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海軍上將:德魯伊特--Michiel de Ruyter

海军上将/Admiral

7 / 10,422人    151分鐘 | 122分鐘 | UK:123分鐘 (UK video version)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EuropaIvy

2016-10-12 18:49:52

一個被電影污衊的偉大君主,還原一個真正的威廉三世


因為這部電影為了戲劇衝突把歷史人物和歷史真相歪曲到了一個不忍直視的地步,我認為有必要讓大家了解一下歷史上真實的威廉三世。因為他的一生內容太多,我直接貼上一篇歷史研究文章,客觀,也便於大家理解。 荷蘭聯省共和國在15世紀末16世紀初經過了尼德蘭革命的洗禮,早在1521年就在奧蘭治家族的帶領下擺脫了西班牙的統治,獲得了獨立。同時,為了紀念奧蘭治家族作出的巨大貢獻,人們同意荷蘭執政一職專由奧蘭治家族的後裔繼承。然而,獨立後的荷蘭內部卻出現了分裂。一派以支持奧蘭治家族的中央集權派為主,他們主張中央保留執政一職,並建立統一的軍隊;另一派以維特家族為首的地方自治派,主張各省由大商人寡頭自治。 信奉新教的荷蘭聯省共和國成立後,被以法國為首的天主教國家視若芒刺,多次聯合瑞典等國向荷蘭發起攻擊,導致荷蘭外患不斷;另一面,以維特家族為首的地方自治派也虎視眈眈地想要奪取執政大權。內憂外患之下,奧蘭治家族的統治本身就已經岌岌可危了,更為糟糕的是當時的荷蘭執政威廉二世卻不幸年紀輕輕(年僅24歲)就因病撒手人寰。他去世後,以維特家族為首的造反派宣佈取消荷蘭執政一職,立即解散了軍隊,規定各省的防務由自己負責,還煽動議會頒布了《排除法令》,法令規定「凡是奧蘭治家族成員不能出任政府、軍隊高官的法令」。這就剝奪了奧蘭治家族擔任執政的特權。 威廉二世與英國的瑪麗公主(英王查理二世的妹妹瑪麗公主)的兒子威廉三世在其父親去世8天後才來到這個世界。出身於奧蘭治家族,又有著英國王室的高貴血統,原本風光無限,可惜父親的去世湮沒了他出生的榮光。小威廉自小體弱多病,而母親與其祖母因不和經常吵鬧,他在這種環境下逐漸變得沉默寡言、性格孤僻起來。威廉二世死後,奧蘭治家族就失去了昔日的雄風,況且,《排除法令》頒布幾乎剝奪了他成為荷蘭執政的繼承權,所以威廉的青少年時期都是在默默無聞中度過的,如同破落貴族。 然而,看似沉靜的威廉三世卻並不沉靜。他自小刻苦研讀兵書,博聞強識,在宗教上奉行宗教寬容的信念,著意培養作為一個領袖應該具備的素質。 俗話說,機遇永遠是給準備的人。威廉的這一切努力終於有了用武之地。 1672年6月,荷蘭共和國陷入了被全面吞滅的危險,7個省中有5個已基本淪陷,只有荷蘭省與西蘭省還在抵抗(不過這兩個省的經濟份量佔到了整個共和國的7成,是國家的核心)。儘管海軍統帥「海神」魯伊特率領的荷蘭海軍屢屢擊敗英、法海軍,卻仍然不能突破敵人的封鎖。不論是陸地上還是海洋,荷蘭人都被逼到了絕境。 國難當頭,當時執掌政權的維特家族出於商人利益的考慮,企圖以向法國委曲求全的方式免於交戰。然而,已經擁有強烈愛國意識的荷蘭人竭力反對維特家族的求和政策,數次發動暴亂。 歷史不會重演,但荷蘭人民依然記得奧蘭治家族在百年前爭取荷蘭獨立的豐功偉績。於是,荷蘭的部份有識之士向議長舉薦奧蘭治親王威廉為陸軍統領,因為奧蘭治家族與英格蘭王室是親家,在歐洲各國都廣有門路,在荷蘭軍中也享有崇高威望。於是,狂熱的荷蘭人一面推翻維特的統治,一面推舉年輕的奧蘭治親王威廉為陸海軍統帥,全權負責所有軍事行動,這一年他才22歲。 但是,威廉三世面對的是一個不能再爛的爛攤子,他既沒有軍隊也沒有金錢,拿什麼去拯救國家?更可怕的是,國家已經陷入了全面混亂與恐慌,許多人都在想盡辦法逃離荷蘭,成千上萬的人堵在阿姆斯特丹荷屬東印度公司門口兌換手中股票,多數人都認為自己手中的票據十有八九早化為了廢紙。 