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太平輪:驚濤摯愛--The Crossing 2

太平轮(下)·彼岸/太平轮(下):彼岸/太平轮II:惊涛挚爱(台)

6 / 541人    131分鐘

導演: 吳宇森
演員: 金城武 章子怡 黃曉明 宋慧喬 長澤雅美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木易孝敦

2015-07-31 21:08:18

《太平輪•彼岸》亂世浮生人如螻蟻


《太平輪•彼岸》的海報上赫然寫著三個大字:船來了。像如釋重負,像兌現承諾,更像義無反顧。
     這條巨輪終究要駛出,無論等待他的命運是什麼。就像嚴澤坤抓住最後的機會跳上太平輪,他看著站在岸邊的弟弟澤明時,心裡肯定為弟弟將來的命運擔憂著,卻不知自己跳上的是一條有去無回的死亡之路。因為沒有人知道結果會怎樣,所以義無反顧的前行,這次船真的來了,不知道最終結果能否對得起年過七旬的吳宇森導演輾轉六年的艱辛付出,能做的同樣只有義無反顧的前行。
我始終不太同意將《太平輪》當做東方《鐵達尼號》的說法。因為這兩條大船從誕生起所承載的意義就不一樣,《鐵達尼號》反應資本主義社會的不公正以及面對突如其來的災難時表現出愛人之間的生離死別。從這一點看,顯然吳宇森賦予《太平輪》的視角要更開闊。戰亂背景下,每個人都如螻蟻般活著,在朝不保夕的戰火中,卑微的愛情在個人內心裡燃著熊熊大火,但是在旁人看來卻分文不值。命運像漂泊在大海中的一葉孤舟,自己主宰不了,只能聽天由命。
總有人覺得從大船傾覆到一切平息來的意猶未盡,也有人會覺得前戲過長高潮不盡興.....可這就是「厚積薄發」的真實寫照。關於前戲的交代是完全有必要的,他們各自經歷那麼多苦難,本來想要通過一艘遊輪到達承諾的彼岸,卻不曾想倒變成了所有希望的覆滅。
戰爭來了,愛情變成了奢侈品,但這件奢侈品無關乎誰更有權勢,誰更懂得情調。黃曉明跟宋慧喬,一個是國民黨高級將領,一個是銀行家的千金,他們擁有令人羨慕的身世,他們始終生活在上流社會,當戰爭來了,卻只能分隔兩地,生死相念。金城武跟長澤雅美,一對真正活在畫裡的戀人,有情飲水飽,無念飯不思,芒草、鋼琴跟油畫構築了他們對愛情所有的念想,可惜也只能是念想。章子怡跟佟大為,兩個萍水相逢的苦命之人,一個為了船票把自己弄得體無完膚,一個困在戰場被炸得面目全非,他們是看上去最沒有希望的人,而最終卻得到最圓滿的結局。是諷刺嗎?不是,就是無奈的現實。
看《太平輪•彼岸》時,影院完全不顧國家關於綠色環保低碳的倡議,將影廳溫度調的低到令人髮指。看著大船傾覆,所有人都在茫茫無邊的大海里掙扎,而觀眾個個被凍的瑟瑟發抖,甚至我都懷疑是不是有人故意要求影廳這樣做,以便令觀眾帶著3D眼鏡還要切身體會那種置身大海的感覺。但是不可否認,當你被凍的嘴唇發紫的時候,也才能真正理解影片中那些人對於求生的慾望。
船難後,有一幕讓我特別感動。王千源實驗的顧先生黑暗裡尋找自己的女兒,而一個叫小雯的姑娘趴在木板上呼喊著自己的爸爸。當顧先生擁抱小雯的時候,那是超越血脈的溫暖,生命將逝,每個人都是親人。影片沒有交代這兩個人最終是被獲救還是遇難,只知道即使最終難以避免面對死亡,起碼在生命最後的時刻彼此的內心裡有過一絲暖暖的感動。
據說昨吳宇森導演映後答謝觀眾時有哽咽,我沒見到不知道是否屬實,只是想想都覺得滿是心疼和心酸之語,我覺得這不是矯情,只是對這樣一位情懷老者的崇敬。想想他年過七旬,身體抱恙,想想他曾經是那麼揮斥方遒俠骨柔情......並不是每一個人都有老驥伏櫪的壯志。
《太平輪•彼岸》的結局,給了每個人曾經信守的那份不確定的承諾一個滿意的結局。經歷絕望後看到的希望才更令人欣喜,希望《太平輪•彼岸》亦能如此。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