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到坎勃貝蘿去提親--Wedding Fever in Campobello

小镇异国情/ 到坎勃贝萝去提亲(台) / 我意大利家人的故事 / Maria, He Doesn't Like It / Wedding Fever in Campobello

5.9 / 2,260人    Germany:96分鐘

導演: 妮樂蓮娜沃瑪
編劇: Daniel Speck 楊懷樂
演員: 李諾班菲 奎斯強沃門 米娜棠德 莫麗考依曼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奚明明

2016-01-08 19:22:25

跨文化衝突背景下的一種俗世生活的解決方案


我們從小被教育的一種藝術理論說,藝術是對真實生活的反應。現實主義的文學作品和繪畫尚且能讓它自圓其說,而到了電影這裡,卻常常會發現這種定義的失靈:很多電影都致力於製造一種幻象,讓人以為生活本不應該是庸常的,應當和電影一樣具有藝術的美感。

比如灰姑娘式的受難和神仙降臨,諾丁山和卡薩布蘭卡式的一見鍾情,夏洛特式的非ordinary。他們作為庸常生活的消遣出現,讓人毫不費力就能陷入真善美構建出的電影世界裡,兩小時之後戀戀不捨地離開,收拾手邊的爆米花,交上3D眼鏡,回到瑣碎又平凡的人間。假如觀眾碰巧是個十分敏感的人,或許還會有那麼一瞬間的抑鬱。

《小鎮異國情》恰好是一種相反的類型:它為俗世生活的一些問題提供了一種解決方案的參考。

故事中,新娘薩拉的父親安東尼奧年少時從義大利小鎮背井離鄉,拿著一張機械師的證書,來到德國,希望建立一份自己的事業。義大利人在德國生活非常艱難,機械師畢業證書並無用處,他從做餐廳服務員做起,然後維修汽車,如今身邊有嬌女和嬌妻。付出的代價是,他在家鄉不被理解,兄長惡言相對,於是賭氣多年不回家鄉。

好像是個鳳凰男的故事吧?

他的女兒薩拉愛上土生土長的德國人楊。性格潑辣可愛,想必與楊的相識相戀也是一段美好的愛情故事。

安東尼奧愛女如命,堅持要讓女兒和女婿在自己家鄉結婚。而在那裡,人們篤信神靈,嘔啞嘲哳的義大利語沒完沒了,辦事效率奇低,各個家族之間聯繫千絲萬縷,多年前結下的樑子就能讓許多人和許多人再不能來往。

楊受不了,過來參加婚禮的楊父母也受不了。楊的父親說:小心你的孩子基因不良。這句話,被站在門外的薩拉聽到了。

另一方面,義大利人和德國人的互相嘲諷從未間斷,而作為兩者文化的交融點的安東尼奧,看起來以家鄉為榮,熱愛沙灘和玩笑,享受煩惱,卻也明白義大利之所以像現在這樣,是因為缺少德國勤勉的辦事效率,靠譜的郵差……事實上,離鄉多年的安東尼奧已經認同且接納了德國的文化傳統,再回到義大利,他也感到了因文化差異產生的無所適從。

電影的有趣之處在於,任何一個元素都可以支撐起一部有血有肉的電影,卻偏偏將所有元素揉在一場婚禮里做配角。主角麼,大概是常處衝突中的庸常生活。

喏,活脫脫一部家庭倫理關係劇,卻又這麼有情懷,捏著放大鏡,放在文化衝突這個大框架里來講。文化衝突,大概是衝突中規模最大的那一種了吧。

從個人角度來說,它涉及的問題是:

✔️如何接納自我和孕育自我的文化環境
✔️假如去另一個文化場景的地方(不限於國家)定居或者生活,應當考慮到哪些「最差情況」(在本土和移居地所遇到的都包括在內)
✔️與另一種文化背景(不限於「外國人」)的人結婚需要考慮的「最差情況」
✔️已經接納另一種文化後,如何與原先的文化相處

從文化差異的大框架來說,電影關照了跨文化交流,並從通常的系統視角轉向了行為者取向視角。在這場庸常生活里算得上規模宏大,勞民傷財的文化衝突里,衝突使得衝突中的人實現個人利益。安東尼奧和妻子重新在義大利完婚,和母親重新想起過去,達成某種和解,楊和薩拉解除危機達成和解。

P.S:
行為者視角:人與人之間存在著真實但不明顯的利益分歧,每個爭奪者都在為有限的資源餡餅里分到那一小塊而鬥爭。衝突使衝突中的人實現個人利益。

系統視角:衝突是要防止,解決或控制的,強調使人團結起來的相似性,設想稀缺資源可以平等共享,並通過合作得以增加。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