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女權之聲:無懼年代--Suffragette

妇女参政论者/女权之声(港)/女权之声:无惧年代(台)

6.9 / 32,016人    106分鐘

導演: 莎拉賈芙蓉
編劇: 艾比摩根
演員: 凱莉墨里根 海倫娜波漢卡特 梅莉史翠普 安瑪莉達芙 班維蕭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黃小邪

2015-12-14 16:04:46

以另一種方式過此生——關於英國電影《女權之聲》


以另一種方式過此生
                                                                     ——關於英國電影《女權之聲》
                         張泠

        2015年,關於二十世紀初英國女性爭取投票權的電影《女權之聲》(Suffragette)上映,引發系列爭議。有人批評幾位主演(凱瑞·穆雷根、海倫娜·伯翰·卡特、梅麗爾·斯特里普)穿的T恤印有「我寧願反抗也不當奴隸」傷害非裔人感情,也有人認為影片「洗白」女性主義抗爭史,只關注白人女性運動者而忽略其他族裔參與者(這些批評主要來自美國)。一部電影引發如此多話題,很可細述。我的觀影經驗及聽到、讀到的經驗,這幾乎是「淚與火的旅程」,有悲哀的瞬間,也有堅定抗爭的力量。情感表達不至於濫情,一個世紀前的歷史在當代聽到回聲。

    英國女性爭取投票權的運動和平進行了五十年,被嘲諷、忽略,收效甚微,直到「女性社會與政治聯盟」(WSPU)創始人、女性投票權運動倡導者潘克赫斯特(Pankhurst,1858-1928)夫人號召女性要使用激進和暴力手段,令掌權者聽見她們的聲音。《女權之聲》故事便始於此時此地,1912年的倫敦,從一位勞動階層女性的視角敘述(這人物並非歷史上實有其人,卻也並非虛構,而是幾位真實人物的合體,如女工安妮·肯尼Annie Kenney、裁縫與社會主義者漢娜·米切爾Hannah 米契爾與康斯坦斯·利頓Constance Lytton)。24歲的洗衣女工莫德(凱瑞·穆雷根飾),與丈夫和兒子過著清貧但尚稱得上滿足的生活,直到偶然捲入女性爭取投票權的運動,被警察毆打和羞辱、被丈夫訓斥、被鄰居側目而視,她更意識到自己自7歲起在洗衣工廠超時勞動、超低工資、被工廠主性騷擾敢怒而不敢言、兢兢業業只為作賢妻良母……有改變的可能性,如她在國會作證講述自己工作狀況後所言:「我可以另一種方式度過此生」。

然而,這代價對於勞動階層的女性尤其慘痛:莫德被丈夫掃地出門、被拒絕探視兒子、因反抗廠主而失業、屢次被捕入獄、在獄中絕食而被強行以吸管插入鼻中鼻飼……她與女性戰友支持和鼓舞彼此,所有不公對待都令她們成為更義無反顧的戰士。她們打破窗玻璃、炸郵筒、破壞電訊系統、炸政要官邸。莫德對警探講的話振聾發聵:「我們打破窗戶,燒掉房子,只有這樣你們才能聽得到我們的聲音!……我們在千家萬戶,是人類的一半,你們無法阻止我們!我們最終會勝利!」 她們使用激進手段喚起注意,但需要強調的是:她們破壞財物,從未傷害和恐嚇過人,有些英文評論將她們的行為稱為「恐怖活動」是極不恰當的。她們集會、出獄時,總帶著、傳遞著小花,在手中、胸前、帽簷,美好的生命的希望。無人因她們而傷亡,運動中流血犧牲的,是她們自己。

最終,戰友艾蜜莉·戴維森(Emily Davison,1872-1913)在1913年的德比賽馬日衝向國王的馬,要將條幅「votes for women」懸掛其上,被疾馳的馬踏而喪生。這一景像被當時的默片拍攝,也被世界媒體廣為報導。她的犧牲,使得女性投票權運動為更多人關注。遺落在現場的條幅,被一位父親拾起,裹在新生女兒身上,參加了戴維森的葬禮。歷史上實有其人的戴維森,受過良好教育,因是女性,就業機會受限,加入抗爭後,曾被捕9次 。她以生命踐行了潘克赫斯特倡導的宗旨:「行勝於言」,也宣稱了:寧鳴而死,不默而生。

女性抗爭者們在獄中絕食,為獄友爭取更人道的對待方式,為怕鬧出人命對政府不利,獄方強行通過她們的鼻子餵食。這一過程極度痛苦而屈辱,她們的痛苦喊叫(戴維森曾被強行餵食49次),觸目驚心。屢次入獄、也曾被鼻飼的潘科赫斯特在回憶錄里寫道:「在我有生之年,我永遠不會忘記那些尖叫迴蕩在我耳膜引起的痛苦」。這段落被《女權之聲》重現,聲音懾人,久久迴響。而戴維森在賽馬場一場,通過喧鬧音景、震天馬蹄聲與她倒地後的突然沉默對照,令人窒息……攝影師Eduard Grau以晃動的、迫近的手持攝影,傳達混亂的及時性和緊迫感,使片中影像粗糲、充滿新聞紀錄式的當代質感及感官性。

