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最愛[1986]--Passion [1986]

最爱/Passion

6.7 / 123人    Canada:100分鐘

導演: 張艾嘉
編劇: 張艾嘉
演員: 張艾嘉 林子祥 繆騫人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唐露

2015-05-19 23:07:29

《最愛》:紅顏難免多情,你竟和我一樣


文/唐露

昨日下午與我的一位男性朋友談論,「倘若你愛上你女朋友最好的朋友,你會如何做?」——其實我心中早已給出答案。倘若我是女友,我定會與之分手,因我沒有理由與一個已移情別戀的男人在一起;倘若我是好朋友,我會選擇放棄這段「愛」,因我不願與自己十幾年交情的好友,為了一個男人而斷絕關係,於我而言,這並不值得。人這一生之中,能遇見幾人與自己「三觀」一致,喜好相同之人呢?摯友也好,丈夫也罷,都十分難覓。我既已尋獲這份友情,便不願輕易捨棄它。因此,即便我非常「愛」那個男人,我依舊會選擇放棄。是以我所設想的答案是,兩個女人均離他而去,物色更美麗的人與事,便再無煩惱可言。

朋友卻告訴我,他會選擇與女友分手,與相愛的那位好朋友在一起。我頓覺氣憤,指責他太混帳,怎可如此自私?此番做法豈非既傷害了女友,又破壞了兩人之間的友情?簡直可惡。他言,情侶與夫妻在一起的前提便是愛,彼此相愛的兩人為何不能在一起?既然已不愛女友,與之在一起亦是錯。而後細想,其實他所說的都對。我一直以女方視覺看待問題,因我自己會選擇友情,便覺兩個女人都該與他脫離關係,尋覓更值得的男人。是以當他選擇了愛情,選擇了好朋友,我便覺得他混帳,而其實他只是選擇了與我不同的答案。在這樣的三角關係中,所有人都錯了,我本不該將一切的罪過均推在男人身上。若說他是混帳,那麼好友其實也是混帳的。

我之所以與他討論這樣一個話題,皆因觀看了這部電影《最愛》。此部影片的導演是張艾嘉,她還身兼編劇與女主角之職。張艾嘉的芸芸演得好,渾身上下都散發著優雅知性的氣息,是個十分文藝與有趣的女青年。即便張艾嘉並不算是一個「標準」的美人,但卻擁有自己的獨特的味道與風情,你的目光會不自覺地被其吸引。整部影片中,她的說話、情緒與動作,極其自然大方,毫無忸怩之感,好似她就是芸芸本人,是一個真正存在著的鮮活的人物,而不是一個正在演戲的演員。而另外一個女主角阿明則由繆騫人飾演,從前我看她與周潤發所拍攝的電影《傾城之戀》,她扮演的白流蘇——與我所設想的張愛玲筆下的白流蘇,委實相距甚遠。繆騫人在那部戲中,盡顯老態,無一絲閃光之處,是以在我的心中——早已將繆騫人定義為「不漂亮」的女明星。然而在這部戲中,她卻使我另眼相看。原來她也是美的,少女時期的阿明歡快自在,頗有一份靈動之美,繆騫人演繹得很好。即便是後來的中年時期,她的那份沉穩亦拿捏到位。想來終究是我太過草率,就這樣貿然定義他人。世間也許沒有不美的女明星,只有未尋到適合角色的女明星。

歲月最是催人老。若干年後,兩位女主角已至中年,昔日青春洋溢的少女,此刻業已雙雙面露滄桑。甚而雙方之女也已至談婚論嫁的年齡,她們又豈能不服老?一晃二十年已逝,這個不斷變化與翻新的世界是屬於年輕人的,不再屬於她們這個年紀了。甚或往日流行的「訂婚」,而今亦不再時興。如今倘若兩人情投意合,相處融洽,直接結婚即可——結婚與離婚都變得愈發簡單與草率。而這一切似乎都已與她們無關了,因她們均是未亡人。

一個溫暖寧靜的午後,女主角阿明與芸芸一同攜女兒在外遊玩。彼此的女兒與友人在旁打球嬉戲,肆意揮霍時光,他們卻全然不在意。時間於年輕人而言,其實本就是用來浪費的,即便年輕的他們什麼都缺,卻唯獨不缺時間。一生最好是青春,年輕即是一切。阿明與芸芸則坐在陽光之中,回憶往事,恍如昨日。阿明忽問芸芸:「摯友與丈夫,誰比較重要?」——這一問便牽扯出一切。原來這是一個簡單而俗套的故事,兩位相交多年的摯友愛上同一個男人,自此三人均各懷心事,心中鬱郁。他們身陷囹圄,卻沒有人慾勇敢掙脫桎梏,沒有人得到真正的完全的愛情,沒有人知道所有的真相。這件曖昧難言之事,他們三人均知,卻誰都不說。


