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換命法則--Self/less

幻体:续命游戏/非我/换命法则(台)

6.5 / 104,083人    117分鐘

導演: 塔西姆辛
編劇: 大衛帕斯特 艾力克斯帕斯特
演員: 萊恩雷諾斯 娜塔莉瑪汀納絲 馬修古迪 班金斯利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七葉

2016-06-20 02:22:59

電影|幻體 :續命遊戲|他選擇做一個會死的父親,而不是一個永生的富翁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幻體 他選擇做一個會死的父親,而不是一個永生的富翁


人類從誕生起,就不會停止幻想自己可以無限接近神。長生不死,靈魂永生,這是一個任何時候都充滿吸引力的命題。《西遊記》裡的人參果,《星你》里不死的外星教授,《暮光之城》裡的吸血鬼家族,它們以完全不同的面貌出現在我們面前,然而除去外表,其實吸引我們的核心,就是那種神秘的能力。讓我們這能感知世界,有快樂有悲傷,有記憶有幻想的靈魂,不消失該有多好。

《幻體:續命遊戲》之前,此類關於大腦、靈魂的電影已經很多了,《超驗駭客》里感染病毒死去的科學家在死前將自己的全部大腦上傳到了電腦以及網際網路之上,迅速,他成為上帝一般無所不能的存在。《超腦》之中的女孩因為超量注入毒品,居然讓自己的大腦開發到百分之百,然後她不僅是無限接近神,電影暗示,她已經成為上帝。《超腦48小時》中死去的fbi探員,利用先進儀器將自己的大腦完全轉換到了另一具軀體之中。由此展開的故事有很多不同的發展走向,但是讓我驚奇的是,科幻、動作、探險,都沒有成為這種題材的核心主題,竟然這些電影全部選擇將電影引向終極拷問,也就是說,本以為刺激的命題,最後全都拔高為道德、倫理、人生價值以及愛的探尋。

看到豆瓣上很多幼稚的評論,哭不得笑不得。有人說,你花兩億換來的身體,你捨得放棄啊?為了救別人女兒你就不要命啦?這不科學。差評。你換個身體,你就性情大變,之前你是刻薄無情,突然你就變成聖母啦?這不科學。差評。什麼科幻生命大片,連個像樣的陰謀都沒有,差評。唉,看了這些評語,我簡直連反駁的慾望都沒有。突然想起《歡樂頌》里那句,不跟傻瓜論短長。對於那些腦子裡只有一些低級世界觀的人類,你何必跟他討論高級問題呢。假如電影只是跟你展示,一個超級富豪,花兩億將自己的靈魂注入一個新鮮的肉體,然後就擁有了年輕人的時髦、生動、愛情、然後來一番再創業,你不會無聊死啊?

這就涉及到一個電影觀眾定位問題。外國電影在中國宣傳時的定位常常發生錯位,為了吸金,故意把片名和宣傳詞寫的很炫,以吸引那些喜歡看力量型電影的人類,當他們滿懷希望能夠看到一場那所謂視覺盛宴的大片時,你卻硬塞給他一些生命價值拷問,以及人類愛的情懷,他自然要罵句,媽的,老子的錢白花了。然後蜂擁到網上啪啪給個差評。這也是難免的事。

扯了一堆別的,回到這部電影本身。這部電影就它本身要表達的主題來說,我認為無論從劇情鋪設,節奏設置,還是角色安排,剪輯等等,我認為都是恰當而且成功的,雖無大驚喜,但是在這個主題之內,算是表現完滿。

富翁的人生,到底什麼算是珍貴

對於任何人來說,恐怕生命都是最珍貴的。要富翁拿出兩億,可以換他們二十年人生,恐怕爭先恐後而來的,就會擠破腦袋。有兩億的人地球上很多,二十年生命,怕是無人能給你許諾。這是一個必然的答案。但是這是在沒有任何倫理、情感糾結的情況下的必然答案。有一些意外發生,然而這意外又合情合理,這就是電影要完成的任務。另外,對於大多數的普通觀眾來說,很難體驗富翁的感覺,這大概也是那些幼稚問題問出來的原因。

在電影《美人魚》中,周星馳借房地產開發商劉軒的嘴唱到:無敵,是多麼的寂寞。成功學開口閉口講的馬雲說:我發愁的是怎麼花錢。《幻體》中達米安68歲,作為一個無所不用其及追求金錢與成功的人類,他是一個成功的範本,接著他發現自己罹患了癌症。當發現自己時日無多的時候,他才發現自己這輩子,在感情上是個失敗的物種。在女兒三四歲的年紀,他能夠離開她去追求自己的商業帝國,而沒有任何愧疚,懲罰就是自己這一輩子都沒有得到女兒的原諒與愛,哪怕自己即將死去,甚至死去的新聞已經上了報紙,女兒依然當他是陌生人。癌症讓他重新思索了人生,發現他所建立的金錢帝國瞬間與自己沒有了任何關係,而孤單的死去,才是他最後的體驗。成功的大廈,名利的發達將他置於人類的某種巔峰之處,也讓他感覺到孤單的冷風吹的他瑟瑟發抖。

