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鋼鐵英雄 Hacksaw Ridge

血战钢锯岭/钢锯岭/钢铁英雄(台)

8.1 / 595,051人    139分鐘

導演: 梅爾吉勃遜
編劇: 安德魯奈特 羅伯特申坎
演員: 泰瑞莎帕瑪 安德魯加菲 山姆沃辛頓 路克布萊西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地瓜

2016-11-11 17:58:10

《血戰鋼鋸嶺》:在他面前,我只有無言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血戰鋼鋸嶺》(Hacksaw Ridge)絕對是今年尾聲的兩部戰爭重頭戲之一(另一部自然就是《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了)。2016年9月4日它震撼了威尼斯電影節,外媒好評如潮;11月4日剛在美國上映又備受讚譽:爛番茄有86%的新鮮度、96%的觀眾喜歡它;metacritic71/100的專業評分;豆瓣電影8.4/10的評分。本片尚未引進,國內的小夥伴們暫時還看不到;但豆瓣電影顯示本片會在2017年1月引進,發行方中也有中國公司,所以應當會引進。然而本片分級為R,所以就算引進,影片能否保持完整性也讓人懷疑;而R級,是本片很重要的一個組成部份。
《血戰鋼鋸嶺》講述的是一個在常人看來難以相信的真實故事:一個名為戴斯蒙德·道斯(Desmond Doss)的虔誠基督徒在二戰期間應徵入伍,卻拒絕持有武器和殺人,驚呆了訓練營上上下下的官兵。經歷了種種困難後他最終以醫療兵的身份來到了太平洋戰場。美日在沖繩島血戰,並在鋼鋸嶺(Hacksaw Ridge)爆發激戰,雙方都傷亡慘重。

美軍一度攻下鋼鋸嶺,然而日軍瘋狂反撲,美軍被迫倉惶撤退下嶺。道斯的連長撤退後清點人數,發現全連(150人左右)只有32人撤下山嶺,目瞪口呆驚呼上帝(Good Lord)。無數傷員被遺留在戰場上,要嘛孤獨等死、要嘛慘遭日軍屠戮。而此時的道斯拒絕撤退,他孤身一人、手無寸鐵,在日軍遍地、炮火連天的鋼鋸嶺上,艱難地爬過一個個彈坑,檢查每一具屍體,救助無助的美軍傷員,甚至還幫助了一名日軍傷員。

鋼鋸嶺高出美軍陣地一百餘米,嶺壁陡峭到與地面幾乎成直角,道斯用繩結沒日沒夜地先後把遺留在戰場上的75名美軍傷員送下山嶺。

他由於驚人的勇氣和表現被授予榮譽勳章(Medal of Honor),是首位獲此榮譽的「拒服兵役者」(Conscientious objector);而以這樣的身份獲得榮譽勳章的,美軍在二戰期間也只有三位。
說到這,我似乎把整個電影都劇透完了。但我覺得這麼一個傳奇故事,恐怕只有講出來才能吸引大家去影院看。而且這樣一個故事,吸引人的地方並不是它的情節,或者說結局;故事本身已經足以吸引人了。
這樣一個故事,簡直就是為導演梅爾·吉勃遜量身打造的。大家都知道這個保守主義右派老頭是多喜歡展現人的信仰的片子(《勇敢的心》、《愛國者》、《天兆》、《啟示》等等)。
針對戴斯蒙德·道斯的簡單故事,導演梅爾·吉勃遜也並沒有用什麼非常複雜的敘事方式,沒有做什麼非常深刻的人性挖掘。他只是用一種很老派的平鋪直敘的方式,原原本本把他的故事講出來。他對很多細節做了還原,這從電影結尾的人物訪談中可以看出來。這是一種很聰明的做法。如前所說,這個簡單的故事本身蘊含著力量——一件大家認為不可能發生的事情發生了,「聖母婊」拯救了世界,天真戰勝了成熟,理想戰勝了現實——如若這個故事是虛構的,故事中的角色和編故事的人恐怕要被觀眾罵得狗血淋頭(參考《行屍走肉》第六季中觀眾對摩根的態度);然而這件事卻是實實在在發生的,所以只需要自然而然地讓觀眾感受到這種力量,就足夠了。
那麼如何讓觀眾相信這道斯戴斯蒙德不是個傻白甜聖母婊呢?怎樣不讓觀眾覺得道斯不過是運氣好呢?怎樣看待道斯這個人這種價值觀呢?梅爾·吉勃遜對這個故事中的幾個關鍵節點做了細緻交代。
首先是道斯的性格。對於他不願碰槍的原因、他這種獨特的價值觀的形成,電影給出了令人信服的解釋。第一個是他幼年時與哥哥哈爾打鬧,失手打傷了哥哥,突然開悟,後來信奉一個叫「七日復臨派」(Seventh-Day Aaventists)的小教會,絕對不殺人。第二個是他的父親是一戰老兵,回家後酗酒、與母親吵架。一次父親酗酒後險些槍擊母親,道斯奪下手槍後差點殺死父親。兩個原因疊在一起,導致了他對武器和暴力的極端憎惡。
其次是道斯生還絕不僅僅是因為他的信仰或是運氣好。電影交代了他生長於維吉尼亞的山區,從小爬山不費勁;到了新兵訓練營,雖然不摸槍,體能訓練卻名列前茅。他反應敏捷、體力充沛,這為他日後在鋼鋸嶺上躲避日軍到處救人埋下了伏筆。
然後,本片著墨最多的,是道斯對和平的信仰與戰爭的關係。這種關係最初以碰撞的形式出現:無論是戲中角色,還是螢幕前的觀眾,在起初都會覺得道斯這種信仰是非常可笑的。他就是一個——我第三次用到這個詞了——聖母婊。
因為第一、他的信仰會害死他自己。在道斯決定三軍的時候,父親質問他:「你以為戰爭會去遷就你的理想?」(Do you figure the war is going to fit in with your ideas?)
其實這還不能稱之為「聖母婊」,坐實這一稱號的事實是,他的信仰還可能會害死別人。在訓練營,中士就在其他士兵面前譏諷他:「二等兵道斯不崇尚武力,別指望他在戰場上會救你們!」中士的話不無道理。很多時候,戰場上要殺死敵人,才能救自己的戰友。一個連敵人都殺不了的人,如何依靠他?
不過這些職業軍人們沒有意識到的一點是,還有很多時候,要救人,沒必要殺人,真的就只需要字面意義上的「救」,救死扶傷的「救」。這就是道斯的思考角度:「當整個世界執意要將自己撕得粉碎時,我覺得想把其中一點拼湊回來並不是一件壞事。」(With the world so set on tearing itself apart, it doesn't seem like such a bad thing to me to want to put a little bit of it back together.)
在一場戰爭中,殺人很重要,但救人也很重要。我們最不希望看到的,就是一將功成萬骨枯。所以到了戰場上,即使戰友告訴道斯有的傷員已經不行了,沒法活著回到後方,他的回答是:「你也不能肯定。」(You don't know that.)
在戰爭中道斯的信仰仍舊顯得格格不入,但從某種程度上說,正是戰爭的殘暴孕育了道斯對和平的信仰。因為他從小耳聞目睹一戰給他的父親還有家庭造成的創傷。小時候,當父母吵架之後,母親會告訴他:真希望你見過他戰前的樣子;當他的哥哥哈爾三軍入伍展示自己的漂亮軍服時,父親的臉上沒有喜悅,口中講述的是自己戰友的漂亮軍服是如何被子彈打穿、被鮮血染紅的;當戴斯蒙德要三軍時,父親帶他來公墓,告訴他自己三個最好的朋友就躺在這裡,被蛆蟲啃咬。
在描寫鋼鋸嶺的慘烈時,導演梅爾·吉勃遜絲毫不吝嗇血腥而暴力,這也是為什麼電影最後被定到了R級:對噴灑的血漿、飛濺的四肢、燒焦的皮膚絲毫不加掩飾。導演壓根兒不想照顧觀眾的感受、不想美化暴力。當戰爭突然打響時,我幾乎是脫口而出「臥槽」。我不能說觀看這段戰爭場面很愉快,但我覺得這是一部戰爭片的基本素養:一切都可以美化,唯有戰爭場面不行。不論目的有多麼崇高,戰爭本身永遠是殘酷的,是要流血、要斷胳膊斷腿、要家破人亡的。