我最愛看舊時的香港電影,每隔幾日便重溫經典。這部拍攝於1986年的電影《最愛》——又是一部比我年齡還要長許多的老電影。在一個無所事事的夜晚,我無意間就找到了它,它彷彿期待我已久。我原以為這不過是一部普通的文藝愛情片,不過是用來打發時間罷了,並未想過會刻意為這部電影寫些何物。然而當我看完之後,心中憤懣,我替阿明與芸芸不值,遂寫下這樣一條部落格,「其實兩個人都錯了,一個不該愛上好友之夫,即便是情不自禁;一個不該自私妄為,殘忍將其分開。但最錯的是,她們愛上了一個不負責任的男人——他始終不肯給阿明一點點的愛,也不能對芸芸做出任何承諾。他使兩個女人一生都愛而不得,這樣的男人不要也罷。」

時常有人說我所寫的——關於電影的文章「愛憎太過份明」,我亦心知這是我的缺點,但卻對其毫無辦法。因很多時候我都不知我究竟是在寫電影,寫愛情,還是寫自己。我是在戲外,還是已進入戲中。一旦我入戲,我便將自己代入其中,所謂當局者迷,對一切事物看得都不再清晰,而我卻不自知。這一次亦是如此。不知何時始,我已將自己代入芸芸的角色之中。如我之前在部落格里寫下的那段話,在這段關係中,我知他們三人均做錯了,卻還是將一切都怪罪在了男主角頭上。我覺得,阿明與芸芸都該離開這個男人,她們完全有條件去尋覓更好的男人,且還可繼續保持友情。如此豈不甚好?

直至昨日與友人談及此事,方纔如夢方醒,跳齣戲外。發生此事,又豈止僅是男人的錯?倘若芸芸一開始便選擇友情,應立即與之保持距離,斷絕來往。她既選擇了與他糾纏,其實她已背叛了友情,選擇了愛情,而她卻不敢面對這個答案。縱使她後來還是放棄了,她依然是錯了。從一開始,芸芸便不該給他機會,既然彼此相愛了,就該去追尋自己的幸福。阿明也是錯,明知這個男人不愛自己,明知他愛的是芸芸,卻依舊佯裝不知,甚而還殘忍將其分開。自己守著一個人一輩子,卻始終得不到那顆心。又有何意思?而俊彥呢,大錯特錯。他本不該愛上芸芸,既然愛上,就該勇敢地作出決定,與阿明坦白一切。沒有愛情的婚姻,本就是一場錯誤。他已是三十好幾的男人,卻一點主意也無,自小至大都是聽從長輩之言去做事。畫畫無前途,便去做律師,阿明是個好妻子,便欲娶她,一生都唯唯諾諾。在我看來,這樣的男人並不值得,這兩個女人為他付出那樣多。


看這部電影之時,彷彿回到從前讀亦舒的日子。阿明與芸芸就如亦舒筆下的摩登女郎,阿明生動明亮,芸芸沉穩端莊。她們均獨立自愛,穿著簡潔得體,擁有良好的家境,接受過不錯的教育,成年後便獨自外出尋工作「自力更生」——其實所謂工作亦不過是打發時間罷了,但凡遇得良人,便安心在家做「太太」。逛街、吃飯、參加舞會,就是她們的「工作」——「有錢人」的生活是這樣的。

時間回到二十年前,彼時阿明念完書,剛剛出來工作。也是經母親介紹,將其薦入俊彥的律師事務所給他當秘書。阿明是位出色的秘書,將事務所的一切事物,打理至妥妥當當,使俊彥能安心工作,少卻許多麻煩。起初他總是一臉嚴肅,對阿明無一絲笑容或好意——其實想來也知,他對阿明如此態度,究其緣由是因他對阿明不感興趣。竊以為,男女之愛本就不需要所謂的追求。一個女子對待男性時常是兩種感情,一種是「有好感」,另一種則是「不在乎」。倘若那個女子愛你,便會毫不猶豫地接受你,那些假裝的矜持,不過是用來掩飾內心的歡喜與試探你的真心與否;倘若她不愛你,哪怕你能將月亮變成玫瑰送給她,她同樣不會愛你。我想男性對待女性約莫也是如此吧。

自是阿明主動向俊彥示好,兩人朝夕與共,便滋生出異樣情愫,一位美麗可人,一位踏實可靠。實乃登對,況兩人家境相當,年齡又適合,是夫妻的不二人選,如此便順理成章走到一起。只是他們兩人之間並無愛情的存在,而愛與在一起是不同的。見過雙方父母之後,他們均覺俊彥與芸芸二人般配,便應允他們訂婚。