人生的很多感覺是無法逆轉的,一旦體驗到了,就不會再回到過去。他已經產生了那種不再雄心勃勃,並且一心只想得到女兒原諒的父親的感覺。所有他不會因為換了一個年輕的身體,就忘了這種體驗,重新又幹勁十足的投入到新的人生中去,將自己幹過的事再干一遍。所以,這個罹患癌症,因為偶然結實了科學怪人,能夠通過機器,將自己的靈魂轉換到一個新的年輕身體上的老年人。他的最大心願是,獲得心靈的安寧。

科學技術的終極問題,是倫理問題

機器人會否有一天擁有人一樣的感情,並取代人類;複製生命該不該存在,會不會成為人類的一個敵人等等諸如此類,科技的發展往往面臨很多累似問題,作為一種有限度的生命,人類不得不去思索,自己能否做這件事。《幻體》中,富翁達米安換命之後,體會到了新鮮生命的美好,他重新可以自由的運動,甚至可以泡上小自己幾十歲的美妞,他感覺好極了,但是他的思維模式依然是那個老年人,那個在這個世界上活了60多年的老年人。並且在他發現自己所用的這具軀體,是一個活生生的真人的時候,他困惑了。這個世界上存在著一些以科學的名義進行著瘋狂實驗的科學怪人。他們無法做出真人的身體,他們用的不過是換命的買賣,利用別人生存的困境,逼迫別人簽下賣命的條約,將原來的靈魂驅趕出本來屬於他們的身體,交付於付出了大量金錢的富翁,以實現他們活下去的願望。這聽起來很瘋狂,然而如果大腦、記憶真的可以嫁接,這項技術真的可以實現,這種瘋狂的買賣無疑是極為可能實現的。為了續命,鋌而走險,是一件非常值得的事情。何況付出的,只是,死去就會對自己再無意義的金錢。

達米安良心發現,寧可不要這具對自己來說無比珍貴的肉身,也要救回那賣命的一家三口。這是遭一群幼稚鬼觀眾詬病的主情節。說這也太偉大了,也太高尚了,和他原來的性格設定不符合,而且來的非常的不自然。我卻認為這再自然不過。當你正在享受著一個身體,你突然恐怖的發現這個身體,是一個原本沒任何毛病,只是為救女兒,為了給女兒籌錢,而不得不簽下賣身契,所以就這麼活生生的被殺死了,然後這個身體就歸自己享用了。想想不覺得十分恐怖嗎?更何況身體的主人,他的思維並沒有死去,只是潛伏在某處。因為自己的自私,不肯讓自己衰老的生命自然離世,就毀掉了一個原本才三十歲,人生正當青春好年華的年輕人。他有著愛的妻子和孩子,只是因為貧困,就犧牲了自己而去救了家人。自己佔有了這樣一個優秀靈魂的身體。雖然自己不是主動犯罪,但是這個罪惡緣起,與自己能脫離關係嗎。與謀殺又有何異處?
更何況與這位男子的妻子女兒接觸,他才發現,與之相比,自己曾經是多麼的荒唐,為了賺錢而忽略了女兒,以致於自己年紀一大把,卻不能與女兒好好的相處,女兒是一個帶著對他的恨的存在。當他以愛德華的角色體會到來自妻子女兒的愛的時候,他深深受到了觸動,這種愛非常甜蜜,感人,而自己原本可以擁有,卻不屑的放棄了。這是一種靈魂的追索,達米安在經歷了這一切之後,對生命的意義進行了重新的排序,原本不值一提的親情被他重新安放在了第一的位置。當然精明的本能讓他依然精通存世的本領,這使他在與科學惡魔的鬥爭之中,他能夠最終佔據了上風。
是的,本來他可以藉助藥物,安然享受一個新生。重新開始運動、約會、將人生再來一遍。但是如果是那樣,這部電影就失去了意義。有人說,達米安已經愛上了愛德華的妻子和女兒,就以愛德華的身份和他的妻子女子繼續過下去不就得了,幹嘛要歸還愛德華的身體嘛。人有這麼偉大嗎有這麼無私嗎。我想說,人可以有這麼無私。自古以來,人有道德追求,而不盲目滿足於苟且的活著,本身就是人類的意義之一。愛德華是愛德華,達米安是達米安,他可以愛上別人的妻子女兒,但是他不能忍受這種道德譴責。自己以衰老的生命,奪去了別人本來自然的人生。因為原本屬於這家庭的是愛德華,是愛德華為愛犧牲身體,他才是那個配得到妻子女兒愛的男人。而達米安,不過是藉由這個身體靈魂的旅行,獲得靈魂新生的機會,獲得一種全新的生命體驗,這種體驗讓他反省自己的人生,並且真誠的願意與自己的女兒達成精神上的和解。
以前他曾經認為錢能買來一切,包括臨死前,都還想到也許可以用錢買來女兒的感情。他把自己的行為與愛德華的行為進行了對比,方才發現自己有多麼的齷齪。所以他變換了表達愛的方式,給女兒寫了一封真摯的信。當他發現女兒讀信時,淚光閃閃的表情,他釋然了,覺得自己終於獲得了一種諒解,他也能接受自己要離開世界這個事實了。確實,在金錢的追求上,他可以認為自己達到盡頭了,再求追求更多,又有什麼意義?

