「言值爆表」,隨便三兩個組合起來,就可以讓我心甘情願地掏一疊鈔票,早早地坐在安福路或者蘭心或者文化藝術中心,甚至隨便哪個小劇場的話劇廳裡伸著頭想看,可這一回,偏偏是在電影院裡。
影像工業運轉到今天,其實不應當是分類越來越模糊,恰恰相反,是應該分類越來越清晰和細化。模糊的可以是其中一方面,比如不同領域演員的跨界(歌手非要自證演技),比如某種背景元素被放大(音樂之於寶萊塢),比如包含著對其他影象形式的諷喻(《楚門的世界》)。但整體而言,一個電影作品首先要作為電影而存在,它的整個呈現,應當是符合電影的敘事場景和邏輯線索的,而不能時時讓人跳出畫面,去想像整個故事以外的世界,即便是要揭示故事以外的世界,也應當是一個於整體情節上設置合理的反轉,如《土撥鼠之日》,如原版的《12怒漢》。
有些東西,寫的狗屁不是,讓人跳戲也就算了。如今這麼好的一個素材,這麼好的一個班底,出來一件讓人跳戲的作品,也是驚異。

當然,即便是跳戲,也是有高低之別。但高低是明顯的東西,這個製作出來的,再是低級跳戲已經不可能。可我們也不能因此寬容這「高級的跳戲」。憑什麼跳戲到笑場的是垃圾,跳戲到劇場的就不是失敗呢?
這場失敗,如此平均,也是蠻嚇人的。從演技到燈光到音效,全部卯足勁兒在架著話劇的范兒。

先從演技說起。
何冰和韓童生無疑是領銜擔綱,知名度和實力都無需多講。何冰這個角色,如果沒有結尾回來拿一下檢察官的證,真就摟不回去了。為什麼這個8號先生全程表現得這麼憤慨,這麼不停地往外拋專業名詞,這麼奇思妙想,這麼據理力爭,這麼出類拔萃……這麼……渾身發抖。
但即便是拿了證,還是不夠說明問題。他其實是一個普知的角色,在整場爭辯中不斷拋出刺激點,引導大家往科學性與法理性上思考,但正如其他十一位模擬陪審員一樣,作為電影,這個片子的受眾其實應當定位在沒有什麼理性判斷能力和法律思辨能力的普通人身上。何冰的角色,擔著兩份重任:片子裡,向其他十一位做說服工作,片子外,向觀眾們做法理科普工作。
這太難辦了。要辦到這一點,得多少的聲嘶力竭啊,因此片子裡居然也就無可奈何地讓他真的聲嘶力竭了。其實何冰的角色可以更冷靜,更玩味一些,甚至可以像高東平那個角色(紋身男)一樣:「我繃會兒」。——順帶說一聲:高東平這個角色算是裡面塑造得較為,甚至是最為成功一個。汗水浸透襯衫露出紋身太帥了。
何冰的8號先生,很多行為是不必要的,把刀子釘在桌面上,這麼有怨氣的動作,純粹是為了製造氣氛而製造。類似動作還被其他幾位反覆表演,似乎成為了一個表達憤怒的便利方式,這裡面是不是反倒削減了演技的存在,值得探討。此外,8號揉皺老韓的紙頭又撿起來展平,還道歉,這個情緒的變換完全不匹配一個檢察官對自我情緒管理的能力。如果他和老韓吵吵的時候說對方有暴力傾向的話,那麼他自己可能也有點兒人格分裂。
而老韓這個角色的問題,很大程度上是編劇的問題。當然,這片子裡角色設置的問題不止這一位,但因為這位最重要(至少以「最後堅持有罪」這樣的設置來看最重要),所以還是專門說一下他。
要說他還是得說到其他幾位,主要問題在於韓老師這個角色定位實在是沒有什麼堅持有罪的必要。論歷史反思,他的故事不如米鐵增老爺子對敏感時期的回憶;論命運衝擊,他不如高東平坐過冤獄的無望嘆息;論固執堅持,他都不如坐對面那考政法當警衛的小伙子……為什麼一個兒子離家出走的父親,就如此憎恨別人家的兒子呢?他的故事,還不如簡單」仇富『兩個字有說服力。
可能很多人覺得,我是抽風了才不能理解親人離家出走的痛苦吧,恰恰相反,我的家族裡就有幾位離家出走之人,有的早已杳無音訊,有的也會報個平安。汪民安寫過,家是權力場,離家出走成為常態很正常。不是家庭生活就是絕對正確的,多的是遊蕩世界的人,只是你沒那麼生活,當然無法可想。作為留守家庭中的成員們,其實我們也要繼續生活,沒那麼多痛苦可以一直抱著,不是每個人都是祥林嫂,不是每個人都哭哭啼啼把悲痛情緒存放那麼多年還在到處遷移。我們其實能夠很快理解那些離家者,他們不是被迫離家,不是被拐賣,不是幼年遭遇暴力夭折,是自我選擇。在片中,離家的兒子也已經十六歲,是完全行為能力人了,只能說小伙子以這種出離憤怒的方式來成人有點兒極端,但是父母子女總有一個特定的時間點要分離,親情總是要放手的,成年後還承歡膝下是可怕的。如果老韓的角色是因為這種事情而失控地要定富二代有罪,實在是牽強到近乎無病呻吟。

至此,也就不必再多提那神蹟般隨著討論氣氛變幻的天氣,那不知白天黑夜晴日風雨而神出鬼沒的燈光效果,以及我一度以為是影院裡誰擺弄手機發出的音效。再多嘴一句:模擬案發的音效如此之好,為什麼其他段落沒有一點兒曲子哪怕是一小段兒旋律來調和呢?這麼緊張的戲,加一點兒好的音樂,就不至於像一碗不送湯的乾拌麵,醬得齁嗓子了。

因此,徐昂的這次努力,在某種層面,甚至在多種層面上都是潰敗的。他不懂得,帶著一群神,要親近人,是很難的,特別是神們自己,還不太懂人。
想說的道理,是太超前了,是太不中國了。但是要做,是不是就要想想,如何才能把未來甚至沒未來的事情,說得更真呢。普通觀眾不是傻瓜,可也真不是法學院的學生,即便是法學院學生,也未必能徹底弄清陪審制度裡的種種邏輯。法律戲,各國都有,怎麼拍才能做到公民教育的地步?在破解話劇迷障之後,假使這個題材能拍到TVB經典律政劇的程度,其實放在大螢幕,已經足夠讓觀眾過癮。
你們應該繼續做話劇,如果有普知的心,歡迎拯救大陸電視劇。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