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末代皇帝--The Last Emperor

末代皇帝/末代皇帝溥仪(港)

7.7 / 111,821人    163分鐘

導演: 柏納多貝托魯奇
編劇: 柏納多貝托魯奇
演員: 尊龍 陳沖 彼得奧圖 黃自強 坂本龍一 鄔君梅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參棘

2016-11-15 22:22:53

自由所求


假設用另一種眼光看一個人的所作所為,或而驚艷或而平常,但都不及用餘光去瞥見他的旁枝末節,那時有些反應才是我們本身逼真而求實的心理表徵亦或是最純粹的理解常態。所以看完這部由貝納爾多·貝托魯奇指導的電影--末代皇帝,有很多觀念與認識都不在囿於本身整體所定義的屬性內容,而是由細微節點出發,試圖從累牘中庸的看法中截取些令人明媚的見解。

    由內向外,由徐至掠,由疏陌往熟稔,這些僅僅遷就了時間的東昇西落,一種歷史的誕生卻是無法避免。正如溥儀所在時代迸發的潮流,它們尖銳地與歷史為伍,營造了那個時代其獨有的沉重氛圍 ,所以他註定在這種氛圍中生長,非附和現實價值觀的成熟 ,又在另一種政權幻變的環境裡老去死亡,追其一生,凡夫俗子的生平與他的平生形成不可相契的落差,極致卻也在這裡顯現:凡人暫且安生自足,無拘無束,皇帝卻流落於制約,招一世罵名,並寄於簿冊,供其後人議論討伐。所以謂其頗為不公,現實卻以理曉情,把溥儀的罪證作為應徵賣國的表現,這的確不容置喙,事實的公信力也足以強大到超過它本身真實力度的數倍,以致影響我們這一代人對他長此以往的固執偏見,一部份的偏見尚且還有力真切,但令一部份卻隸屬不公不全,整體格局成了大多數人「擁躉」的那副模樣。所以無論在哪個時代,他毋庸置疑地成了千古罪人,並且從始至終,毫無保留。他在眾人面前夭折地體無完膚,有自由意識從來都是虛妄與身處悲劇中的掙扎行為。這是從歷史角度剖析的溥儀,亦是大眾眼裡的溥儀,落得不光彩琉璃,也不曾在年少贏得牽扯的自由,可恨卻一直可悲。

    後半生的踽踽獨行背負了太多難以承受的自我悔恨感,獲取的自由不再是抽象的客觀實物,但他卻無力享受,陷入對前半生的懷念。電影臨近結尾處,他買了一張票進入紫荊城,佝僂,孑然一身的背影 拉進了孤獨,融入一絲念想的還有當初侍內大臣送他的綠蟈蟈,當年奶聲奶氣,如今卻白髮蒼蒼。鏡頭一轉,一個小孩冒出,質問是他誰,他一一作答,拿出藏在龍椅後的一個小桶以此證實,開蓋,蟈蟈篤緩地爬出,蒼黃與陳舊交織,經歷年歲,風霜泛起,正如離去的他,試圖回到起點。從一出生,他就固定在那座張狂的城境內,一牆之隔,牆內長辮裙裝,牆外短髮麻衣,分開的兩個世界各自營生,不協和也不冒犯,畢恭畢敬便是常態,也顯證了兩種政權的相衝,但不涉及大多數人,他卻未能倖免,接受了文化,卻限於方寸,弱冠時卻不被許可踏出城門半步;提及了衣食無憂,卻承讓了年少韶華的表達自由,不是自我的決定,而是命數的規定與遷徙。餘生都在掙扎與斗破,這就是一個人冗長的一生,富有色彩,戲劇,卻一直患得患失,直達命運完結,化整為零,我們大多數人的生命來源於未知的不可預測性,平庸走完便亦安好答謝神靈,他的生命卻來源於上代的確信與歷史的必然。從這一點,我們就顯得有些資本傲然,自由變得毫不含糊,予他卻惜之如命。不僅僅是肉體上的,精神中的詰責也當仁不讓地給了自由一記耳光,讓它在某個大陽當道,陰雨綿綿的節點放棄自身,妥協於現在,安身立命地接受一切,或許這便是溥儀糾結的終結處。他並非聖賢,所以強加在他身上的非主觀因素才會釀成大錯,成了乃至死亡以後的枷鎖。拋開其他,當做凡人,是否會生存地自我一些。

    莊士敦筆下的《紫荊城的黃昏》刻畫的溥儀平常無奇,像個未經諳事的孩子,爾後卻成了最後一位皇帝,時代不濟與沉淪的腐朽都已遠去,躺在陵墓裡的溥儀不記得,不念想,亦不會讓出那三分自由來,這早已屬於他,為時尚晚,卻也在那一副枯木里變成了他的姿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