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孕育心世界--Mother and Child

母与子/爱在你左右(港)/孕育心世界(台)

7.2 / 10,680人    125分鐘

導演: 羅得利哥賈西亞
編劇: 羅得利哥賈西亞
演員: 安妮特班寧 山繆傑克森 娜歐蜜華茲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豆丁小豆包

2016-06-17 02:36:45

俯首皆凡人,無須拒絕愛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俯首皆凡人,無須拒絕愛

我習慣把這樣的電影,稱為【女性視角電影】。

如果要打分,可以打上7.5分,有0.5分是卷面分,也是俗稱意義上的人情分。

瑣碎之極的溫情,流暢緩慢的情節,推向一個完整而盛大的結局。

故事的開頭,是三個家庭。

少年便就懷孕生子的女人,和母親同居,孩子在出生那天便領養給別人。她顯然孤僻,強硬,小心翼翼,單身,活在舊日傷口裡。

對新來的同事保有好感,可是眉目間又有欲言又止的拒絕意味。

母親和她不算親近,反倒喜歡和家裡幫傭的女人及她帶來的小姑娘訴說心事。甚至在小姑娘生日那天,將祖傳的項鍊給她。



被領養的女兒,律師,事業有成,美貌幹練,直白又直接。她三言二語在一次面試里複述自己的生活本質,養父早逝,養母不親近,17歲開始獨居,輾轉在不同的城市之間。

料想從前的生活和現在的也沒有更大的差異,和上司有性關係,和鄰居夫妻裡的丈夫出軌,惡作劇般的將內褲留在別人的內衣抽屜里。

在性愛關係里,她有一種主控的意味,她不和人戀愛,她只是有需求,卻是無法述說。



眼睛孤寂,蒼涼,有一種動物的戒備和防禦之心。

當她說「不,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時。」眼睛堅定,卻又離殤。

另一對家庭是黑人夫妻,妻子緊張兮兮的對著修女述說,她多渴望要一個孩子,丈夫像木偶一樣,一言不發,不願配合。

出了辦公室,女人幾近瘋狂的指責。

你為什麼不讓我住口,你為什麼不說話。

男子輕描淡寫的安慰她,這段對話在之後的情節里重複幾次。



總是讓人覺得,這對夫妻是貌合神離的,好像不能生育的缺陷來自女方。男方內心並不想要一個外來的嬰兒。男方家庭也是如此。

女人在車裡給男子打飛機的動作,看上去,她是焦慮,愧疚,無計可施的。

這三方沒有交集,各人生活都是漏洞百出,有各自無法述說的煩惱。

情節推進的卻迅疾,自然。

第一個家庭裡的老母親去世。

女主在莫名奇妙的發火後,居然漸漸和同事走到一起。

第二個家庭裡的女主意外懷孕。她明明已經結紮了輸卵管。

第三個家庭,女主和丈夫分居,可她有了收養孩子的機會。決定離開丈夫。繼續堅持這個做母親的決定。

之後,聯繫上一切的線索,便是這個孩子。

中間夾雜著,女主和同事結婚,心境發生很大改變,在丈夫的帶領下,開始正對過去的傷痛,坦白,述說,營造和孩子見面的可能。

懷孕的女人離開工作環境,選擇要下孩子,固執的拒絕刨腹產的建議。(這也為日後生產埋下了隱患。)又偶遇了上司的女兒,面對喜當爹還追上來要負責的上司,選擇了逃避和拒絕。

最後,是領養家庭,女人和丈夫離異,在馬上就要獲得期待已久孩子的同時,對方又變卦索回了孩子。

最後,女人生產中發生事故,只留了小女孩。

這個小女孩被她的親生祖母找到。而收養小女孩的家庭正是第三個家庭。

世事自有緣法,可是這個故事,卻比21克讓我感到更為平靜自然的過渡。

包括了對上帝宗教的討論,對領養態度的批判,都是一種自然而言表達的傾向。

在重要的轉折點,似乎有表達,相信上帝,才會有結果和奇蹟發生。

於是乎,女主同事也是新丈夫的女兒會告訴他,上帝告訴我們相處比血緣更重要,可是現在不去找尋女兒,愛要及時,過時不候。

於是乎,想要獲得孩子的女人說,上帝會給我們做母親的機會。

還有孩子應該留在親生母親的身邊。

當開頭的家庭都放下心防,敞開心胸接受愛時,卻發現我們不過是血肉凡人,原先的古怪強硬,地下不過是一顆柔軟的心。

原來接受愛,沒有那麼困難。

原來我們值得被愛,擁抱更好的一切。

送上我最喜歡的結局還有台詞。好喜歡最後那個女主的母親,簡直是最佳媽咪。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