威廉深知,打仗是需要金錢的,想要金融體系恢復正常,首先就要穩住人心。於是,威廉三世命令守衛當著群眾的面打開金庫,讓驚慌失措的人們親眼目睹數十年前投資的白銀、黃金還原封不動地放在地窖里。他呼籲人們保持鎮靜,親口保證所有的票據全都依然有效,人們心中的恐慌總算得以緩解,阿姆斯特丹的金融體系又恢復運轉。 然而,天不遂人願,雖然威廉穩住了金融體系,但在一次戰爭中卻痛失了得力的海軍將領魯伊特,直接導致荷蘭在戰爭中的劣勢愈加明顯。 法國國王路易十四認為這場戰爭的勝負已定,他覺得荷蘭人投降只是時間問題,於是他回到了剛剛興建的凡爾賽宮慶祝自己的輝煌功績。同時,他下令停止進攻,將兵力分散在各處修建工事,坐等敵人投降。 前面提到過,威廉是當時英王查理二世的外甥,所以法國「太陽王」路易十四怕繼續攻打荷蘭會引起英王查理二世的不快。經過英法國王的協商,決定派查理二世的寵臣白金漢公爵去充當說客。白金漢勸說略顯瘦弱的親王早早投降,並保證英國將會盡力斡旋,給予荷蘭一個體面的條約。然而,奧蘭治親王威廉堅定地答道:「我的國家是很危險,但我絕不會眼睜睜地看著她失敗,因為我會戰死在聯合省的最後一條壕溝里!」 威廉用政治家的魄力和風範領導國民抗戰到底的決心,使得荷蘭全國上下士氣振奮,同仇敵愾。 白金漢公爵只好悻悻地回去覆命,聽說荷蘭人拒絕投降之後,路易十四覺得必須讓這個奧蘭治家的毛頭小子吃吃苦頭,法國國王再次命令軍隊前進,法國人準備發動最後的總進攻。法國著名的將領孔代親王與蒂雷納元帥一致決定直接攻打阿姆斯特丹,攻陷荷蘭首都。 兵家有雲,所謂「置之死地而後生」,荷蘭人在最後生死關頭,竟狠狠地將了法國一軍。為了阻止敵軍,奧蘭治親王竟命人鑿穿了保護荷蘭的攔海大堤,洶湧的海水瞬間淹沒了大片土地,阿姆斯特丹與海牙等主要城市成了孤懸海中的島嶼。法國人始料未及,對此也完全沒有對應之策,只能望洋興嘆。 1673年底,法國軍隊全部被趕出國土,年輕的威廉三世威信達到極點,獲得了「護國英雄」的稱號,用自己的能力獲得了各省公認,在歡呼聲中就任荷蘭執政。 1685年,查理二世去世,由於他死後沒有後代,所以王位由信奉天主教的查理二世的弟弟約克公爵繼承,即詹姆斯二世。但因新國王強調王權,多次忽視議會,打擊新教人士等一系列行為引起英國民眾的不滿。倫敦人民發生起義,將詹姆斯二世趕下了台。 因詹姆斯二世沒有男性繼承人,故其長女瑪麗公主成為第一順序繼承人。在1688年,詹姆斯二世的女兒瑪麗公主、女婿威廉三世受到英國議會的邀請,由托貝港登陸英國。他們接受議會的《權利法案》,確定了議會的權力高於國王的原則。同時,在英國議會的支持下,夫婦兩人共同加冕成為英國的國王和女王。詹姆斯二世在逃往義大利的途中被擒獲,後來在威廉三世准予其逃至法國。法國國王將詹姆斯二世收留,將其安置在聖日耳曼宮。所以,這場政變雖然令英國統治階級內部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然而卻是一場不流血的革命,故被歷史學家稱為「光榮革命」。 威廉成為了荷蘭執政,同時也是英國國王。想要做好英國國王並不容易。沒有金剛鑽,也不敢攬這瓷器活。威廉在擔任英國國王期間,體現了他的大智慧。 內政外交上,都出色地發揮了他的政治家的才能。在國內廢除了新聞審查制度,自覺履行《權利法案》的條文,與議會關係融洽,使得英國的國家機器正常運轉。對外,體現在與法國的戰爭上,尤其是著名的那慕爾之圍,威廉從頭至尾指揮戰鬥,贏得了英國民眾的尊敬。 由於威廉性格冷峻,不善表達,加上他的荷蘭人身份,起初並不為英國大臣以及民眾所喜愛。然而,人們都喜歡英雄。英法戰爭提供給了威廉一個做英雄的機會。 威廉入主英國後,信仰新教的荷蘭與英國便結成了牢固的同盟,這引起了以法國為首的舊天主教國家的不滿。於是,法國糾集薩伏伊等國發起了對英國為首的新教國家的戰爭。於是,英國、荷蘭、神聖羅馬帝國等結成同盟,共同對抗法國。 在這場保家衛國的戰爭中,威廉將自己打造成忠貞勇敢的騎兵,彰顯了運籌帷幄的才能。