1918年,英國規定:男性21歲以上、女性30歲以上有投票權;1928年規定,21歲以上女性可以投票。爭取女性投票權的運動告一段落,而期間,曾有超過一千位女性被捕入獄。在女性爭取投票權的抗爭中,「一戰」也起到重要作用(這一點在影片中被省略)。戰爭期間,潘克赫斯特提議結束武力抗爭、支持政府、一致對外(德國),戰後政府為安撫為國服務的各方,突破社會階層和性別偏見,形式上做到政治權利的相對公平。《女權之聲》結尾字幕,出現女性獲得投票權的國家與年份。世界戰爭和權力格局重組,給人類帶來巨大災難,也給改變不公帶來機會,如俄國(1917)和中國革命(1949)使得社會主義國家女性、「二戰」和反殖使得歐洲國家(法國、義大利、日本等)和前殖民地國家(如印度)女性有投票權。而被西方人視為「文明」的瑞士,女性在1971年才有投票權。我聽到後排的美國觀眾驚呼,他們一定不願意相信,中國女性怎麼可能比瑞士女性更早獲得投票權……

《女權之聲》是幾乎全部女性團隊的製作,編劇艾比·摩根(《鐵娘子》編劇)、導演薩拉·加芙隆(曾執導《磚路》Brick Lane)、兩位製片人及主要演員皆為女性。回應關於種族問題和「洗白」的批評,導演薩拉·加芙隆解釋,根據她們十年來所做的歷史研究,1912年左右的英國勞工階層女性抗爭者中,白人女性為絕對主體,「二戰」後的五十年代,因移民政策的改變,英國的人口才更多元。當時有兩位亞洲女性參與其中,但她們是貴族,被官方更客氣地對待,與勞動階層女性不同。英國演員海倫娜·伯翰·卡特扮演自製炸藥炸毀郵筒的藥劑師埃迪斯,堅定的反抗性別歧視的戰士,而她祖母的父親,正是曾激烈反對女性投票權的英國首相赫伯特·阿斯奎斯。海倫娜說:「我要以這種方式跟我的長輩談談。」

加芙隆提及影片的當代相關性:全球仍有6200萬女孩因性別歧視無法受教育、英國只有22%議員是女性、多數行業有同工不同酬問題、三分之一英國女性遭受各種形式的性暴力。而電影行業內部的性別不公、薪酬差異等近年也被更多女性從業者批評,至今,全世界只有1-10%的電影出自女性導演。歷史由強力男性書寫,關於女性的歷史被抑制、抹去。很多出身底層的勇敢女性終年勞作,識字率低,也無暇寫自傳,無法書寫自己的歷史,但她們是推動變革的先鋒。加芙隆願意繼續挖掘那些被歷史遮蔽的女性的故事,令她們的聲音被聽到。

從年輕到年長的男性對此片的反響,也耐人尋味。在倫敦,一位13歲男孩看完《女權之聲》後在電影院裡站起來大喊:votes for women! 製片人艾莉森·歐文14歲的兒子與男校同學去集體觀看,回去組了個女性主義社團。片中飾演愛爾蘭警探的男演員布萊丹·格里森慨嘆:「我這輩子從沒進過雌激素這麼高的劇組,感覺很好!」當然,也有輕佻的男性網友寫道:戴維森闖入賽馬場被馬踏而喪生,不知那匹馬後來怎麼樣了?居高臨下的譏笑、嘲諷一直都在,一百年前如此,一百年後依然如此。女性成長期間接受的教育通常是「別找麻煩,別出風頭,作個好女孩」,而《女權之聲》中的女性,為了抗爭歧視和不公、爭取自己的正當權益,不惜使用武力,被污名化,她們說:我們不想成為違法者(law breakers),而要成為立法者(lawmakers)!1979年,英國出現第一位女性首相,不遠的未來,也許美國會出現第一位女性總統。但日常的與結構性的各種暴力、歧視,並不會因這些標誌性的事件而消失(也如《女權之聲》導演所言,希望影片有更廣泛的意義,抗爭的不僅是性別問題,包括一切族群、階層等等不公)。這些是一個個未完成的故事,應有權益的獲得,並非通過上層開恩施捨,而是曠日持久的抗爭,甚至付出流血犧牲的代價。爭取公平正義的抗爭會持續下去,街頭、家裡、電影螢幕,都是沒有硝煙的戰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