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第八頁--Page Eight

第八页/第八页

6.8 / 21,000人    99分鐘

導演: 大衛海爾
編劇: 大衛海爾
演員: 比爾奈伊 瑞秋懷茲 邁可坎邦 茱蒂戴維絲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Le Conquérant

2016-11-06 22:05:22

高級間諜世界的陰謀、利益與秩序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不得不說,英國人很會拍這種陰冷調的間諜片。第八頁、老木逢春、永不屈服構成了三部曲,冷笑著犀利揭露並諷刺了歐美大國的政治界和情報界的骯髒醜聞。 不像美國式的間諜片,英國片沒有不可能的任務或者神鬼認證之類火爆的動作,伊森亨特、傑森伯恩之流都只是低級打手,高級特工從來只需要開嘴炮就能翻天覆地。英國片也沒有毀滅世界之類的可笑的陰謀,陰謀從來只有一個目的:謀利。這三部曲就講了這麼一個接地氣的好故事。所有的陰謀和鬥爭都是在大眾百姓認知範圍之內的,其實也是世界正在真實發生的陰謀。 以英國現任首相亞歷克·比斯利為代表的團體企圖獲得干預世界任意爭議地區和爭議事件的權力以滿足自己的利益。要達到這一目的需要大量的資本,因此比斯利首相通過倫敦私募基金大亨斯特林·羅傑斯、英國國防採購專員麥克斯·瓦倫斯等人受賄、洗錢。羅傑斯為自己和首相的斂財方式是,成立一個名為「大橋」的慈善基金,以慈善為幌子接受來自格拉斯通公司的資金並進行洗錢運作。格拉斯通公司是一家跨國民營防務承包商,實際控制人是以蓋瑞·貝斯威特、法蘭克·丘奇、蒂鐸·帕森斯等為代表的美國財團大鱷。這些資本家通過為美國政府、情報機構以虛報高價並以極低的成本修建位於摩洛哥、羅馬尼亞、阿富汗等地的海外秘密設施而獲取巨額暴利,隨後將資金轉移至一些避稅地區洗錢。而長久以來,美國政府以反恐為先,只要有恐怖份子的情報,便對這其中的腐敗不聞不問。比斯利首相則通過美國情報機構的海外秘密設施,俗稱黑獄,獲得大量通過刑訊逼供而得到的重要情報。 然而,比斯利首相獲得情報後只將這些情報用於自己的政治目的,而並未轉達給英國政府相關部門,導致英國情報部門未對發生在倫敦的一場大規模爆炸恐怖襲擊做出防範,英國無辜群眾大量傷亡。

