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吹夢巨人 The BFG

吹梦巨人/好心眼儿巨人

6.3 / 93,464人    117分鐘

導演: 史蒂芬史匹柏
編劇: 瑪莉莎麥瑟森 Christopher Abbott
原著: 羅德達爾
演員: 馬克勞倫斯 盧比芭爾后 蕾貝卡霍爾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冬瓜

2016-10-27 20:28:36

在夢開始的地方,與你同行


史蒂文·史匹柏近年的電影作品拍得越來越有一種教科書式的沉穩,敘事、運鏡、剪輯、美術、音樂,都是業界標竿的高水準,彷彿一件華麗的電影外衣,卻呈現出絕世高手站立頂峰的雲淡風輕。所有情緒的激盪在這件外衣下,隱約閃現。自2011年起,除了那部讓我在影院痛哭流涕的《戰馬》之外,《林肯》引而不發,《丁丁歷險記》波瀾不驚,《間諜之橋》哀而不傷,片子都很好,感情都隱忍。一副商業味道盡數抖落的大師氣質,又終究難逃一個「沉悶」的罪名。

到了這部《圓夢巨人》,依然如此,技術上,幾乎毫無瑕疵;情感上,又不失純真和童趣。我從不覺得這樣的片子沉悶,我很是喜歡。悶與不悶,關鍵是看心境。若帶著看超級大片的心情,期待狂轟濫炸的場面和跌宕起伏的懸疑,難免會失望。若是以尋回童真為目的,能為會心一笑而開懷,我便真誠推薦這一部。

美國已故著名評人羅傑·伊伯特如是說:「我們生活在一個時間和空間的盒子裡,電影則是盒子上的窗口。……在所有的藝術中,電影是最能喚起我們對另一種經驗的感同身受,而好的電影讓我們成為更好的人。」

這話出自伊伯特影評集《偉大的電影》前言,《圓夢巨人》當然不會是一部偉大的電影,卻不失為一部好電影。作為橫跨七八九十年代的最成功的商業片導演之一,史匹柏深諳好萊塢電影工業的商業法則,曾數次奪下影史票房冠軍,如今卻常常將商業片拍得不那麼商業。我不覺得這是能力的退化,或是工業流水線的隨手打造,也許只是因為在這個越來越快速的現代社會,想要尋找絲毫慢下來的至純至真,都有難度吧。

若我試圖用短短千言說明這部電影有多好,都終將徒勞。若我盡力論述一部電影如何讓我成為更好的人,皆會是痴人語。我只能說,這部電影,讓我知道了夢從何處開始。

現代科技讓許多人覺得一夜無夢才是好睡眠。可沒有夢的睡眠就像失去了夢想的人生,多麼無趣。夢裡的飛翔、馳騁和自由,都是夢中專屬。當然,也有噩夢,這是難免的。可偏偏世上會有一名造夢巨人,能送給你各式各樣的美夢。在他手中,夢這個我們從來抓不著看不見的東西,變成了一件又一件瓶裝寶物。

這是何其美妙的一件事。將夢物化,當然不是史匹柏的獨創,是因為有著名作家羅爾德·達爾的兒童文學名作打底,又有著名編劇梅麗莎·馬西森的妙筆擔保。三十多年前,梅麗莎就為《外星人E.T.》注入了影史中不可磨滅的美好,如今卻等不及電影上映就因病離世。生活中沒有圓夢巨人,無法阻擋生死的步伐,卻可以讓我們在生而為人的有限時間裡,多一些夢幻色彩。

所以,當圓夢巨人將小女孩帶到五彩斑斕的夢之源頭,當他們遇見難得的美夢,他們是多麼迫切地想要把美夢抓住。夢之所以美好,不是因為夢有多華麗,而是因為有你陪伴。跨過高山,越過海洋,藏在被窩裡的小小幸福,面對欺辱時被激發的抗爭,快樂與悲傷,多虧了有你同行。

就算這場相遇本身就是夢,長大之後會消散,但畢竟在那個夢開始的地方,有那麼璀璨難忘的繁星麗天,有森林的呼吸和大地的靜默,有夢的柔軟與輕微,有一起同行的爭執與喝彩……夢讓人敢於幻想,陪伴讓這幻想有了寄託。就算天各一方,依然擁有彼此。

很多時候,我覺得一部好的電影就是一個不忍醒來的夢。看著看著,沉醉其中,不知不覺,濕了眼眶。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請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不在別處(dongguazaibiechu)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