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海街日記--Our Little Sister

海街日记/海街女孩日记(港)/

7.5 / 8,404人    128分鐘

導演: 是枝裕和
編劇: 是枝裕和
演員: 綾瀨遙 長澤雅美 夏帆 廣瀨鈴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艾小柯

2016-01-03 06:48:45

美的表層


看完了是枝裕和的新片《海街日記》,很難不把它和森淳一的《小森林》系列對比一番。

《小森林》分「冬春」和「夏秋」篇,講來自日本東北部鄉村「小森」的女孩市子在城市生活受挫後回到家鄉,在母親留下的木屋裡一人獨自生活,經歷夏秋冬春四季的生活細節。《小森林》並無情節,以上前因後果也只不過作為佈景板存在。鏡頭所捕捉的是市子生活中的柴米油鹽和季節變遷,揀取其中最美好清新的片段進行組合,作為明信片日記一般呈現在嘈雜都市生活的觀眾眼前。《小森林》是純粹的視覺展覽,幾乎沒有電影手法的運用,更缺乏藝術作品的目的性。這四集「故事」更像一套四季食譜,經過明顯的加工篩選,為呈現自然之美與其背後返璞歸真的情懷,距真實的鄉村生活甚遠。

《海街日記》也採取了相類似的「日記」手法來記錄濱海小鎮鎌倉的香田家三姐妹在父親葬禮後接納同父異母的妹妹淺野鈴,四姐妹一同生活的家庭瑣事。與《小森林》系列相比,是枝裕和的鏡頭語言更為豐富,關注的焦點更是人物之間的關係與互動,而非明信片一般的靜態風貌。這四姐妹因為一場葬禮走到一起,各有美麗之處。其中有兩個片段更是達到了日式審美的巔峰:

一是夏季花火大會結束,細妹小鈴穿著大姐香田幸送給她的外婆的和服,回到家發現三姐妹全都穿上了傳統的夏日和服等著她在後院梅子樹下放煙火。小小的花火照亮了四個人的臉,鏡頭從房內越過榻榻米,穿透拉窗與走廊,照進如同被框進畫裡的傍晚庭院,鮮活生動。

二是小鈴坐在青梅竹馬的小男友自行車后座穿越空蕩的「櫻花隧道」,兩人笑得毫無顧忌,路兩側盛開的櫻花燦爛如雪,樂聲輕撫,小鈴年輕的臉明亮如星,春風拂面陽光如蜜。

花火與櫻花都是短暫易逝的物事,短暫處格外燦爛,屬日式「物哀」悲情審美的典型。《海街日記》中也的確出現了兩次葬禮,然而這些審美符號的出現並沒有讓電影帶上絲毫的黑暗底色,四姐妹從初見到最後的海灘剪影,彼此之間簡直毫無矛盾嫌隙,包括父親這個最難啟齒的話題,都在日常生活的甜美和諧中被一一化解。無論青梅釀酒,還是海貓小餐廳的關張,生活的種種煩惱不如意都無法影響香田家姐妹的日常,一切來得毫不費力,美得透明不似人間。

電影裡唯一的「不和諧」聲音來自老太太樹木希林飾演的姨媽,她提醒大姐要謹慎考慮收養小鈴的決定,也在四姐妹那不靠譜的媽媽回家來時給爭吵的雙方當和事佬。說實話,我覺得這老太太是整部電影裡最有人味的角色,她算計、她有陰暗面,她也和藹可親,她真實。

缺乏陰暗底色這點是我覺得《海街日記》最大的失算,這種劇情單一化,只選取四姐妹生活中的美好事物進行展示的手法與《小森林》系列中以自然純樸情懷為唯一出發點,刻意迴避鄉村生活的艱苦一面是一樣的。看完翻翻背景,果然二者都是漫畫改編的作品,從人物塑造到大結構都二維化得厲害,簡直耽美。

想到這一層,便為是枝裕和這部日記深深遺憾——要知道,他大概是日本當代最接近小津的導演了,2008年的《步履不停》不僅拍出了小津的畫面氛圍,更拍出了小津式的日本家庭生活的精髓——細節邊角並非完美,生活中的種種不如意也深深阻擋了人與人的交流理解,但真正的美則超越那些磕磕絆絆的細小障礙,那是時間流淌中慢慢析出的人間至愛,不是毫無理由的暖男和聖母。小津對細節的信任,對鏡頭的冷靜處理,都是因為他相信字裡行間見真情,無需粉飾,更無需為觀眾進行二維化的篩選。

是枝裕和在《海街日記》里所表達的美在觀看時固然動人,但這是空洞的美,脫離了泥土的滋育和泥濘大地的沉重,在本質上與《小森林》系列的鄉村明信片如出一轍。這完全不是小津風味,更距日本經典文學作品《細雪》中所描述的四姐妹生活十萬八千。這是真正的日記流水帳,只記錄了美的表皮,降格到「養眼」的層次。

我對表層化的是枝裕和,甚為失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