此時開始第一部《第八頁》的故事。英國國家安全局(就是傳說中的軍情五處)的局長本尼迪克特·巴倫所控制的一名線人向他遞交了一份絕密報告,報告中指出三大事實:一、美國在全世界範圍內都設立了用於刑訊逼供的黑獄,二、英國首相利用美國黑獄而非英國情報機構獲取情報,三、英國首相在倫敦恐怖襲擊發生前就已經獲知了襲擊情報。情報部門通過刑訊逼供獲取情報是全世界的通行做法和公開的秘密,但是,如果刑訊逼供真的被放到桌面上公開曝光則會引起巨大的政治醜聞和法律外交危機。這份報告為坐實美國刑訊逼供、侵犯人權、侵犯外國主權和司法獨立、英國首相縱容刑訊逼供、英國政府在防範恐怖襲擊上的瀆職等致命醜聞提供了關鍵的證據。 巴倫局長身為情報界的元老,歷經二戰、冷戰,為數十位英國首相服務過的老臣。他敏銳的意識到這份報告將引起西方政壇的震動,也將引起包括自己在內的傳統情報機關同首相內閣之間激烈對抗。首先,首相不通過本國的情報部門獲取情報而是通過美國黑獄本就說明政府對英國情報部門的不信任。其次,如果首相發現情報部門掌握了他的犯罪證據,將對情報部門先下手為強。再次,情報局內部必然有倒向首相內閣的內奸。通過一定的排摸,巴倫局長確定國家安全局的高級主管吉爾·坦卡德(女)就是這個內奸。為了挽回局勢,巴倫局長決定把秘密公開化意圖阻止首相對軍情五處下手。他在會議中把秘密報告傳閱給坦卡德和高級特工強尼·沃里克,並表示將按照工作規定將報告上報內政大臣安西婭·卡其賽德(女)。 巴倫局長之所以要把絕密報告轉給內政大臣是因為,從政府序列上,國家安全局受內政部指揮,內政大臣是其頂頭上司,另外,雖然首相是內閣首長,是內政大臣的上司,但是英國政治體系中,首相和各大臣屬於同一政黨但不一定屬於同一派系,或者沒有相同政治思想,且卡其賽德事先並不知曉首相的陰謀。這些因素將使得卡其賽德成為軍情五處在內閣高層中的後台。因此,巴倫局長認為把情報告知內政大臣是正確的選擇。 巴倫局長之所以把絕密報告轉給身為內奸的坦卡德主管,是要向首相一派傳達明確的資訊,那就是軍情五處已經掌握首相的犯罪證據,希望首相一派不要輕舉妄動。 此時隆重介紹本片主角,強尼·沃里克。沃里克年逾六旬,是軍情五處高層和資深情報分析師,和巴倫局長、比斯利首相、瓦倫斯專員同為劍橋大學校友,情報經驗豐富,深得巴倫局長信任,為人風流(導演需要)。沃里克曾經在妻子懷孕期間另覓新歡,巴倫還當了接盤俠,這也是沃里克的女兒朱利安厭惡沃里克的原因。 沃里克看完報告以後同樣敏銳的發現了首相的陰謀,也明白了好基友巴倫局長的用意,但是沃里克意識到軍情五處所面臨的危機比巴倫局長所認為的更嚴重。此時,坦卡德受首相命令行動起來,侵吞公款資助自己的兒子化名拉爾夫·威爾遜開設一家私人偵探社監視巴倫和沃里克。拉爾夫的計劃是接近沃里克家的對門鄰居,人權活動家南希·皮爾潘(女),以達到監視沃里克的目的。豈料皮爾潘本來就打算接近沃里克。 在整個故事裡,皮爾潘看似是主要人物,其實只是支線。皮爾潘的哥哥長期在中東為人權事業奔走,在加薩的一次活動中被以色列國防軍擊斃。皮爾潘通過各種方法認定沃里克是英國政府高官,她接近沃里克是希望其為她調查她哥哥死亡的真相。 當皮爾潘接近沃里克時,沃里克懷疑她是首相派來監視他的間諜,因此委託老朋友羅洛·馬弗利調查皮爾潘。 羅洛·馬弗利,曾經是軍情五處資深特工,也是軍情五處審訊、跟蹤教材的編寫者,聽口音應當是蘇格蘭愛爾蘭那一片出生的。羅洛的公開身份是小報記者,是將機密情報賣給媒體被逐出軍情五處的叛徒。其實,那是巴倫局長和他一起演的苦肉計,羅洛得以在情報界人士不知情的情況下成為巴倫局長調查情報部門內部的另一名線人。 皮爾潘很快被排除嫌疑。