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夏日之戀 Jules and Jim

祖与占/夏日之恋(台)/朱尔与吉姆

7.8 / 40,021人    105分鐘

導演: 法蘭索瓦楚浮
演員: 珍妮摩露 奧斯卡華納 亨瑞瑟瑞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Clyde

2016-11-23 00:37:18

兩男一女的絕美之戀(2005.07)


該片的大陸譯名是「朱爾與吉姆」。
Truffaut,大陸譯為「特呂弗」,港台譯為「杜魯福」。大陸的譯法更接近發音,而港台的譯法更加「中國化」一點。與Truffaut齊名的Godard,大陸譯為「戈達爾」,港台譯為「高達」,也是如此。
「新浪潮」的那幫「牛人」中,我是偏愛Truffaut的,因為他一直拍個人化的、好看的、富有誠意的電影。Godard始終是個電影先鋒,但越來越極端,越來越遠離觀眾和電影的本性。在音像店,老闆經常向我推薦Godard的片子,我通常的回答是,「我已經煩透了這傢伙了。」Godard的片子,我喜歡的非常有限,都是早期的作品,像《斷了氣》、《狂人皮埃羅》等。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就是Godard的許多作品雖然整體看來是個敗筆之作,但總會有幾個閃光點的。而Claude Chabrol(克勞德·夏布羅爾)妥協得太徹底,臨摹希區柯克的卻難以和希大師比肩。艾瑞克 Rohmer(埃里克·侯麥)的優雅、睿智和曖昧曾經讓我非常欣賞,但他太依賴台詞了,抽掉台詞,他的片子也就成為空殼了。很多朋友都說,好的電影不應該太依賴台詞。其他「新浪潮」導演看得不多,不敢妄加評論。
吳宇森的《縱橫四海》也是講兩男一女的故事。老吳的靈感很明顯來自於《Jules and Jim》。老吳為了表示對Truffaut的敬意,給兩位男主角起的名字正是「祖」與「占」。而《縱橫四海》對由鍾楚紅、周潤發、張國榮組成的「三位一體」之間的關係描寫和情感刻畫,也很明顯地參照了《Jules and Jim》。
記得看老馬丁的《再見愛麗斯》時,看到片中有個叫「Joe and Jim」的酒吧,竟也想起《Jules and Jim》。其實,兩者還真有一個很大的相似之處,就是它們都可以簡寫成「J&J」。Truffaut在訪談中談到,他是在一個舊書店買到該片的原著小說《Jules and Jim》的。當時,《Jules and Jim》是一本寂寂無名的小說,是Truffaut發現了它,而最初吸引Truffaut的正是「J&J」!
《Jules and Jim》為XK所出的「The Criterion Collection」製作的D9,花絮相當可觀,有Truffaut本人的訪談,有《Jules and Jim》小說作者後人的訪談,還有兩條評論音軌,一條英文,一條粵語。粵語評論音軌由香港著名影評人舒琪和黃愛玲評論。
很長時間沒有一部可以真正打動我的電影了,《祖與占》屬於這樣的電影。這樣的電影我不願意多作評論,最好的評論是「再看一遍」!因此,上面我只說些題外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