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名川

2016-11-30 20:22:17

災難片的政治正確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國內的災難電影似乎很少見。太難拍,倒不是國內的特效技術或是財力不行,而是災難電影的重點從來不是災難本身,而是災難中的人。

所以我們只好找找國外電影解渴,98年《鐵達尼號》應該是很多人的災難片啟蒙,然而比起成百上千人從豎起的輪船甲板上極速滑下,我們當然更感動於傑克和蘿絲的愛情,蘿絲來自敗落大家,所剩的只有個貴族名號的空殼以及罕有的美貌,本要為挽救家族聯姻,卻偏愛上個底層的男青年,這基本就是一夜情的節奏,因為所有人都會千方百計來拆散,結果一場海難竟讓一夜情昇華為史詩級愛情,這不是普通的海難,是整個腐朽老派的英國上流集團在各種五光十色的晚宴里衝昏了頭,終於撞了冰山。

蘿絲到達美國後仰頭一看,那巨大的自由女神像正聳立在漫天微雨中。這一畫面意味深長:老牌的大英帝國終將式微,新興的美利堅合眾國崛起了。

今年的災難電影《深海浩劫》里,美國人再一次黑了英國人。它和《鐵達尼號》一樣改編自真實事件——墨西哥灣曾發生一起英國石油公司鑽井平台爆炸案,導致大量石油泄漏,11名工作人員身亡。

在電影裡,來自美國的一隊石油工人成了主角,他們勇敢、堅韌、把生死置之度外,在衝天巨火之下不顧安危,勇敢地搜救傷者、安排撤離。這偉大程度、這英勇程度只有我國邱少雲、黃繼光能與之比擬。就差披著星條旗高喊美利堅萬歲。

然而所有的鍋都是英國資本家的,他們利慾薰心、官僚主義,都怪他們為了一點錢鬼迷心竅,造鑽井平台不認真,簡直是整個事故的罪魁禍首。

美國又一次成為世界之光,原來主旋律在哪裡都不缺席。

這是災難片的溫馨結尾,也是一種隱隱的政治正確。人死了很悲痛,但是有國家精神在,一切都會更好。

沒有人會去想,假如《鐵達尼號》裡的傑克沒死,和蘿絲一起逃出去隱姓埋名的過日子,在滿目的柴米油鹽里,面對著一貧如洗,蘿絲又是否會後悔當初的決定?

更不用說《深海浩劫》裡的墨西哥灣遭遇滅頂之災,一時間生靈塗炭,貽害無窮。

沒有人關心。過去就過去了,只有11個人遇難,石油工人太偉大了,美國太偉大了。一陣光環閃過迷花了眼,眾人繼續安心地過日子。

評論