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太平輪:驚濤摯愛--The Crossing 2

太平轮(下)·彼岸/太平轮(下):彼岸/太平轮II:惊涛挚爱(台)

6 / 541人    131分鐘

導演: 吳宇森
演員: 金城武 章子怡 黃曉明 宋慧喬 長澤雅美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摩西不夜奔

2015-08-12 21:05:41

站在彼岸的吳宇森 是我們時代的尷尬


幾年前,當吳宇森要拍《太平輪》的消息剛傳出來的時候,我就開始期待。1949年太平輪沉船事件,是中國曆史在那一年風雲驟變的一個縮影,而在大時代漩渦中掙扎的人物演繹出的悲歡曲折,本身就是一個史詩。

1949年,在我們的記憶中,是新的歷史起點,我們的歷史教育中,一切新的,都比舊的好,一切後來的,都要碾壓前者。對於內戰及其結果,我們的歷史記憶被重塑得莊嚴崇高自命不凡,後來在台灣文學中、羅大佑等人的歌裡,能感受到台灣人(其實是外省人)對於大陸久遠惆悵慢慢渺茫的鄉愁。後來看到龍應台的《大江大海1949》,我被其中濃得化不開的情緒所籠罩,並震驚,我一直想,孤懸海外的華人,因內戰而背井離鄉的台灣人,他們對於那場內戰創傷的感知,對於故鄉的遙望而不可及的痛苦,是我們永遠無法理解的。

而這一切,都與1949年這個年份有關。所以,我沒有理由不期待《太平輪》。

【其實這是一部歷史題材的劇情文藝片】

《太平輪·上》遭遇惡評如潮時,我去看了,說實話,沒有達到我的預期,但在如今中國電影市場上,歷經身體與事業挫折的吳宇森拿出的這部作品,呈現出厚重歷史下情感真摯,華語頂級精良的製作水準極力營造對生命美好的嚮往,縱然故事講得過於散文化,但在2014年底的賀歲檔,《太平輪·上》依然是值得看的能稱之為作品而不是產品的電影,當得起「電影」兩個字,恪守了一個電影人的底線。

上部票房慘敗,諸多投資方出品方和吳宇森對於下部如何挽回敗局想盡各種方案,包括讓徐克重新剪輯,目前看來,《太平輪·彼岸》作為一部完整電影來呈現給所有觀眾是明智的,因為上部如果成功,下部自然再接再厲,上部失敗,就不要說上部的事兒了,好在,上部劇情拖沓,剪到下部里也就半個小時就交代完了。所以,《太平輪·彼岸》是一部完整的電影,但是,也更本質地呈現出這是一部什麼電影,這確實是一部歷史題材的劇情文藝片,而非大眾期待的戰爭災難愛情片,作為一部歷史題材的劇情文藝片,《太平輪·彼岸》完成得相當不錯,票房之敗,從某個方面說是敗給了時間,如今已經不是一個大腕能呼風喚雨的時代,大眾娛樂時代,一部嚴肅的歷史題材劇情片同時意味著越發小眾。

【吳宇森用亂世愛情訴說出的家國之殤】
把太平輪的故事拍成電影,是吳宇森的夙願,早在《赤壁》前後,他就開始構思,可以想見當時剛回國的吳宇森對於重述大歷史和家國命運的信心和期待,《太平輪》一度叫《生死戀》,可見吳宇森和編劇王蕙玲一開始就為這部電影定調,以亂世愛情為主線,只不過演員有更換,目前我們看到的章子怡、佟大為、金城武、長澤雅美、宋慧喬和黃曉明,也比較接近吳宇森心目中最好的陣容了。

吳宇森和編劇王蕙玲,將主線鎖定三對情侶,其中章子怡和佟大為最有戲劇性,一個尋找丈夫的年輕女子,一個普通通訊兵,因為通訊兵要領救濟需要臨時家屬充數,兩人相識,這段情感充滿普通小人物真實有趣的生活氣息,也是三段愛情中最能讓人入戲的一段,兩人因為戰爭又分離,章子怡為了生計而賣身,最終要登上太平輪到彼岸找丈夫;佟大為飾演的佟大慶,則作為敗退傷兵一員登上了太平輪,兩人再次相遇。

