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絕地救援--The Martian

火星救援/火星任务(港)/绝地救援(台)

8 / 928,299人    144分鐘

導演: 雷利史考特
編劇: 德魯戈達德 Andy Weir
演員: 麥特戴蒙 潔西卡雀絲坦 克莉絲汀薇格 傑夫丹尼爾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圖賓根木匠

2015-11-27 01:15:43

我們的征途是《火星救援》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不少影迷會聯想起《星際穿越》《地心引力》《拯救大兵瑞恩》這些電影,對好萊塢熟一點的,可能還會想到《紅色星球》等,不過我看完《火星救援》,倒是第一時間想起了《火星建設者》——已故中國科幻作家鄭文光在1957年發表的短篇小說。

《火星建設者》描述以中國為代表的地球建設者們來到火星,將之改造為宜居星球的艱難過程,這是新中國第一篇榮獲國際大獎的科幻小說;而在此前三年,鄭文光發表的《從地球到火星》是新中國第一篇科幻小說,可見「火星」作為一個鮮明意象,一開始就浸淫在新中國太空科幻的血脈里。

當然,這也不單是中國科幻的喜好,事實上,世界科幻小說一俟談及太空科幻、星際移民等題材,火星(超過月球)幾乎都是首選,最有影響力的或許當從威爾斯那部著名的《世界之戰》開始算起,按照吳岩教授的說法,估計是火星上疑似存在運河的「天文發現」刺激了作家們的想像力——距離在可控範圍內也是關鍵原因,真跟三體星系一樣,也沒幾個人整得明白。

鄭先生沒趕上網際網路+的好時候,或許我們在熱議《三體》《火星救援》這些科幻作品時,也不該遺忘我們的《火星建設者》(後來被擴寫成長篇《戰神的後裔》)。毫不誇張的說,《火星建設者》中的極客宅男式「現實主義硬科幻」筆法,在《火星救援》的原作者安迪·威爾那裡得到了一以貫之的傳承(當然時代侷限性不可不察)。

我沒有看過任何證明安迪·威爾曾經閱讀過鄭文光的資料,從《火星建設者》到《火星救援》,科幻精神就像聖靈般跨越時空神奇的流轉……威爾從15歲起,就被美國國家實驗室聘為件工程師,一直沉迷於相對論物理、軌道力學和載人飛船,一開始他在網上發佈自己寫的《火星救援》,粉絲越聚越多,然後移師強勢網站,最終出版並躋身暢銷書之列,而威爾到現在也不明白《火星救援》為什麼會成為大眾文化中的超級IP——從網路熱帖到暢銷小說再到好萊塢電影,這倒是網際網路+時代典型的文化產業邏輯。

不過這也給雷德利·斯科特的改編帶來了大難度,稍有差池,就會失卻原作中的幽默氣質和「現實主義硬科幻」氛圍,而過於拘泥於真實推演,又會與類型電影的要求漸行漸遠——現在看來,老導演做的相當出色,電影不僅原汁原味的還原了原作中的全部關鍵橋段和科技精神,也成功的營造出了幽默、緊張的節奏和極端逼真的環境,讓角色在情節的流逝中走入觀眾內心,進而把控著觀眾們的情感律動。

「呆萌」等演員的表演已經無需贅述了,好萊塢電影中哪個演員不優秀?哪怕是個小配角,也活靈活現,在《火星救援》這麼一部很可能是年度最佳的好萊塢科幻電影裡,演員已經不是一個問題了——「呆萌」這一次過足了獨角戲的癮,第一次在大螢幕上看見演員對著一大坨屎感情充沛聲情並茂的表演也絲毫不顯噁心。

與《地心引力》類似,《火星救援》也出現了關鍵的中國元素——兩部電影中,都是中國太空飛行器在最後時刻救了美國太空人的命,《火星救援》里,中國的「太陽神」太空發射助推器及時襄助,才搭救了即將在火星上彈盡糧絕的「呆萌」。

《火星救援》里沒有外星人,沒有奇奇怪怪的火星景像,威爾幾乎完全按照已知的勘探資料描述了火星,而斯科特又用鮮活的影像將其還原在了大螢幕上(囿於時代認知,在鄭文光的筆下,火星上還有苔蘚般的植物甚至霧氣盤旋)。所以,中國太空局的加入也是完全符合科學精神的,在中國太空蒸蒸日上的背景下,「太陽神」助推器跟《地心引力》裡的「天宮」號太空站一樣符合情理(亞瑟·克拉克《2010太空漫遊》裡的「錢學森號」則是一種後冷戰的想像)。

不過現實要比《火星救援》骨感得多,NASA受制於美國國會的轄制,甚至都不能跟中國展開太空合作,遑論使用我們的助推器以及搭載我們的太空員?威爾純粹站在科學的角度構想了中美聯手展開的《火星救援》,而帝國主義政客們絕不會促其實現。

火星上的「呆萌」像極了荒島上的魯濱遜,所以《火星救援》又難免使人想到《荒島餘生》——幾乎用一己之力扛起一部電影,若不是《地心引力》在前,很容易讓人將「呆萌」與幾乎封聖的湯姆·漢克斯相提並論。

在手機文字遊戲《生命線》(Lifeline)里,失事的太空人要面對外星恐怖生物的襲擊,而《火星救援》裡的「呆萌」既沒有外星人也沒有魯濱遜的「星期五」,他只是一個人憑藉學富五車的科學知識自助自救,「自助者天助之」,賽繆爾·斯邁爾斯總結的這一理念,其實也始終貫穿在北美殖民者的「新教倫理」中——當開拓者先民們第一次來到新大陸時,他們所面對的問題,與「呆萌」在火星上的遭遇是同一性質的,只不過,近代式的遠洋開拓變成了網際網路時代的星際勘測。

一個人不能沒有同類,人性就是在人際社會中建立起來的,而現代社會的形塑,某種意義上就是魯濱遜式的現代人所折衝捭闔出來的,如果「呆萌」老老實實的待在地球上賣萌,也不會有《火星救援》這麼大的動靜出來,但即使身邊充滿危險,還是擋不住開拓者們對宇宙深空一往無前的熱情(這是NASA多麼成功的一次廣告營銷啊)。

李猛教授在評述魯濱遜時說:「魯濱遜令人驚奇的將一種非常理性化的算計與一種極端衝動的歷險精神結合在了一起,並賦予這種結合以一種精神救贖的意涵。正是這樣一種精神化地結合理性與歷險的生活方式,才使魯濱遜的世界成為了我們的世界」。(《自然社會》,p.35)

這不正是《火星救援》里「呆萌」所傳達給我們的意涵?歷險甚至犧牲,並不會阻擋「呆萌」們探索宇宙深空的熱忱,他們的衝動讓人類的界限在宇宙間越走越遠,他們的理性又讓人類走的越來越穩。

我們的征途是《火星救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