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原罪犯--Oldboy

老男孩/原罪犯/

8.3 / 639,404人    120分鐘

導演: 朴贊郁
編劇: 朴贊郁
演員: 崔岷植 姜惠貞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蔣鹿丸

2016-02-19 00:21:02

韓國電影大巫師—朴贊郁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人人網某網紅曾有如下言論:提到《老男孩》第一反應是筷子兄弟和第一反應是朴贊郁的人;提到《愛》第一反應是鈕承澤和第一反應是麥可•哈內克的人;提到《喜劇之王》第一反應是周星馳和第一反應是馬丁•斯科塞斯的人,並稱三大類無法做朋友的人。

言語雖然誇張,尤其是後兩條有刻意強加上的嫌疑,豆導和星爺並不全無可取之處,《白日煙火》都能拿柏林金熊獎,我們應該對之抱以寬容的態度。但提到《老男孩》第一反應是筷子兄弟或小蘋果的讀者,對不起請繞道,寬容是有限度的。

由於韓國自1998年結束了持續多年的電影審查制度,而使韓國近年的電影創作出現了真正的「百花齊放」的形態,連續湧現出一批風格鮮明獨特的導演,如酷愛「冷暴力」的金基德、被譽為「韓國伍迪艾倫」的文藝導演洪尚秀等。朴贊郁是韓國影壇近幾年出現的一位重要導演,被戲稱為「韓國電影大巫師」,他是韓國第一個拍攝B級片的導演。2000年他拍攝了反映南北韓關係的《共同警備區》,引起影壇注意。2002年以後,朴贊郁個性化的電影創作進入頂峰,連續推出《我要復仇》(2002)、《老男孩》(2003)、《親切的金子》(2005)等「復仇三部曲」。三部曲猶如三把尖刀多角度地解剖邊緣社會的黑暗殘酷,在韓國影壇樹立起別具一格的暴力美學旗幟。

朴贊郁的影片雖然不像奉俊昊那般完美的無可指摘,卻有另一種凌厲極端到瘋魔的穿透力,可謂西子王嬙,各有千秋。事實上,二人的藝術道路多有共同之處,他們各自的首部英語片《斯托克》、《雪國列車》在去年相繼推出,朴贊郁還作為後者的監製,兩位韓國電影的代言人,幾乎同時吹響了進軍國際市場的號角。

三部曲之中我最喜愛的是《老男孩》,該片曾獲得電影鬼才昆汀•塔倫蒂諾的盛讚,並助力其贏得坎城評審團獎。《老男孩》的故事不僅不像發生在韓國,也不像發生在21世紀,是一部來自未來的「警世寓言」。

《老男孩》改編自日本同名漫畫,講述的是一個復仇與被復仇的故事,更是一曲個人悲劇的安魂曲。整個故事由綁架開始敘述,平庸的中年男子吳大秀突然被人莫名囚禁15年之久,期間妻子被殺,女兒失蹤。15年後,又突然的被放出來,於是一場貓鼠遊戲開始了。吳大秀開始不惜一切手段調查幕後主使,展開了自己的復仇計劃。然而,吳大秀的復仇竟也在對方的計劃之內,囚禁吳大秀的是他當年的同學李佑真,而整個計劃又是李佑真向吳大秀髮起的復仇。最後,吳大秀竟被逼到割掉舌頭以謝罪,在與李佑真的這場戰爭中宣告失敗。

原來,當年李佑真和姐姐有不倫之戀,被吳大秀髮現並散播,導致了姐姐投河死亡。作為報復,李佑真精心制定了整個計劃,他拆散吳大秀的家庭,將其囚禁15年,並設計讓吳大秀逃出後與其失散的女兒陷入愛戀。

兩個復仇故事,兩段亂倫關係,雖然有明顯的虛構誇張成份,但在朴贊郁巧妙的影像結構下,卻呈現出帶有強烈批判意味的人性本惡寫實特點。朴贊郁把韓國式斷然的恨與日本式精準的狠結合在一起,打造出一個讓無數人驚嘆和痴迷的瘋狂復仇老男孩。影片帶有朴氏作品一貫的風格,那就是關注社會邊緣人物,展現無法得到傳統倫理、道德救贖的悲劇人物命運。

朴贊郁將現實的人性之惡加以總結和提煉,到電影中給出極致的表達和展現。影片中的人物之所以活著,與生活的追求和生命的意義沒有任何關係,而純粹依賴於強烈的復仇慾望,內心仇恨外化為螢幕上的血腥暴力。這些「惡」雖說極端另類,超脫現實,但卻有著真實的社會依據、合理的心理動機,它隱藏於社會的角落,常駐於很多人的心中,只是不會輕易放到陽光下。

在朴贊郁的電影中,性和暴力貫穿始終,是其作品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但可能受儒家文化的影響,性在其作品中常是內隱的,而暴力則是毫不掩飾的。其進軍好萊塢的《斯托克》一片中,雖沒有一個情色和暴力鏡頭,但依然讓人感覺「很黃很暴力」。《老男孩》中的人物習慣於暴力的廝殺與擊打中宣洩內隱於心的憤恨,暴力對於朴贊郁來說,信手拈來,隨手一放,就成為了一個經典,使人印象深刻。繼香港、美國、日本之後,韓國電影成為「暴力美學」的新生勢力,而朴贊郁是其中的佼佼者。

朴贊郁本人畢業於哲學系,是一個深受哲學、文學和神學影響的電影導演。其電影作品通常帶著他個人的批判攻擊性思維,往往殘忍得讓人不適,但是他為韓國電影的多元化做出了積極貢獻。唯美的畫面、邊緣的題材、冷酷的悲劇,這些都是這位「韓國電影大巫師」的電影所具備的特色。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