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Cora

2016-05-24 23:44:57

夾帶私人情感的《舞女》影評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法國女導演Stéphanie Di Giusto的處女作《舞女》(La Danseuse)入圍坎城一種關注單元,德彪西大廳內平均年齡驟降,持影迷證件的電影學院學生佔去了大半,主創入場時的陣陣尖叫看得出該片在法國年輕人心目中極高的期待值,片頭一出喊聲此起彼伏,我不禁自我懷疑是否早已暮年心態。該片的卡司算不上豪華,但絕對是新潮而奪人眼球的,女主角由法國創作型歌手出身的演員Soko出演,其跟克里斯汀的戀情前陣子正鬧得沸沸揚揚(說好不提這個的……),劇中與《彗星美人》里伊芙的形象類似的Isadora由德普與凡妮莎的女兒莉莉 · 羅斯 · 德普飾演,這位不到十八歲的名門之後早已習慣成為閃光燈的焦點,男主角是因《漫長的婚約》為人熟知、飾演過伊夫聖羅蘭的法國知名男星加斯帕德,他同時是多蘭《只是世界盡頭》的男主,巧的是這兩個角色都叫路易。

《舞女》講述的是美國現代舞先驅洛伊 · 福勒的片段人生,福勒憑藉具有革命性的編舞躍升美好年代(Belle Époque)的符號人物。影片先是描繪了她與身為馬術騎士的父親魯本在美國中西部的野性生活,原名瑪麗 · 路易的她害羞、內向、孤僻,喜歡於夜深入靜時在本子上設計舞蹈、秘密排演王爾德的劇目Salome。因父親被不明人士射殺,瑪麗前往東部尋找發跡的機會,與母親莉莉一道生活,後者是禁酒運動時期狂熱的黑衣支持者,顯而易見,瑪麗難以忍受修道院內的禁慾生活。而正是在紐約,瑪麗悄悄開始了自己的舞蹈生涯,她的舞姿吸引了法國貴族路易的目光,主創解釋路易為許多歷史人物的合體:典型的上層階級貴族,生活奢華卻弱不禁風,離不開乙醚與襯裙的氣味。瑪麗臨時起意,偷了路易的錢前往巴黎。在巴黎,改名為福勒的她憑藉獨特的蛇形舞蹈一舉成名,從小劇場Folies一路跳到巴黎歌劇院,精彩的演出風靡全城,然而台前的風光掩蓋不了恆久的自卑,後台人生的糾結輾轉,高強度表演後的昏厥,接二連三的快門聲顯得格外諷刺。路易回到了巴黎,兩人的關係恢復如初,一段香艷的親密戲更是淋漓盡致地道出那個年代的璀璨流離。福勒人生的又一個轉折點源自於與同樣來自美國的舞者Isadora的相遇,賞識後者的才華,福勒將她引薦給了諸多名流,然而,Isadora最終成了福勒的噩夢。在福勒的幫助下,Isadora的事業逐步騰飛,名氣漸漸壓過福勒後卻全然不顧伯樂之恩。兩人模糊不清的曖昧情愫對於Isadora而言不過是成功路上的墊腳石,狠狠地將福勒脆弱的真心擊碎,未竟的親吻留下的幻覺成為福勒日後人生中揮之不去的夢魘。自棄多時的福勒最後時刻的翩翩起舞尤其動人,坦誠地面對光鮮亮麗的舞姿背後千瘡百孔的靈魂與自我。唯有掌聲,無盡的掌聲,無言的掌聲,足以致敬這份赤誠。

這部片子很容易被人拿來與《黑天鵝》進行對比,不可否認裡面對舞蹈鏡頭的重塑比起後者還是有不小的差距,對特寫鏡頭和長鏡頭的描繪談不上完美,但其營造的時代圖景即使在觀影結束許久後回想起依舊曆歷在目,滄桑而美好的氣息揮散不去。這是部很有個人想法的傳記片,通過描述福勒舞蹈生涯的跌宕起伏和個人情感世界的糾葛勾畫出一個渴望隨時代浪潮漂流卻註定掙脫不開淤泥束縛的脆弱生命,鏡頭從開場的灰暗陰沉移到巴黎歌劇院的金碧輝煌,燈光下美輪美奐的舞蹈讓人不禁感嘆,那個年代的巴黎真是場流動的盛宴,即便有再多的縱橫笑淚,藝術質感從未缺失,正如翻轉的彩虹,歷久彌堅,終究是划過天空的一道美好痕跡。法國文藝評論家Arsene Alexandre一百多年前的評論如今依舊適用, 「你所看到這個如痴如狂地跳著舞的、奇妙的、夢一般的造物,在她花一樣的堆疊的面紗下,不停旋轉著的畫面,時時刻刻千變萬化。」

來法國之前,我對它的印象離不開文學藝術作品中奔騰的濃烈的浪漫氣息,然而已黎地鐵熏人的氣味和路人警惕的目光瞬間將我的一切幻想砸得支離破碎,而對《舞女》的愛,正是因為它所塑造的時代,還原了我心中的巴黎,心馳神往卻不復存在的美好年代。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