這時我會想像,在充滿人肉焦糊味的灼熱戰場上,遠處敵人和戰友的屍首鮮血混在一起、自己腸子流了一地時,有道斯這樣專注救人的人,哪怕他不開一槍,也是自己的幸運。
就在對戰爭殘酷的描寫中,道斯的信仰的可貴之處體現出來:如果說戰爭中每個人都不得不釋放心中的野獸,那麼道斯就是指引這些野獸重歸文明的燈塔。
在最後的高潮中,道斯發了瘋一般在鋼鋸嶺上爬行,爬過層層疊疊的屍體,拯救每一個還有一口氣的戰友。他每送一個戰友到嶺下,就獨自在嶺上歇一會兒,口中唸唸有詞:「主啊,求您讓我再救一個,讓我再救一個。」(Please, Lord, help me get one more. Help me get one more.)
在這一刻,觀眾們徹底被他折服了,全連官兵也被他折服了。這場戰役的傷亡數以萬計,而他只想多救一個;整場戰爭中人命如螻蟻草芥,而他還把人當人。在這一刻,我相信,槍法、醫術、運氣,都不足以支撐一個人完成這樣的創舉。只有信仰可以。
在重上鋼鋸嶺的那天,正好是個週六,週六道斯要禱告。於是全連官兵,靜靜等他禱告完才上戰場,彷彿相信他的信仰可以庇佑自己。
漸漸地,在血肉橫飛的戰場上,道斯那與戰爭格格不入的信仰反而成了支撐士兵們信念的支柱,這不能不說是一件諷刺的事情。
聊完了道斯的信仰與戰爭的關係,我們再來說說道斯信仰的意義。道斯的戰友曾經瞧不起他,單純地認為道斯不摸槍無關信仰,只是他膽小。看來即使在多元化的美國,道斯這樣特立獨行的價值觀也太非主流了了一些。於是他們挑釁他、揍他,道斯真的從不反抗。但最後道斯用行動證明了這無關膽小,只是他展現勇氣的方式與他人不同。
其實道斯還是幸運的,他的戰友們只是揍他而沒要殺他,戰場上他也沒有遇上特別兩難的(要嘛殺敵要嘛死戰友)選擇,還有一個不介意他奇葩的女友。

題外話:歷史上上的道嫂也很漂亮。

道斯的事蹟是一個奇蹟,但也僅此而已——太多有信仰的人並不如道斯這般幸運;道斯的信仰也不能阻止美日雙方士兵的殺戮;而道斯所救的那些人,對正常戰爭來說微不足道。從這個角度說,道斯的信仰對他自己以外的世界毫無意義。他改變不了這個世界。
但至少,他也沒有讓這個世界改變自己。至少,很多本來會死掉的人因為他得以活著回家。
至少,更多的人得以知道:戰爭是很殘酷的,你不殺人,就會被殺;但真的有傻子,只知道救人,而且救了很多人。這個傻子,在人們對人性絕望時,給了人希望。
影片最後就傳達了這麼一個道理。很簡單嗎?是的。但也很純粹。在這種純粹面前,我只有無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