角色的成功,就是電影的成功

一部定影一般會由幾十個情節片段組成,每一個情節,每一個畫面,都應有獨一無二的意義。一般如果每一個單獨的情節都能帶動故事發生轉折,並且能解讀出不一般的意義,那就是成功的。假如只是平鋪直述,或者一些情節拖沓無意義,就是失敗的。

這部電影在細節的設置上,也挺講究的,達米安的塑造非常關鍵。達米安是一個精明的人,電影通過很多細節表現了這一點,這使人物逐漸立體,並且變得真實可信,而且全劇的劇情都要靠他的智力推動。做換體手術,他必須面的的一個問題是,假裝自己不再是過去的那個人,達米安要真實的下葬。

他在做這個手術之前,給自己留了好幾個後手,這在電影的交代之中,通過幾個畫面給了交代,包括手術之前,他在自己的墓地裡埋下的東西,以及手術之後,待自己發現自己的身體來自活人之後,他親手去挖出來。

初次與安東見面他就注意到了他脖子上的牌子,這使他與再生之後的他見面迅速就認出了他,並且他機智的了解了他的背景,得知他整日掛在口中的孩子本就是子虛烏有,這也使他在後來未成功的與安東換體手術之後,回答那個科學狂魔奧爾布賴特的問題時,沒有露出馬腳。

他在一次吃藥延時之後,腦海中出現的愛德華的記憶畫面,使聰明的他立刻警覺到,這絕對不只是一種藥物幻覺。因此他沒有信奧爾布賴特的胡扯,利用旅行的機會得以迅速能夠找到愛德華的妻子女兒。

最後又一個做換體手術時,他聰明的抓住了手術的漏洞,不允許身上有金屬,而偷偷捏住了一枚彈殼。使自己的靈魂沒有與安東的交換。當時看到這個手術進行的時候,還真嚇我一跳,明明知道主角此時不能死,可是愣是想不出來他怎麼能逃出去。編劇還是很厲害的哦。他能好幾次跳脫出我們的猜想。真是狡猾的編劇。

在老友家中躲避的時候,他能夠通過遮蓋的鏡子,馬上反應出來,這也是一個不安全的所在。說到這裡,我還得表達一下,電影中進行到愛德華安娜女兒沿著走廊呼喚媽媽時,那個場景有點點恐怖的感覺,而且也有種猜不透的未知感,不得不說,編劇編這個細節有點神來之筆。不斷轉彎的走廊,稍顯恐怖的音樂,一聲聲的呼噢,充分製造了懸疑。達米安和瑪德琳去找女兒,在一段時間的緊張過後,面前出現了那個面無表情的小男孩。可以說故事在這裡達到了一個小高潮。如果說先前愛德華為救女兒奉獻生命屬於一種成人的自願。那麼此處,一個富翁家的小男孩,因為自己要活命,就活生生剝奪了另一個家庭中,一個十歲小男孩活下去的機會。所謂的科技,所謂的換命,不過是另一種希特勒的理論,基因和金錢,決定了誰生誰死,那將是一個可怕的世界。達米安縱然不是什麼道德聖人,但是他不要這樣可怕的世界。此處,電影所要表達的價值觀得到了有利的彰顯。

電影的最後,達米安選擇了不吃藥物,讓愛德華身體中自己的靈魂漸漸消失。使愛德華回到自己的身體裡。結局中,愛德華終於醒來,在大海邊,他與妻子女兒團聚了。這是一個溫馨的畫面。達米安的奉獻自己的生命,就是得到了這樣的報償:一個相愛的一家。那不正是富翁達米安,懺悔自己的一生之後,所渴望的父慈子愛嗎。

本文首發於本人微信公眾號:美好影書
微信號:meihaostory
裡面有本人很多原創影評 書評 還有感性文字 有興趣可以去參觀參觀
掃二維碼可以加關注,謝謝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