阿明與俊彥訂婚那日,芸芸從外國歸來。她們二人自小一起長大,一起讀書,一起玩耍,是最親密的友人。就在那日,芸芸與俊彥相識,她不會知此番相見,便改變了三個人的一生。使他們在今後的生活中,鬱郁不快,于嗟默默。阿明說俊彥什麼都好,就是不夠浪漫。但俊彥當真是一個循規蹈矩、嚴肅而不浪漫的人嗎?並非如此,俊彥只是不願對阿明浪漫罷了。可在芸芸面前,他是那樣懂得如何討好一個女人。他會將已釣到魚的魚竿故意換給芸芸,只為博美人一笑;他會將削下來的番茄皮,弄成一朵玫瑰花擺在盤中;他會在芸芸說,自己有自行車,不必相送時,依舊說:「你有車,我也可以送你。」於是她在前頭騎著自行車,悠閒不已,他則在身後開著汽車護送她,看著她的背影,滿心歡喜;他會在開車送她回家之時,故意多兜一圈,為了讓她聽完那首《情人的眼淚》——其實不過是為了與她多相處些時間罷了。到底哪一面才是真正的俊彥?是面對阿明永遠嚴肅的他,還是在芸芸面前有趣而浪漫的他?其實答案已很明顯,只有在芸芸面前的俊彥,才會徹底放下一切偽裝,敞開心扉與之交談,彼此心意相通,均覺歡喜。

芸芸與俊彥幾番接觸後,互生好感,兩人志趣相投,漸漸愛上對方。是以芸芸才會問母親:「你有沒有喜歡過好朋友的男朋友?」幸而母親並未聽見,她便不再多問,只是將這個秘密深藏心底,獨自思考這段感情該如何是好。俊彥也因愛上芸芸,才會在他們一同打保齡球之時,面對追求芸芸的「情敵」,爭強好勝地欲將其比下去,那樣的孩子氣。他們三人之間的感情早已變得不再單純,只有天真的阿明還蒙在鼓裡,依舊樂此不疲地給芸芸介紹男朋友,依舊毫無防備地讓俊彥每晚送芸芸回家。阿明是真心待芸芸好。直至阿明的母親提醒她,她才幡然醒悟。

只是此刻為時已晚,芸芸與俊彥已雙雙深陷愛情的沼澤之中,無法抽身。即便阿明的母親曾不動聲色地對芸芸說,要芸芸幫她照顧阿明,因阿明還如孩子一般不會照顧自己。倘若她死了,阿明所能依靠的便只有芸芸與俊彥,她苦苦央求芸芸答應。到底薑還是老的辣,阿明的母親一字也未點破,但兩人均已心知肚明。聽罷此言,芸芸亦曾有意躲避俊彥,卻終究抵不過「愛」的力量。他們決定與阿明攤牌。然而阿明對他們二人的感情已略知一二,是以一回家看見他們坐在沙發上沉默不言,便一直不停地說話,不給芸芸與俊彥有說話的機會,甚至是有些示弱地與她們坦白:「我終於有一個自己的家了......」芸芸見之不忍,不願就此打破阿明的希望,俊彥也欲言又止,攤牌之事,就此作罷。


阿明與俊彥即將完婚。在此之前,俊彥又與芸芸約會,定下八點之約,他去她的家中。卻意外被阿明聽見,她倒聰明,佯裝不知,在那日八點纏住俊彥,並且將一束花與一張寫有「相見不如不見」——署名為俊彥的卡片寄給芸芸。阿明想就此了斷二人感情,卻不知俊彥到底還是去了,孤男寡女,愛意綿綿,情意濃濃,該做之事終究還是做了。那樣的不顧一切,什麼摯友、什麼妻子,全數拋之腦後。只有彼此的親吻、撫摸與糾纏才是真實,才是一切。什麼也不管了,就讓「我們」纏綿至死吧。

最終阿明還是與俊彥結婚了,生下一個女兒。而芸芸也意外懷孕,她別無他法,她希望保留住俊彥的孩子,卻不欲告知任何人,只好儘快尋一個男人與之完婚。就在此時甘醫生出現在她的世界之中,他的年紀比芸芸大許多,甚至曾結過一次婚。但他是個好人,他替芸芸隱瞞了一切,心甘情願地照顧與保護她們母女二人。只是芸芸卻始終不愛他,她說:「夫妻一場,總是有感情的。我很尊敬他。」但是就是不愛他。

如今阿明與芸芸兩位的丈夫均已逝世,往事如過眼雲煙,年輕時曾以為是「天大」之事,而今提及亦不過雲淡風輕。就算還有些介意,又能如何呢?一切均已發生,不可再改變,亦只能感嘆一句,「紅顏難免多情,你竟和我一樣。」

2015-05-18


新浪部落格:唐露LOVE http://weibo.com/tanglu0927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