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十二公民--12 Citizens

十二公民/12公民/十二个中国人

7 / 973人    108分鐘

導演: 徐昂
演員: 何冰 韓童生 李光復 趙春羊 王剛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亭市

2015-05-22 08:05:22

十二個偉大的公民


        開始以為《十二公民》是一部小眾電影,題材冷門,影片未做宣傳。走進電影院後,欣喜地發現,整個中型的影廳除了第一排和最邊兩列,座無虛席,連情侶專座也滿員。這種爆滿的場景在如今的影院不多見,居然這麼多人想看這部沒有大製作的電影。不過放映結束後,耳邊傳來關於大陸法系和英美法系的討論,我猜想觀眾中,法律系學生和法律人居多吧,放映次數太少,大家沒有其他場次可以選擇。
        《十二公民》改編自美國的《十二怒漢》。作為看過原著的人士,我對中國版的劇情略顯失望,不是改編得偏離了原著,而是幾乎不算改編,除了演員換成中國人、台詞換成中國話,影片中的包袱與原著完全一樣,犯罪嫌疑人、證人證言、證物、陪審員的討論推進,均沒有任何變化。因此我十分清楚結局是什麼。一部懸疑片,活生生地成了劇情片。近些年來中國的冤假錯案不罕見,遠有佘祥林案,近有呼格案,通過努力被避免的冤案也有許多,如德清褚某某案。《十二怒漢》作為經典影片,看的人不在少數,導演若選擇一個發生在中國的真實案件,或許可以吸引更多的觀眾。
        包袱沒有中國化,審判方式中國化了。在實行英美法系的美國,聯邦法院是三權分立的聯邦機構中,唯一的非民選機構。為了防止司法掌握在少數人手中,即所謂的司法獨裁,美國在刑事審判中實行陪審團制度,由法庭隨機在當地民眾中抽取若干人作為陪審員參與案件審理,負責案件事實的認定,而法官只負責法律問題。在美國做刑事法官是輕鬆的。事後還原真相的過程非常艱難,有時甚至無法還原。法官並不天然具有查清案件事實的能力,事實由陪審團認定,把事實認定錯誤的風險交給陪審團,法官便卸下一副重擔。眾所周知,中國沒有陪審團制度,無論刑事、民事案件,事實認定和法律適用,均由法官負責。雖然近些年國內基層法院推行人民陪審員制度,但是無論從陪審員的選任,還是陪審員在庭審中發揮的作用,都遠遠沒有達到美國的水準,「陪而不審」是常態。
        既然中國不存在美國式的刑事案件陪審團討論,導演退而求其次,想像了政法大學的環境。影片中的陪審員的激烈爭論,無關乎正義,只是為了保證孩子們順利畢業,抑或是自己的買賣能繼續下去。《十二怒漢》中的陪審員們可以決定少年的生死。面對一場決定年輕生命去留的討論,即便再漠不關心的陪審員,也不會無動於衷。而《十二公民》中陪審員們沒有了原著中的內心壓力,討論的結果對現實毫無影響。所以看著何冰為富二代辯護,越是慷慨激昂,就越不可理喻——一場戲而已,犯的著和一幫八輩子打不著干係的人如此較真嗎?最後一幕何冰抖露身份——檢察官,更讓人覺得這不是一場陪審團的討論,而是檢察官對十一位公民的普法教育。沒有適合的土壤,結出的果實自然難以下嚥。不過設定的背景不接地氣,鑒於戴著枷鎖的法律實際,勉強可以接受。導演若下次繼續拍法律片,可以考慮嘗試庭審現場。當下的庭審,雖不似英美般劍拔弩張,但也你來我往,具有一定衝突對抗。順便提一句,我實在看不出來導演需要何冰透露真實身份的必要性。在美國,法律人不能被選為陪審員,因為法律人的專業性會在很大程度上引導其他陪審員,從而使討論流於形式。
        《十二公民》相比於《十二怒漢》最大的亮點,我覺得是人物設定的顯著差異。原作中,12位陪審員都是典型的成年白人男性,性格和閱歷的差異無法掩蓋共同的價值觀,他們之間的爭論更多的是對事而非對人。本片中,同樣是成年男性,但各人差異非常大,有老人有中年有小年輕,有北京人有天津人有河南人,有成功人士有中產有底層民眾,清晰地反映了當下中國的社會階層撕裂的現實。他們特點鮮明。何冰浩然正氣,即便不是檢察官,也必然是媒體記者一類人物。計程車司機是典型的老北京,油嘴滑舌,上串下跳,心裡卻隱藏著深深的陰影。建築商有錢,做女學生的乾爹,是典型被仇視的對象,又是典型的社會成功人士,勤勞、有能力,骨子裡帶著對底層人士的鄙夷。