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海軍上將:德魯伊特--Michiel de Ruyter

海军上将/Admiral

7 / 10,422人    151分鐘 | 122分鐘 | UK:123分鐘 (UK video version)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壑舟

2015-06-17 09:25:15

英荷戰爭的歷史剪影


本片當然是歷史片,但無論從劇情還是場景細節來說,算不上嚴肅的歷史片。開場的海戰是第一次英荷戰爭的最後一場海戰,1654年的Battle of Scheveningen,而最後的戰鬥則是1676年的Battle of Augusta。前後跨度22年,而男女主角等人毫不顯老,實在令人驚異。

今日流傳的de Ruyter很多事蹟來自荷蘭詩人劇作家Gerard Brandt應de Ruyter兒子之邀寫的傳記,但裡面有許多內容被歷史學家認為屬於文學創作,例如老Tromp死前的「欽定」、他家遭到暴民攻擊、他把攻擊de Witt的水手丟下船去。但電影都照單全收。這一點上和《鳴梁》全收李舜臣自述可有一比。

電影最大的歷史問題是將de Ruyter之死歸咎於奧蘭治親王,純粹讓奧蘭治背黑鍋了。實際上是英荷停戰之後,法荷戰爭繼續,而法國艦隊退出北海。de Ruyter先對法國的西印度群島進行了不成功的襲擊,然後應西班牙人之邀轉戰地中海。西班牙艦隊加上荷蘭艦隊的實力和法國旗鼓相當,並不存在威廉要置之於死地的陰謀。當然他的死部份是由於西班牙人的怯懦,部份是運氣。

英國在本片裡純粹是醬油角色,這對17世紀處在戰鬥力頂峰的皇家海軍實在不夠公道。所有的海戰名將就拿一個Monck代替了過去——如果表現出查理二世的弟弟約克公爵、未來的英王詹姆斯二世與主角的交手,豈非更具戲劇性?在第三次英荷戰爭之前,荷蘭人在旗鼓相當的情況下基本沒贏過英軍。本來可以從「打不贏--打平手--打贏」來一個階梯式上升,更體現出主角改造海軍的偉大,結果卻頗讓人莫名其妙,似乎主角天賦異稟,只要小Tromp合作就可以從勝利到勝利。

幾場海戰的表現也實在有些粗糙。被譽為「風帆時代最偉大的海戰」的四日海戰用幾個機動就完事了(應該是表現第二日的穿插機動),而法軍在倒數第二場海戰中莫名其妙的擱淺,顯然是把1674年法軍在西印度作戰的情況挪到了泰瑟爾海戰里。這或許是那個時代的海戰很難被現代快節奏審美接受的問題。本片的攝製大量採用了仿古帆船,可惜的是大部份是商船。拍來拍去就是那幾艘,一打到戰艦上的細節立即齣戲。又受限於預算沒法大規模使用CG——唯一有CG特寫的是主角的旗艦「七省」與俘獲的「皇家查理」。看著一艘沒有炮口的商船冒充英法旗艦,始終讓人不是滋味。

當然,這都是一個風帆黨和歷史愛好者的吹毛求疵。一部《怒海爭鋒》雖然盡善盡美,但顯然沒撈著商業利潤;而像de Ruyter傳記這樣的宏偉主題,若要實現歷史的真實,真不知要砸掉幾個億。極為值得肯定的是,導演在場面調度上頗見功力,不少遠鏡頭明顯在致敬17世紀的荷蘭版畫與弗蘭德斯畫派的艦船繪畫,令人極為享受,初見時感動莫名。總的來說,本片雖然不是《怒海爭鋒》那樣的小眾神作,但在目前的市場情況下,已經十分令人滿意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