1695年初,法國在弗蘭德斯(荷蘭邊境城市)糾集了一大批軍隊。從利斯河到斯蓋爾德形成一條防護帶。同時,法國將領維勒華把指揮部駐紮在圖爾奈附近。法國元帥博福勒斯帶著大約12000人,駐紮在桑布爾河河岸的那慕爾城。 另一邊,英國和荷蘭的軍隊在威廉的直接指揮下聚集在根特市附近。巴伐利亞選侯帶領一支勁旅駐紮在比利時的布魯塞爾,主要由布萊梅堡人組成的一小支軍隊駐紮在離亨伯賽德郡不遠的地方。六月初,雙方發起軍事行動。那慕爾城戰略位置非常重要,是英法雙方的必爭之地。威廉先佯攻弗蘭德斯,實際上卻暗地裡向那慕爾城逼近。 威廉的這項計劃獲得下屬以及盟軍們的熱情支持。瓦德蒙特將軍(威廉的表兄)率領大量兵力留在弗蘭德斯,以便監視法軍將領維勒華。威廉率領剩餘的約80000名士兵徑直向那慕爾城進發。與此同時,巴伐利亞選侯和布萊梅的兩支軍隊作為先鋒部隊。英國盟軍們的軍事行動協調又敏捷。 一方面威廉坐鎮總指揮部,負責下達攻城命令;另一方面,他親臨戰場,指揮作戰,毫不畏懼槍林彈雨。據說,麥可·戈弗雷是當時的英格蘭銀行總裁,他負責提供軍費,這時奉公來至國王軍營。在沒有威廉國王的命令下偷偷跑到前線觀戰。威廉對此非常惱火,責令他迅速撤離,但他卻認為國王都在前線,自己沒有理由退縮。威廉說:「這是我的職責所在,我可以將生命交由上帝保管,但你——」,當他們正在交談時,法國堡壘襲來一發加農炮,戈弗雷立即驚駭地匍匐到國王腳下,而威廉卻面不改色。這則笑話傳回英國,英國民眾深深地為他們國王的勇敢、堅毅所折服。 英方盟軍的精銳步兵在經過了一場血腥戰鬥之後,對布魯塞爾的外圍工事展開猛烈進攻。國王親自指揮進攻,據說在戰爭最為激烈之時,他一邊把手搭在巴伐利亞選侯的肩上,一邊喊道:「看看我勇敢的英國士兵吧!」在國王的鼓勵下,盟軍士氣大振,趕在法國維勒華救援那慕爾之前攻下了這座城池,使法軍遭受重創。盟軍俘獲了博福勒斯元帥,並通過這位元帥與法國達成停戰協議,於1697年9月20日在荷蘭的里斯維克簽訂《里斯維克條約》。合約使法國的地位遭受重創,使英國在國際政治中的地位大大增強。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