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盛先生的花兒--The Song Of Cotton

盛先生的花儿/养老计划/TheSongofCotton

5.9 / 29人    98分鐘

導演: 朱員成
編劇: 朱員成 吳波
演員: 顏丙燕 王德順 艾麗婭 李乃文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子將安之

2016-11-14 06:17:59

「棉花之歌」——雞湯營養不飽肚


                                                      「棉花之歌」——雞湯營養不飽肚
                                                                                                                 子將安之
暑期觀看了王德順老爺子的《冬》,大為讚賞。80高齡的老臘肉,表演絲絲入扣,每條皺紋都會傳情,著實驚艷。顏丙燕,把個《萬箭穿心》演繹得「萬箭穿心」,潑辣不失善良,堅韌地道的漢妹子深人人心。

如此「實力派」扛鼎,《盛先生的花兒》會有怎樣極致地綻放啊?
灼灼其華的桃花?孤男寡女共居一室,整點情情色色撩眼球哦,木有;出淤泥不染的荷花,清純保姆質本潔來還潔去,道德榜樣哦,木有;傲霜鬥雪的菊花,底層人民樂觀打拼,人窮志不短哦,木有……
好吧,花兒,也的確是有的。「盛先生的花兒」,不止一朵。
棉花,棉——花?棉花!

百度一下: 棉花並不是花,棉花植物開的花卉是乳白色或粉紅色花卉。平常說的棉花是開花後長出的果子成熟時裂開翻出的果子內部的纖維。多用作服裝織物,防寒保暖。
棉花奉獻出的是自己全部的果實,給人溫暖。不是花,勝似花?!

導演很有才華,想表達的很多。作為女性觀影者,竊以為:影片就是一曲讚歌,「棉花之歌」!眾多棉花般的女人們成就了「盛先生」們,她們都是「盛先生」們的「花兒」,綿綿軟軟的「棉花」!

盛先生何其有幸!
盛琴、盛鼓,憧憬「我敲鼓來你彈琴」的盛先生如願,兒女雙全。
可是,給他孕育一雙兒女的兩位女子(他青年和中年時期的「棉花」)都過早的離世。
前妻苗華,姑且給這個女子一點點安慰吧,稱其為「前妻」(至死都沒有得到過那一紙文書)。公元1968年,冷眼和唾沫就足以將未婚產女的她推向絕境。盛琴的哭訴讓我們清晰地看到了苗華被拋棄的悽苦。
盛鼓在母親離世後定居澳洲,對年邁的父親不聞不問。無疑暗示了另一個女人不快樂的人生。
透過苗華照片背後的「愛妻苗華」幾個字,我分明看到了《雷雨》裡的周朴園……

刻意的,女主角叫棉花。43歲的她被誣不能生育,遭丈夫遺棄。委身於打工的「成人用品」店老闆,辛苦地討生活。儘管被命運蹂躪得千瘡百孔,仍不怨不恨,不狡不詐,樸質善良。她的確是「花開不為人讚美,花放不求誰聞香。只是獻花送溫暖,只是用花作衣裳」(《棉花》現代詩人:葉千華)的棉花,綿綿軟軟(包括聲音),給人溫暖。
她闖入老年盛先生生活的全部要義就是——圓夢。圓盛先生的「青春夢」,圓盛先生的「良心夢」,圓盛先生的「圓滿夢」……難道不是嗎?悉心照料患「老年痴呆症」的盛先生,吃喝拉撒,無微不至。更重要的,是滿足耄耋之年的盛先生的精神需求。棉花來自盛產「花兒與少年」的甘肅,盛先生插隊的甘肅,以呼應盛先生的青春。「棉花」、「苗華」,同樣刻意的諧音。場景切換中,真假虛實間,既交代清晰了情節主線,又詮釋了人物的心路歷程。
早年拋棄妻女的盛先生,輾轉反側,心心唸唸,終於了卻夙願,圓滿地「結婚」了。紅妝的棉花,不,「苗華」——棉花和苗華的共同體,給予了他(那個深深傷害過她們的男人)最溫暖的「臨終關懷」。風流叱吒的男人們往往會得到圓滿的一生,只因眾多棉花般女性的存在。棉花們的溫暖時刻都在,觸手可及。

盛琴,豪車華服,頤氣指使。但骨子裡仍是棉花,與棉花的隱忍不同,她是一朵掙扎的「棉花」。
等待始終「只聞其聲,不見其人」的張國慶,夜夜空守夜夜空,花開花謝自凋零。有名無實的丈夫,桀驁不遜的兒子,「老年痴呆」的父親,遠走他鄉的弟弟,至親的四個男人木有給她一絲暖意,反讓她身心俱疲,心力交瘁……而她始終堅守,如紮根的棉花,守著腳下的泥土,不離不棄。

棉花的閨蜜,回收廢品,掙扎於都市邊緣地帶(同樣是一個父親缺位的家庭)。善待拾荒老人的細節彰顯其本性的質樸。可是,她那已經有了N個溜溜球(或是陀螺之類玩具)的兒子,竟然鬧著還要再買,只是因為又出新款了。少年的形容間看不到一丁點寒門孝子對母親應有的關心體諒。這樣的兒子長大後可能回饋「棉花母親」溫暖嗎?毫無懸念,答案必定是否定的。那蹣跚前行的拾荒婆婆,不就是她的明天?

影片中的男子們,從菁英階層的張國慶到底層殘喘的小老闆,都如盛先生一般,造就了一個個「父親缺位」的家庭,辜負著摧殘著一朵朵的棉花……盛先生的一生是千百年來男權世界的極致模板!

影片結尾:大片的棉田,吐蕊的棉花,綻放的棉朵,努力地將身子擠出棉殼,釋放柔情,蓬蓬的,暖暖的。
背著孩子的棉花舒心地笑著,輕快地從棉田中走向遠方,家,希望……
小寶寶的神情絕對是神來之筆:驚艷於棉花的美,驚奇、讚嘆、喜悅……小表情,天籟一般。
可是,宿命般的「父親缺位」——綿綿軟軟的棉花能給他一個健全的家嗎???

「棉花之歌」,精心熬製的女性專屬心靈雞湯。可是,殘酷的現實告訴我們,雞湯有營養,不飽肚子啊!
祝福天下棉花女子,站成木棉!用「紅碩的花朵」將「沉重的嘆息」演繹成「英勇的火炬」……

PS:也許是期望值過高,兩位主演的表現乏善可陳。倒是艾麗婭的表演張弛有度,神形俱佳。最佳鏡頭獎頒給小狗(盛先生拳擊小老闆時的特寫)和小寶寶。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