可能很多觀眾覺得如果以章子怡和佟大為這段大歷史漩渦中的小人物愛情為主線,影片的故事性會好很多,但《太平輪》承載了吳宇森導演更深沉廣闊的時代情懷,需要多個維度展現人物命運。黃曉明和宋慧喬飾演的是國民黨上層社會的一段愛情,在黃曉明極為表面化浮誇的演技下,所謂的軍人尊嚴、家國情懷都成了教主各種POSE的點綴,幸虧在《太平輪·彼岸》中,教主已死,宋慧喬老師獨自承擔國破家亡之痛,並以一個新生命誕生來給人以希望。。至於金城武與長澤雅美,基本上是《海角七號》里年輕人追溯的長輩那段愛情,台灣人與日本人相愛,因為日本投降所有日本人從台灣撤出導致分離,如果男女身份國籍換一下,基本可以當《海角七號》前傳了。不過金城武的戲份中最打動人的,是兄弟兩人船上船下就此骨肉分離,以及沉船時金城武的死。

一段國軍軍官與貴族小姐的生死離別,一個普通士兵和另一個士兵妻子的偶然相遇,一個台灣人對因日本戰敗而離去的日本戀人的懷念,三條線交匯於太平輪,在台灣人的救助下,貴族小姐順利生下了孩子帶來新生,在佟大為和章子怡不惜性命的努力下,歷經沉船浩劫終於將軍官的日記交給了貴族小姐,片尾宋慧喬看著孩子長大時的旁白很有意思「我給孩子念你的日記,他對這些記憶好像並不感到陌生」(大意),這大概是吳宇森導演重述大歷史的最終落點——歷史的記憶在這裡得以保存,而且「彼岸新生」。

【彼岸立場上的吳宇森 努力也無力】

兩部《太平輪》製作之精良,在華語電影中已達巔峰,吳宇森曾經說希望更多年輕人參與到這部電影中,學習怎麼像好萊塢一樣拍電影,這是一次提高國產片工業水平的過程,而在電影效果呈現上,美術與攝影的精湛細緻都讓人感嘆,20分鐘的沉船戲的調度與特效,都極具衝擊力,相當震撼,代表了華語電影工業水平的高度。

吳宇森的電影一直感情誠摯而濃烈,現在想起《英雄本色》《喋血雙雄》的台詞依然很激動。看《太平輪·彼岸》的時候幾度落淚,為導演鏡頭中1949年的人物命運。吳宇森善於把握情緒,用自己所相信、所感動的情感傳達給觀眾,這裡,年已七旬的吳宇森,如一個歷經滄桑巨變的老人,在訴說當年亂離之苦、家國之情以及骨肉分離的無限滄桑與感傷。

然而,我所期待的吳宇森拍出來的《太平輪》,不應該只有悲情傷感,更應該有歷史殘酷與命運浮沉碰撞中,表達出一個全新的歷史格局、生命價值和人性力量。內戰對中國人這個族群命運的影響,1949年曠古絕今的200多萬人的渡海大遷徙,如今已過去一甲子有餘,我們有了足夠的時間和空間來審視這段歷史,並有足夠的精力和資源來表達這段歷史。我們每一個人都是歷史的產物,歷史是殘酷的,但對於歷史的認識,不是一次被動接受的過程,不是一次無限感傷痛哭流涕的過程。可惜站在彼岸的角度,吳宇森導演的家國之殤與歷史情懷,並沒有太脫離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台灣文藝作品的情緒——一種痛苦記憶的訴說和一種極端的鄉愁,只是本片給了一個光明的尾巴,新生來了,而且孩子名字叫「台生」,可是,現在的台灣人還對那段歷史有多大掛念?2008年的《海角七號》的火爆更說明了台灣人漸漸與大中國曆史遠去,而在本土文化和意識上重新找回自己。

