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刺客聶隱娘--The Assassin

刺客聂隐娘/聂隐娘/

6.3 / 15,834人    105分鐘

導演: 侯孝賢
編劇: 朱天文
演員: 舒淇 張震 謝欣穎 妻夫木聰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格里高爾

2015-09-02 18:00:45

大驚小怪,不足為奇


什麼時候需要為看不懂一部電影而困惑呢,那一定是對這部電影產生了相當的興趣,才想要咂摸每一點餘味,類似於吃完了好菜還有熱情把盤子舔乾淨。然而,總有大把人糾結於自己可能壓根不感興趣的電影看沒看懂,無論是把這當作智力和品味的認證,還是覺得電影票價里包括了舔盤子所以必須這麼幹,都屬本末倒置。

不喜歡的電影看過就算了,為啥要搞懂劇情?當然好奇是人類的天性,如果你說自己非得一探究竟,也說的通。那麼就有第二個問題,為啥你看這部聶隱娘的時候沒感覺到,故事一定是爛俗的,縱有趣味也在別處。

我對這部電影沒產生共鳴,因為感覺不足為奇。

其一是我喜歡輕盈超然的,人與人關係不要太粘的故事,比如唐傳奇,而不是青梅竹馬互殺和妻妾宮鬥。紙人殺的處理和空空兒的省略還僅僅是令人遺憾,精精兒是大太太的設定簡直令人反感。

其二說到現實主義,古人個個都跟剛洗完澡做過面膜似的能叫現實主義?半文半白和反日常的舞台化沉默能叫現實主義?

其三當每個不喜歡的鏡頭停滯太久,不喜歡就升級成了厭煩。

其四既然存在「自信到甚至具有了侵略性的附庸風雅」這回事,這部電影想必存在著吸引媚雅者的壞點吧。

接下來我具體說說這四點。

對我來說,聶隱娘最吸引我的地方只有開頭懸在半山的建築,就這個有一點唐傳奇的陡峭意味。有朋友覺得親子玩耍那段也很有味道,挺日本電影的,但不足為奇。而且當我想起原作是看到這一幕,於是殺遲了,到電影卻變成了不殺,不由感到了深深的厭煩,你看的到的親子關係就讓你不殺,看不到的呢?之前你在馬上殺的那位官員就沒有自己的家人孩子嗎?

當然你可以說聶隱娘是個單純的人,晨間劇女主角那種,沒這個腦迴路。但我覺得此時猶豫還是殺了才叫單純,一個從小被訓練為殺手的人,看到有人曬娃就母性大發,克服了自己十幾年來受到的教育和慣性,獨立人格這麼召之即來,實在是很膩味。

接下來的整部電影,講的都是青梅竹馬互殺好殘酷好悲哀——日本中二動畫片最常見的俗路。但既然聶隱娘連曬娃的陌生人都不殺,還會殺這個不僅有顯性的娃,還有隱性的娃(胡姬肚子裡),帥得跟偶像明星似的,還跟自己是髮小的人嗎?再往後的宮斗模式就不說了,聶隱娘說出那句「胡姬有身孕了」——親子關係主導一切了嗎?已經讓這部電影的價值觀世界觀狹隘無聊到了極致(對我來說)。販售這種大路貨情懷,應該是聶隱娘能吸引那些實際是因俗而產生了關聯感,於是放心媚雅的人群的主要原因吧。看看那些滿口孤獨卻情感四溢的影評就知道了。

最後說說可能存在的優點:別處。聶隱娘的慢,能否將人引入另一個時空,這種體驗感應是電影的內容本質(形式之外)。我看的電影不多,日本和越南的一些日常感十足的電影,慢到足以享用,而聶隱娘則慢到讓我不能容忍。還是因為場景服裝妝容這些東西太舞台化,華麗之處,和此前想當然的各種古代大片相似,簡陋之處,和批量炮製的古裝電視劇相似,正因為和這兩者沒有拉開足夠的差距,聶隱娘展示的不是一個有著真實日常感的唐朝,而是一個影視劇中常見的寫意表象,在這方面幾乎沒看到多餘的想像力。

大段慢鏡給了毫無意義的沉默,我常常想那些古人是把生活當走秀麼,為何他們總是幾棍子打不出個屁來的悶樣,滿足於大眼瞪小眼,可惜磨鏡少年的勞作只是匆匆而過,聶隱娘的注意力完全被狗血劇情吸引,很少停下來望望別處,領我們進入唐朝的時空,或者刺客的日常。

真夠寫意的,所以我討厭水墨畫,取巧於紙張的機理和墨漬的浸潤,空洞到缺乏體驗,或說抽象到只能附會以情緒,而這些情緒在狗血劇情里,則顯得相當淺薄和幼稚,很難令我認真對待。這種空洞感不是一樹梨花的優美可以填補的,何況這沒來由的一樹梨花,比黃昏清兵衛片末自院落豁然而出的繁盛黃花差遠了。

觀影狀態不同,也會影響對電影的觀感吧,這是否一部沒被我充分領略的好電影呢,有可能,但錯過它也沒什麼可惜,因為不足為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