坐過冤獄的小年輕,話語不多,行事衝動,因其自身經歷,對社會十分憤恨。小商販則是當下最常見的市儈,整天忙於維持慘澹的生活,只計算自己的八分利,認為社會發展、法治進步與自己毫無關係,對追求真相毫無興趣。老大爺則經歷過大風大浪,對人性有著深刻的洞悉,將心比心,認為有必要認真對待每一個人,回憶反右的這一段讓人忍不住噓唏時代對於人的摧殘。房東是被人嫉妒的拆遷戶,無需勞作,靠出租房屋便可以生活得舒適,除了有錢,他其實沒有任何值得驕傲的資本,靠著外地人生財,卻靠著鄙視外地人來維持起碼的自尊。河南警衛則是億萬民工大軍的代表,他們工作辛苦,收入微薄,幾乎沒有社會地位,卻仍有著一點生存的理想。此外,還有無存在感的老師、醫生、保險推銷員、主持人。
        圍坐在長桌周圍的這一群的人,生存環境截然不同,價值觀迥異,幾乎沒有可供對話的基本共識。在現實生活中不可能有交集的他們,在劇情中交鋒激烈,在討論案情之外,他們展現出各自做人的態度。例如,計程車司機對建築商「包養女生」非常不屑,而後者則訓誡小商販「不能致富是自己沒有能耐」,房東對於河南人的不屑遭來了河南警衛的強烈不滿。數人甚至因言語不和而幾乎動手。
        本片中,在何冰的力挽狂瀾下,討論總算堅持到了終點。如果處在真實的環境,這一干人因話不投機,不掀桌而去或動起手來,已屬奇蹟,幾乎不可能討論出個結果。可見,本片中李老師意想中的陪審團實驗,在中國實際是無法推行的。成功的陪審團制度,需要社會成員間有共同的價值觀基礎,陪審員們的基本觀念趨同,否則,對立階層的人坐在一起,未談及案情便已互相敵視,討論會成為吵架會。並且,能夠傾聽他人言語、尊重他人發言,在中國也不多見。國人在網上的行為可見一斑,發表意見時,開始能好好說,幾句之後便罵起來了。
        人物設定中,遺憾的一點是沒有女陪審員。女性天生的溫柔和同情心,能給這場討論加入更多的看點。如果原作拍攝在當下,選擇12位老白男而沒有有色人種沒有女性,首先就犯了政治錯誤。我猜想,如果加入了女性成員,幾位陪審員可能不便過於衝動,而導演不希望矛盾衝突減少。
        影片最後一個鏡頭,是陪審員們走出教室與孩子相見。導演告訴觀眾,回到現實的陪審員們,就是我們身邊實實在在的人。導演或許想向有關部門推銷自己的理念,即普通人有足夠的能力來發掘案件的事實。事實上,美國實行陪審團制度的前提,就是美國人相信,具有正常認知水平的人,完全可以承擔起認定案件事實的職責。不過,這一步,在中國還有很長的路需要走。中國人真正缺少的,不是能力,而是意願,中國人參加社會公共事務的熱情很低。「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為生計操勞的國人,沒有工夫去認真斟酌與自己毫無關係的事情。
        影片最後打出「一個月後真兇落網」字幕的行為,屬於狗尾續貂。陪審團討論的結果是現有證據不足以證明富二代是兇手,並非富二代不是兇手。即使真兇未落網,也不能證明富二代就是兇手,導演根本不需要以真兇落網來印證陪審團討論的必要性和正確性。可見導演未學到刑事審判中「排除合理懷疑」的精髓。
        拍攝效果看,本片與其說是電影,不如說是話劇,徐昂把話劇搬上了螢幕。全片都發生在一個廢舊教室裡,劇情的推進全靠對話。只有拍過話劇的導演,才能在如此狹窄的舞台上起舞。演員們言語酣暢,肢體表現豐富,毫無疑問,只有經常登台的話劇演員,才能在不靠服裝、不靠動作的前提下,將人物飾演得如此淋漓盡致。沒有大製作、沒有特效,但全程無尿點,演員完全靠演技將觀眾牢牢地吸在座位上。此外,影片攝影的表現可圈可點,雖然沒有場景的切換,但通過光線的強弱變化、鏡頭的遠近拉動、廣角的高低變換,凸顯了討論氛圍的鬆弛切換。一場雨的起與止,更是伴隨了影片的高潮,讓觀眾感受到緊張的氣氛。
        這部影片比政府的說教起到了更好的普法效果。徐昂導演用自己的微弱力量向公眾傳達著獨立思考、尊重生命的理念。同期上映的《復聯》,觀眾欣賞完特效後,走出電影院可能就不記得片子說了什麼。但是,觀眾在觀看本片後,不可能沒有觸動,對於合理懷疑,對於無罪推定,一定會留下長久的印象,在潛移默化中提高了法律意識。希望《十二公民》所描繪的美好願景,在中國能得以實現。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