吳宇森導演在人物設定上的「彼岸」立場十分明顯,有國民黨軍官,有世家小姐,有國民黨普通士兵,有國民黨普通士兵的家屬,有台灣本省人和他的日本戀人,期間金城武飾演的嚴澤坤的弟弟懷著革命理想要去解放區,然後,電影的視野幾乎沒有超出國民黨之外,或者說,這是關於一群國民黨戰敗之後怎麼坐太平輪逃往台灣的電影,這本身並沒有錯,但面對大陸講述1949年的歷史如果只講國民黨怎麼可憐,大陸觀眾很難情感完全帶入的,一方面嚴肅歷史題材本身有限制,另外一方面,觀眾對於歷史的共識與情感共鳴是不容忽視的,再說明白一點,中國的現代戰爭題材作為商業片成功的,2007年有一部《集結號》,2015年有一部《戰狼》,至少可以看出內地觀眾對於大螢幕現代歷史題材消費的傾向,一部關於1949年的電影,只有彼岸的事兒,沒有此岸的事兒,誰會關心?

誠然,吳宇森導演極其令人敬佩地表現了戰亂時代的人性光芒,尤其佟大為和章子怡保護日記——保護歷史記憶,軍人/男人之間的義氣與承諾,對於歷史記憶的保護與傳承都令人動容,金城武作為一個醫生在沉船之後拼命救人等等,很欣慰在華語現代戰爭題材電影中看到人性光芒,但對於此岸的迴避,是這個電影最大的問題。因為吳宇森,我期待這會有《太極旗飄揚》一樣的歷史深度,但因為我們娛樂至死忘掉記憶的文化消費現狀和政治壁壘,觸及大陸歷史痛處的電影敘事,應該會冒更大風險吧。再腹黑一點,站在我朝的角度,這事兒就不想讓你拍,讓你拍那就只能拍你們當年怎麼敗逃的,現在票房不好,怪誰去?

當然,我們已經很寬容了,我們一方面承認了你們當年抗日,另一方面不罵你們領袖了,從《建國大業》到《一九四二》,你們的領袖其實也很不容易,不容易歸不容易,天下已經是我們的了。


【英雄暮年的壯心與無奈】

期待一個能夠站在大歷史格局來重述歷史的吳宇森,可惜老人家用無比滄桑的情懷,講了一群好人在壞的時代受盡戰亂之苦的故事,錯的都是時代,我們都是好人。說實話,每當黃曉明老師一邊在戰場上擺酷、一邊給貌美如花的妻子寫情意綿綿的家書時,我的直接反應就是:國民黨如果都是這種軍官,能打得贏嗎?如此奢侈地表現一個英雄人物的風花雪月多愁善感,等於變相地告訴我們,這個政權與軍隊,是怎麼作死的。

當一個導演盛年不再,當年創作力旺盛的激情與感染力也會打折,《太平輪》依然有很大感染力,可惜已經不復當年的熱血與豪情,最大的英雄由一個偶像小生擔當也是一個敗筆。但《太平輪》的問題,並不僅僅在吳宇森,更是出身香港後來到好萊塢揚名國際的吳宇森,與一個台灣編劇王蕙玲,在創作上的取捨所導致。《太平輪》的情感是極其細膩綿長,風格極盡抒情,這麼綿軟悠長的女性風格,與吳宇森擅長的英雄情懷與暴力美學,融合起來是非常難的。加上題材選擇上的敏感小心,這部電影註定無法硬朗有力,關於1949年和太平輪,有很多種矛盾衝突激烈令人心潮澎湃的講述方式,但也有很多抒情的、散文詩的講述方式,吳宇森選擇了後者,就只能是一部劇情文藝片了。這是電影市場上的一種錯位,卻造就了這個歷史題材的一次浪費。

 
沒有吳宇森,就沒有《太平輪》。吳宇森在以一個滄桑家國情懷來面對這段歷史的勇氣和誠意,令人欽佩。內戰與1949有太多可以講的故事,但遺憾的是,投資4億的《太平輪》在如今的電影市場遭遇冷遇,上下部加起來票房才不過2億,嚴肅的歷史題材電影也許在一段時間內將會越來越少看到了。所以,希望大家去看看這一部雖有缺陷,但已經非常難得、而且會越來越少看到的電影。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