揭露了秘密的巴倫局長突然莫名其妙的心臟病發作離開了人世。首相加快對情報機關的重組,將沃里克等老牌間諜排除在外,因為老派情報機關只調查真相,而不為當權者的利益製造真相,而坦卡德成為了安全局代局長。本應揭露首相犯罪的卡其賽德內政大臣則被首相收買,被任命為副首相。沃里克因手持絕密報告並拒絕了首相高官厚祿的收買,成為了英國倫敦警察廳政治處追捕的通緝犯。皮爾潘則幫助沃里克逃亡。在逃亡的路上,沃里克同坦卡德達成協議,沃里克上交證據,而首相將允許沃里克流亡,並公開以色列槍殺皮爾潘哥哥的秘密。 英國政府公開了以色列軍事情報局關於殺害皮爾潘哥哥的秘密報告,各方高官紛紛公開譴責以色列軍方殘忍殺害英國公民的行為。沃里克化名湯姆·伊利亞特則獨自飛往加勒比海上一個叫特克斯凱科斯島的英屬避稅天堂流亡(這個島真實存在,是個很美的旅遊勝地)。但首相一派並不打算放過他這個告密者。這裡開始第二部《老木逢春》的故事。 僅僅六個月後,貝斯威特等資本家也來到特克斯凱科斯島。他們的目的是以度假、投資酒店業為名繼續在避稅天堂洗錢。此時,新任美國中央情報局長上任。這名新局長對官商勾結滲透情報界深惡痛絕。同時,他也為了堵上一些經費缺口,派遣高級特工柯蒂斯·佩理西耶帶隊來到島上敲詐這些資本大鱷兩億美元。佩理西耶以度假企業家的身份接近格拉斯通女公關美蘭妮·芙爾,外人看上去像王老五泡妞,實際是為了獲取格拉斯通公司內部黑幕證據。這一計劃失敗後,他發現了隱居島上的沃里克並非善類,很有可能是同行。他甚至懷疑英國情報部門也在針對格拉斯通公司展開行動。在確定沃里克「流亡叛諜」的身份後,他同沃里克達成協議,給予沃里克一筆報酬並幫助他繼續流亡到其他地方,沃里克則幫助佩理西耶敲詐。沃里克去哪裡流亡不好,那麼湊巧來特克斯凱科斯也是有目的的。他就是要伺機挖出首相幕後的金主,反擊,最後獲得自由身。 沃里克通知羅洛聯繫上沃里克的一個前女友,前軍情五處特工,現任斯特林·羅傑斯高級助手和情人的瑪格特·蒂瑞爾。沃里克要求瑪格特獲取斯特林運營的大橋基金的幕後情報。 美蘭妮·芙爾名為公關經理,實為蒂鐸等資本家的性奴,她在不堪忍受之下謀殺了蒂鐸。沃里克成功利用美蘭妮獲得了格拉斯通公司內部消息。在掌握了證據,策反了格拉斯通財務主管克萊爾·克洛維斯後,沃里克和佩理西耶逼宮成功。然後佩理西耶受美英情報機關的巨大壓力,沒有履行幫助沃里克繼續逃亡的承諾。但最後,佩理西耶放任沃里克和瑪格特在當地人的幫助下逃離小島。 第三部《永不屈服》故事由此展開。沃里克逃亡德國時,迫於財產耗盡,打算結束逃亡生涯。他同女兒朱利安聯繫,卻不料女兒的男友是軍情五處派來監視她的特工。沃里克在瑪格特和羅洛的幫助下同英國獨立報主編貝蘭達·凱合作,意圖曝光比斯利首相的醜聞。坦卡德局長敏銳的政治嗅覺告訴她,比斯利首相的任期差不多了,她要抱個新的大腿。於是她看上了副首相卡其賽德。為了展示自己作為同盟的價值,坦卡德把副首相那個深陷醜聞的sb丈夫從烏克蘭行賄案中拉了出來。坦卡德知道比斯利政權已經面臨倒台,她需要新的後台,而卡其賽德則需要情報部門保證自己的政治前途。於是坦卡德和卡其賽德兩個女人形成同盟,在比斯利首相背後挖牆腳。為了達到扳倒比斯利的目的,坦卡德又向沃里克伸出了橄欖枝,許其和羅洛繼續在軍情五處擔任高官,結束逃亡生涯。 最後,斯特林公開承擔了醜聞的責任,比斯利宣佈辭去首相職務。獨立報名聲大震。卡其賽德宣佈參選首相併極有可能獲選。比斯利也沒有全輸,他出任了跨國財團大鱷和防務巨頭的伊朗事務總顧問,繼續他的政治生涯。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